语文教学中的结束语

点赞:2845 浏览:80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如果我们把整堂课或整篇文章的教学比作是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是这台戏的压轴部分.真正想要演好这台戏,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部分,环环相扣的中间环节,还需要有精心设计而又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不仅能增加课堂情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整个教学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关 键 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9-0183-01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如果我们把整堂课或整篇文章的教学比作是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是这台戏的压轴部分.真正想要演好这台戏,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部分,环环相扣的中间环节,还需要有精心设计而又耐人寻味的结束语.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导入有足够的重视;过程的设计更是精心准备;却往往到结束时则草草了事.平时在语文的写作中我们都很强调好的结尾,教学也更当如此.

一、总结归纳,深化主题

教师在完成一篇课文的讲析任务后,在下课前时常会用较短的时间对文章的内容、主题、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这就是所谓的总结归纳法,它是体现课堂教学完整性的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

如我在对《烟台的海》一文进行小结时,这样说道:烟台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检测胜地.本文作者孙为刚以生动的笔触,带我们一起观看了烟台一年四季独特的海上景观,他使我们感受到了烟台海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还感受到烟台人的勤劳和他们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因此,说它是一幅画,因为他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它是壮丽的舞台,因为它为世世代代的烟台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无限空间.其实烟台的海也正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更充满生机,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最美的景致.

以这样的小结语结束,可以加深对课文系统的理解和记忆,中心明确,起到了强化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扩展延伸,丰富知识

语文教学涉及内容广泛,我们除了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如联系课文原著,了解作者生平,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

语文教学中的结束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激发兴趣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我在教学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在课堂的最后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为学生展示了《呼兰河传》这本书的结尾部分:“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等”是呀,有自由、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31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祖父、园子、我三样一样也不可缺少.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她,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这一切都是她忘不了的.她时常回忆着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但在快乐的背后又流露了她淡淡的哀愁.她会对一个普通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其园子的精神意义便是萧红“温暖与爱”的故乡.无论从文字还是情感上,《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如此的结束引导,不仅能准确把握课文旨意,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既能与课文的理解相得益彰,又能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巧设悬念,回味无穷

一节课即将要结束时,可以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先用一个问题的形式提出来,也可以紧扣主题设置必要的悬念,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使教学再掀波澜,给其一种“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在教完《鞋匠的儿子》的第一课时后,我提出疑问: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在当时美国社会是非常看重门第的,大部分参议员都出身名门望族,从未料想到面对的总统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在他首次演说之前就有人想羞辱他,参议员是如何羞辱林肯的?面对嘲笑、羞辱,林肯又是怎样赢得参议员的尊重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作探讨.这样的结尾,除了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外,还紧抓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复述课文,理清思路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情节性较强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等.如《三打白骨精》、《牛郎织女》、《螳螂捕蝉》、《负荆请罪》等其课后也都安排有复述课文的习题训练,复述课文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让学生置身于故事情节中,在熟悉文章思路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故事再讲给其他人听.这样结束课文不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对照比较,加深理解

在设计教学结束语时,有侧重的将课文与其他有内在联系的文章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在授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后,又引导学生课外学习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比较这两首词在感彩上的不同,通过一喜一悲,了解词人在金兵入侵前后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体会词人前期写作的快乐心情.

六、播放歌曲,升华情感

课程结束之时,播放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歌曲,使学生置身在音乐和愉悦的氛围中,这特别适用于教学诗歌一类的文章.如学习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我就播放了这首歌,同学们也不禁轻轻地唱起来,优美的旋律流淌着的快乐洋溢在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上,这节课的主题也得到了完美的深化和升华.再如《二泉映月》一文,我播放了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在轻柔婉转的曲乐声中,学生体会了音律的委婉连绵,旋律的升腾跌宕,感受了乐曲的“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用音乐来渲染,让学生真正走进阿炳的内心,感受他的悲、苦、恨、怒和对音乐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

这样结束既强化学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使文章的种种情感得以升华.

七、续编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听、编故事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而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则是这方面教学的载体.这样的文章,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续编故事.如在《爱之链》一课学完后,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等”,让学生以“乔依醒来等”为开头,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续写《爱之链》.又如学习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课后,我紧扣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40年后,美穗子和她家人专程前来看望聂将军的情景,在课后写下来,让学生懂得要学会感恩.这样的结尾不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八、联系实际,感悟生活

语文即生活,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一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束语,可以搭建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从思想上对生活的认识得到提升.

《给家乡孩子的信》写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激发孩子们珍惜时间,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结果的愿望.在总结全文后,随机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再次出示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勉励、祝福的句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使学生在理解身上所寄托着希望的同时,激起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总之,小学语文课的结束语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的不同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给学生一种“课已轻轻地走,意蕴正悄悄的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