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的内生动力机制

点赞:3679 浏览:110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西部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支持,缺乏西部地区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结合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构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内生动力机制.关 键 词:西部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内生增长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因素(一)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条件的制约是西部大开发诸多困难中最具体、最实际、也是最难解决问题.气候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势复杂、地理位置等自然环境问题导致生存环境差、交通不便、生命财产安全无法保障、投资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西部地区缺少投资吸引力,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先天性”自然环境的不足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硬伤”.(二)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利、电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它的建设水平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市场沟通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作用日益加强,成为地区经济能否得到较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交通看,西部地区偏僻、多山脉等地理特征使得交通十分不便,从客观上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给当地投资的改善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其他基础设施同样落后,通信、电网覆盖率较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缺乏.这些因素直接增加了西部地区企业的经营成本,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最大因素,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三)“软环境”的影响软环境是指由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及规则等形成的环境.较好的软环境能使合作者产生可信、便捷、舒畅的感觉,从而产生认同感,愿意合作.软环境较差,投资者缺乏心理安全感,很难建立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放宽了投资的政策,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也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但是西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软环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规章制度不健全.政策规章制度不健全使投资者的投资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投资者缺乏心理安全感,很多投资者对西部的投资采取观望态度.二是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作为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行政审批权利的滥用导致审批效率低下,妨碍公平竞争,导致腐败现象,妨碍了市场公平,最终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定.因此法制体制环境、国家政策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导致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四)产业结构障碍产业结构障碍主要体现在城市产业结构低下、技术老化.过去国家开发西部的目的,一方面重点在于建立战略后方基地;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开发西部资源的重要性.而开发西部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并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制造的垂直分布格局,并把这种格局视为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此,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西部建立开采和冶炼企业.但是由于资源产品低,西部并未从资源开发中获得多大收益.改革开放导致的资源过剩,使西部形成的资源型开发和粗加工企业面临困难;西部轻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无法与东部形成竞争,萎缩越来越严重;西部制造业主要是军事企业和与之配套的重工业,由于军品需求的减少,军事企业转型战略大多以失败告终,西部的重工业发展也遇到了困难.因此,西部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五)人才资源的稀缺现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西部大开发,人才是重中之重,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紧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育人、留人、引人和用人问题.首先,育人问题.教育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差必然影响到教育的投入,教育的落后导致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升学率,所培养的人才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其次,留人问题.落后的经济、薄弱的高等教育导致“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本地区的人才选择向中东部流动,西部无法留住本地区培养的人才资源.第三,引人问题.西部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落后的经济,难以吸引到其他地区高素质人才.最后,用人问题.西部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人才利用率也低.由于市场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等因素,通过高薪留下的人才或自愿留下的本地区人才无法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西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西部大开发也面临着新的转变.结合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本文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四个动力:(一)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值与技术的进步成为21世纪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西部开发战略的重点,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人才存量,积极引进人才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流动和优化配置机制,对于西部实施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教育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措施,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同时,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要通过启蒙教育的方式引导西部农民提高教育方面的支出,逐步通过教育支出的增加使西部地区劳动者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体之一.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结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西部地区比较重视基础教育,但是忽视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因此,要在坚持“扫盲”和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以职业为主题、成人文化科技教育为辅助的新型西部地区教育结构.三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要重视本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运用和采取积极政策引进其他地区人才为当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怎么写作,努力创造有效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良好的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科研软环境和强烈的事业发展氛围,使人才的才华得到尊重,以提高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四是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发展,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智力水平的基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必须在严格控制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需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卫生事业,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优生计划,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二)发展特色和生态经济特色经济是根据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基础、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区域重点突破,强化地区经济总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关系密不可分,特色经济包含了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的一部分.一方面,传统的资源型西部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急剧减少,也导致西部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影响经济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发达国家呼声日益高涨的“绿色”热潮,导致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的资源消耗大、健康或环境标准不合格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产品的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自然资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是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潜在优势.西部拥有宜林荒山荒地和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地等土地资源,为西部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可为西部地区实现绿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相结合的景观使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西部地区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为特色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普通劳动力,降低特色和生态产品的成本,提高生态产品的竞争优势.为此,西部地区应制定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绿色建材、绿色食品等行业;应改善西部地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政府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应该培育“绿色市场”,为区域内的生态产品销售提供途径;应顺应西方的“绿色壁垒”的潮流,生产符合国际要求的特色和绿色产品.(三)以内生增长带动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依赖于国家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等外部的支持,缺乏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动力.中国有句俗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对西部开发外部支持的力度有限时效有限.西部经济要实现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需要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作为支持.首先,消费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和制约作用.武康平和费淳璐提出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消费启动”模式,通过消费吸引物质资本和创造人力资本,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动力.“消费启动”模式着眼于形成西部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提升消费的过程,本身是加强西部经济自身造血压功能、提高西部经济对外部生产要素吸引能力的过程,它不单纯依赖外部推力,而是把外部推力与内部机制的重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内生增长机制.它对于强化西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具有先行性、基础性的作用.以投资性消费创造人力资本是增加物质资本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推进城市化,扩大本地型消费市场容量,才能为外部资金的进入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如此,启动消费的过程还是一个制度重构的过程,有利于发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次,西部今后应更加着力于加快体制的转变,带动投资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以提高西部在资本和产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第三,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更加主动的推动与东中部之间多种形式和更高层次的经济和技术合作.最后,西部地区应立足和发掘区域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争取实现从“移民就业”到“移业就民”的转变.(四)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市场发育由于历史根深蒂固的传统体制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市场发育水平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产权关系的混乱,导致资本没有充分利用,交易费用巨大,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观念落后以及制度创新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导致制度创新的力度弱,影响了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促进制度创新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应改变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实现部分国有产权私有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提高资本的活力和运营效率.其次,应改变传统的就业和保障制度,打破“铁饭碗”,实现劳动雇佣合同化,降低劳动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第三,实融制度的创新,通过大型集团组建商业银行,调节投资及结构;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引导投资方向的转变,促进资产结构合理化.最后,应实现对法律制度、市场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法律制度的创新,保护自然资源;改变传统的市场管理体制,利用的作用引导资源向高效率地区流转,建立西部统一的大市场,加强西部联合,促进西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结论西部大开发历经十三年已取得巨大成就,西部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了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应该继续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据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和生态经济,以内生增长促进自我发展,最后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市场发育.通过以上途径,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和动力,促进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庆梅.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培育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动力机制[J].未来与发展,2012(2)2.袁晓玲,王美霞,杨增华.绿色经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J].理论导刊,2007(5)3.张立勇,何剑伟,徐团团.人力资本:西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J].陕西农业科学,2007(1)

西部经济的内生动力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发展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