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改造设计在城市中的应用

点赞:33417 浏览:1563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是作者对老旧建筑改造设计时的一些体会,在从对街道空间的和对建筑风貌地域性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入手,对应的从建筑高度控制、色彩材料统一和细部特征处理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建筑改造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关 键 词】老旧建筑;改造设计

1.建筑改造设计的定位

从街区的传统特点和现状来看,传统街区的功能复杂,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与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存在一定的冲突.对传统街区的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复杂的课题,包括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和较新单体建筑的改造、对街道空间环境的整治和对群体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的保护更新等.其中建筑的风貌是建筑传统特征最直观的体现,建筑的风貌最先给人产生深刻印象.沿街建筑风格的统一是建筑风貌统一、体现街道整体性的重要阶段.

建筑改造设计在城市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改造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1屋顶改造设计的定位.建筑屋顶的形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轮廓线,建筑的轮廓线是街道空间中最富变化、最为自然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街道空间的比例感受.特别是在传统街区的沿街建筑改造中,建筑轮廓线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坡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塑造城市特色面貌的主要内容之一.坡屋顶设计是形成城市天际线的一种手段.建筑屋顶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改造后建筑特色的体现,所以将屋顶改造设计定位于有关坡屋顶的改造设计.主要是传统居住区的“平改坡”的改造,应从形式的选择、色彩材料的统一、坡度的控制等方面来分析.

1.2立面改造设计的定位.沿街建筑中,建筑屋顶是街道空间的顶界面,而建筑立面可以说是街道空间的竖向界面,是街道风貌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在对街道的改造设计中,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设计是沿街建筑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沿街建筑立面是街道的最直观的展示,也最直观体现建筑的风貌.建筑立面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讨论的是传统街区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设计,所以主要从对街道空间的和对建筑风貌地域性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入手,对应的从建筑高度控制、色彩材料统一和细部特征处理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2.沿街建筑改造设计的内容

传统街区在长期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着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尺度宜人,建筑围合出街道空间,沿街建筑与街道空间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其生存能力就像人依靠人性一样,依靠于周围的建筑.完整的街道是协调的空间.街道正是由于沿着它有建筑物才成其为街道.

2.1屋顶改造设计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除了对建筑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建筑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老式的平板建筑都成为建筑改造的对象.在传统街道的沿街面改造中,坡屋顶的设计也是屋顶改造设计的主要内容.这里主要从影响建筑风貌特征的几点因素,包括坡屋顶的形式,坡屋顶的坡度和坡屋顶的色彩材料等入手分析.坡屋顶有多种形式,改造过程中对屋顶形式的选择要针对性地以体现地域特色为出发点;坡屋顶的坡度控制是设计过程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它决定着屋顶的平缓高低,影响整个视觉效果;屋顶的色彩主要由屋面材料所决定,改造设计屋面材料的选择要以体现色彩统一为主要准则.

2.2立面改造设计的内容.建筑立面作为街道的竖向界面之一,是影响街道空间效果最主要的因素.这里对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主要讨论建筑的整体改造,在传统风格的改造定位下,沿街建筑的整体风貌控制是改造的重点,在改造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沿街建筑的高度与风格问题.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直接影响到街道空间的剖面效果,而适合的高宽比是创造宜人空间的关键.建筑的风格则影响到街道空间的性格和氛围,统一的风格有利于形成较强的区域感和整体感,反之,杂乱的建筑风格则使街道失于零散.在建筑的立面要素中,色彩和材质同样具有统一风格的功能,在统一的色彩和材质下,不同的造型要素能够取得良好的协调效果.立面的细部特征的推敲,是体现建筑风貌地域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构成要素都是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内容.


3.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总结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功能更新,其特点就是不对原建筑进行整体结构方面的增减,只须进行必要的加固,修缮破损部位.改造主要集中于开窗、交通组织、内外装修与设施的变更.改造中,可以利用旧建筑的特点,如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改造为剧场、礼堂、演讲厅或博物馆;或者将层高较低的建筑,如多层轻工业厂房、仓库改造为所、购物中心、办公空间等.从现阶段旧建筑再利用现象可以看出,旧建筑原来的加工生产等功能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被置换成为艺术活动和展览、商业娱乐、办公等功能,对应的建筑实体从生产厂房置换成艺术工作室、展览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美观的建筑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精神方面使人们感到舒适和高尚的建筑.

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对空间设计的要求就是要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信息、满足新增功能的前提下创造出全新的空间体验,旧建筑的客观存在对设计者提出了新的空间设计的挑战.旧建筑由于功能上的特殊性,在改造利用过程中对功能进行定位后,改造必然要对旧建筑的空间进行重新组织,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旧建筑的高大空间,给空间组织提供了灵活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划分与合并都是在空间整合中常用的手法.另外,旧建筑改造再利用重在保存场所精神,维系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对建筑的外部形态主要是在于修缮、更新等细部的微小改动,所以,此类建筑改造更重在对内部的场景塑造,以期设计出自身的特色,散发旧建筑固有的独特魅力.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都是场景重塑的可利用素材.时间的流逝反映在建筑上有雨水冲刷的班驳痕迹、沿建筑物蔓延的植物、常年雨水留下来的积水等等,这些大自然留下来的鲜明的自然特征,正是旧建筑改造过程中独特的设计元素之一.妥善且富有创造性地利用它们,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场景,可以得到现代建筑设计所缺乏的意境.改造中,设计者不仅需要对具有人工特征的遗留建筑构筑物加以利用,还要对自然特征的遗留物加以利用,如高耸的烟囱、粗糙而平直的混凝土楼板、钢架楼梯、穿梭的管道、巨大而沉重的机械设备等,这些具体的符号和器物里面凝铸着的工业时代精神、所承载的伟大进程和所叙述的历史的时刻.除了对建筑遗留下来的特征的保留,为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的更新必然要求有新的变化.旧建筑简单朴实的特征仍然值得我们保留,在改造过程中运用纯粹的装饰手法,采用简单的装饰材料,才能表达朴素真实的情感.新的建筑材料主要以朴实简洁为主,钢材、原杉木、玻璃等材料是改造过程中常用的装饰材料,新的装饰细部则以呈现工业美为主要原则,体现简约古朴的装饰风格为主要目的,使改造后的建筑既不失旧有建筑真实的气质,又能体现现代建筑的简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