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点赞:19789 浏览:854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伴随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以美国雪城大学的教育体制为基础,分别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了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 键 词】高等教育;差异;改革

伴随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目前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有幸于2011年对美国雪城大学做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在这半年期间并参观了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十几所私立、公立大学,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有了大致的了解.本文试图通过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几方面对比分析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一、中美高等教育上的差异

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高等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灌输,教育质量的考察主要依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与此不同,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强调能力的重要性,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质量的考察主要依据学生能力的高低.

(二)课程设置的差异.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要为经济怎么写作.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需要大量的跨学科人才.为满足社会的这一需要,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数量较多的跨学科专业和课程.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并开设了许多选修课目,但与美国相比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或更换专业仍是十分困难.

(三)教学方式的差异.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构造,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向权威提出挑战、进行创新.教学中教师没有统一教材,教师的课堂讲授是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科学研究经验来组织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学期开始,教师会给出本学期本课程的具体安排,并给出考核的标准以及对学生具体的要求.讲授时,教师很少满堂灌,教师在提纲挈领地讲解重点难点之外,更注重提出个人见解,并且一般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提问和讨论时间.学生只要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教师讲课进行提问,同时教师在讲课时也会经常停下来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或看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实际处于一个指引的地位,学生处于中心地位.而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按照教学进度传授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课堂上往往忙于记录笔记,在授课中没有提问和见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实际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处于次要地位.

(四)学习方式的差异.在美国,老师对学生的面授时间很短.以雪城大学为例,教师授课时间大约仅为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的30%左右.其余时间要靠自学、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学之间讨论和不断的演示,才能学懂有关的知识.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令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比如,康奈尔大学的Did教授就认为,大学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适应和提高.而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生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没有自主力,处于完全被动地位.笔者在国内上课期间,常有学生问“老师,我们怎么学,学什么呢?”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匮乏、缺少探索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导致学生竞争力的下降.

(五)考核方法的不同.美国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和描述的能力.由于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平时成绩能够真实的体现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更加关注平时作业成绩.学生的平时成绩构成除了有经常性却不定时的各种测验外、还包括论文和课堂讨论、讲授等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关注的不是答案,而是过程和思路.比如雪城大学的Mary教授就指出,判断一个学生学习质量应通过他(或她)如何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其结论和答案本身.此外,对于学生学习质量,学校和教师存在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美国雪城大学,每个老师学期开始都会对同学宣布并强调一个校规:的成绩为零,交相同作业的同学的成绩也都是零.因此每个人的作业都是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完成.


而在中国的高校中,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依据期末考试,且多为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重也比较大.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平时作业不多.对于某些专业或学校的学生,即使有平时作业,也多为课本上的习题,学生很难真正的从一次作业中,经历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演示等过程.因此学到的知识完全是“死”的.

二、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朝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未来.针对上面对中美高等教育间差异性的介绍,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当前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首要的任务.对此,笔者认为,关键问题是在继承我国高等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美国的高等教育经验,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只强调人的知识内涵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格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良好习惯的养成.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人的质量越来越成为关键.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确立育人目标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具有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才能的一代新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通过它来引领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使社会的发展.

第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长期以来,我国高教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大量教师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是游离于课程之外两个独立的个体.然而,笔者通过在美国为期半年的访问,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实际上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以及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的过程.

第三,改变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该注重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方式,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以平等的方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讲座,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开阔视野,锻炼独立思维的能力.

第四,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中存在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而随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中需要大量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这样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应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开设或增加一些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并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甚至跨校选修课程拓宽专业,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专业的余地.

第五,改革考核方法,建立多元的考核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主要以期末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这种单一的考核方法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开放性发展.而要发展个性化教育,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来这种对学生单一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的考核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过去的“分数本位”转变为“人格本位”,用“能力标准”来替代“成绩标准”,将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继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