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素质教育的几个特性

点赞:20563 浏览:941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各任课老师,不分专业,不分学科,都要在课堂内外依据各自的学科特性,围绕国家教委对素质教育的解释,从多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研究总结,一定会对素质教育的特性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关 键 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特性

曾经有一个同事老师问我;你是一个语文老师,我是一个物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可这在你们语文课上容易体现渗透,在我们物理课上怎么体现渗透呢?如果我们理科老师在课堂上大讲道德、品质、人文思想,那要你们文科老师干什么?我们是否有鸠占鹊巢之嫌.事后我想:他说的话不无道理,素质教育似乎在诸如语文、、等文科课堂教学中容易体现渗透,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渗透呢?这就需要理解以下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特性:

一、“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模糊性

提到“素质”一词,人们往往很容易将它同道德品质方面的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思维惯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学科针对性不够,显得有些朦胧、模糊.

再说,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绝对不仅仅只针对语文科目,也绝对不仅仅只停留在道德与人文这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基础教育学科,肯定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层次,肯定有不同的能力达成目标纲要.但翻遍好多书刊甚至纲领性的要籍,都似乎对理科类的基础教育学科缺乏有关的素质教育达成目标陈述.

其实素质教育在语文科目上达成的层次,也不只是在人文素养、审美情趣、道德节操等方面,那些诸如识字读写等与人文不相关的能力,难道不能算做语文素质的一种体现吗?

所以我想:很长时间教育界倡导的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除道德层面上的概念外,在基础教育这个层面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各类学科应有不同的素质达成要求,诸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体育素质等是不是在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针对不同学科能更进一步的具体化,使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不至于概念太模糊

二、素质教育的随意性

现行的各类指导性纲要书籍缺乏对素质教育实践序列层次的具体陈述.由此,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

素质教育的随意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教育目标和技能培养随意拔高,有拔苗助长之嫌;另一个极端是只重人文理念轻视本学科的基本技能培养,随意降低学科应达到的要求,有应付时势之嫌;还有一个极端是,形式上的素质教育,实质上的经验式传统教育,陈酒装的是新瓶,仅只换了一个外包装.

刍议素质教育的几个特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素质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素质教育的无序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表现;针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的一系列师生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序列层次.

所谓现行素质教育的无序性,表现在同一学科内,就是缺乏素质教育达成能力的阶段性区别.比如小学语文课、初中语文课和高中语文课在课堂上达成的素质理念有不同程度的机械重复,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无形浪费.同一种素质的达成程度在不同的年龄学段没有任何区别.现行的各科大纲在训练量的区别上似乎稍多些,但在素质技能达成的能力层次上陈述甚少,无法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这种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素质能力达成培养的无序性和随意性的存在,使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相关人员,在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上显得有些盲从,甚至是无所适从.同时,也让一场本该给教育注入应有活力的素质教育,只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很难充分渗透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育中去.

每个年龄阶段和每个知识层次的教师对素质的思想及其实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过程中,又由于缺乏相应的序列和标准,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这种无序性和随意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愈演愈烈,极有可能变异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毒瘤,也极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教育宗派和教育八股争斗.

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宽泛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我觉得,在教育效果的反馈评价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或者说摸索阶段,远远不如数学、理化考核评价那样科学.

针对最能体现我国教育反馈评价理念和倾向的高考而言,在对考生素质大考查方面,明显带有探索、摸索性,这种教育效果反馈评价的宽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甚至也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形式化.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各任课老师,不分专业,不分学科,都要在课堂内外依据各自的学科特性,围绕国家教委对素质教育的解释,从多个方面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断的研究总结,一定会对素质教育的特性有新的发现和突破,这样总结远比文科老师唱独幕剧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