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

点赞:22307 浏览:973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质量安全重于泰山”,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关系到建筑工程承包企业的未来发展、建筑的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更关系着国家建筑工程行业的社会认同度,因此强化住宅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下面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强化住宅建筑质量监督机制,以及其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关 键 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完善;问题及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对于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系数的关注力度更是与日俱增.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性,国家相关部委于近年来相继出台多部条令对工程质量的建设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进行了明确划分.建筑企业为更好的适应这种监管机制的发展要求,切实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质量监督机制.

一、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概述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包括建设工程的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查与设计单位等监督主体,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出其各自的质量建筑职责和作用;第二,监督主体的质量责任应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明确的层次性划分,层层递进,构成统一;第三,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依据为法律、法规、建筑行业自律和技术标准,还包括相关的建设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第四,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房屋建筑质量,使其达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大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尚未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因各质量责任主体的工作程序、组织形式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故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和标准,造成质量监管信息存在不完整性,这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质量监督立法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对于建筑法律法规条款的制定中,通常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些条款内容的语言表达不够具体、明确,过于原则、抽象、笼统,对其执行的准确性难以把握;一些条款具有很浓的政策性色彩,故导致执行力的下降;一些条款的表述不够简洁,存在多余内容;一些条款的规定存在冲突和矛盾,在遵守、运用和执行时无所适从;一些条款的规定不够具体,缺乏后果模式,使得对于触犯禁止性、命令性规定的行为难以进行处罚;一些条款的规定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其难以适应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需求.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质量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建设市场混乱,市场机制的发育不尽完善,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并不规范,执法者对于违法违规情况,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加之人际、人情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十分有限.这一执法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健康发展,极大地制约了房建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巩固.

(四)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是一项经济社会性、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监管工作,其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和管理知识.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之后,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内容、方式均有了很大变化,且对于质量监督工程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但要懂技术、知管理,还要熟法规.但就当前的人员素质来看,和应有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

三、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完善策略分析

强化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将现代化网络管理技术应用到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当中,使公共管理在监督、检测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监督信息的共享.这对于完善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和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法律法规

为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一整套监督管理技术、法律、法规标准的建立十分必要,从而作为质量监督的规范依据和法律准绳存在.提升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的法规层次,对过时的法律进行修改,并有效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合理可行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建筑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对工序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依靠监理单位具体实施,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施工材料的审核,施工过程中的巡视等管理工作以及采取一定措施监管施工项目有序进行.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也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水平,细心,与人沟通交流等等方面,同时也要求监管人员具有严于律己,敢于说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高尚品质.这些都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之一.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是施工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是管理工程项目的核心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对整个项目质量负全责.施工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性格因素等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工作人员偷工减料,使用已经结块的变质水泥,使用长度及性能达不到所需的钢筋,也有很多人为了缩短工期一味的抢工,这些都会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同样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各方面的培训与交流,使其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规定来施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过关.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由一连串互相联系、互相约束的工序组成的,每一道工序必须要严格把关,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总体质量.众所周知,抓好每一个工序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工序质量控制是工序管理中最为本质的部分,而工序管理的目的也是将工序质量的不稳定性控制在一定的界限内.采用统计方法是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测量得到的工序特性数据是相当不稳定的.为了确保工序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必须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全过程都加以严格控制,在施工中要充分落实样板制度,此制度可以预测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保障工程质量达标.

强化对质量监督人员的教育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工作能力,来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检查监督任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在相关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对于从事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人员可在此类学校开展脱产学习;第二,组织开展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培训,定期对质量监督人员实施培训;第三,学习与工作并举,质量监督工程师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应对其他监督人员的业务技能进行积极的指导;第四,举办监督管理相关的知识竞赛,进一步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思想素质.

总之,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将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逐步实现社会监督、企业监督、政府监督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来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建筑精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