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的

点赞:32920 浏览:1549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人才需求增大.本文通过对审计教育现状分析、新形势下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及审计教育存在问题,从高校角度探讨如何创新审计人才培养及实施对策.

高校审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审计人才;教育研究;培养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及审计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一)国内高等教育现状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数居世界第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二,挤身于高等教育大国的前列.


(二)审计教育现状调查

从2004年震惊全国的“审计风暴”中,人们深刻认识到“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同时也看到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审计——这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潜力,审计已日趋成为各高校特别是财经院校的热门专业.但是,纵观当今我国各财经高校的审计教学,都普遍存在“难教、难懂、难学、难考”的问题,审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远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教育事业的产品是审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服从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和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发展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扩展,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现在跨国上市、跨国并购等跨国融资和资本运营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企业活动,跨国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得到了极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甚至连美国也不得不放弃其原有强硬立场,走向国际化,所有这一切必将要求审计走向国际化.审计国际化的发展必然促进国际审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审计人才需求分析及审计教育存在问题

经济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大量和加速流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愈来愈大的作用、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是产生审计人才需求的主要原因.

(一)审计人才的大量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据研究,经济全球化早在16世纪就开始了,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从以商品贸易全球化为主转为以金融资本全球化为主.现在,跨国银行及其他跨国金融机构大量出现,1999年,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营业性机构已达182家,其中外资银行分行达163家,排在世界前50位银行中的24家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已经超过100个,其中8家超过500个,4家超过1000个,而汇丰银行有5000多家海外分支机构.金融全球化使得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为了培养能够进行国际交流的业务骨干,我国审计署于2002年11月举办了首届国际审计培训班,16个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总共19名政府审计官员参加了培训.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审计人才的需要,国内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国际会计系或设立国际会计专业和国际审计专业,培养国际型审计人才.其中尤以清华大学和华澳国际会计系最为引人注目,后者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昆士大学联办,在华南师范大学城康学院内所设的国际会计高等教育专业.

传统审计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1.教学理念落后.人们习惯于“应试教育”,从教到学一切活动均围绕“认证考试”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要.

2.缺乏有综合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由于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一些经济学、金融、管理、法律和税收等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拥有广博经济背景等基础知识的教师并不多.不少教师避开了一些经典案例和经济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讨论,就书本讲审计、就审计讲审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审计教学的大多数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加上一些其他条件的制约,使审计实践性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3.教材缺少生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审计教材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仍旧采用文字描述的方法,阐述不生动.各种业务也只能靠学生通过字面来联想、揣摩和记忆.

4.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依据教材采用“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在考前背复习资料应付考试.虽然近年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为普遍,但其模式实质并没有改变.

5.实验教学匮乏.传统的审计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课堂实践信息量少.审计教学脱离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审计实践,学生对企业审计实务如雾里看花,实践动手能力差,参加工作后无法较快适应工作.尽管有审计案例与审计实训,但这些要么偏重技术训练,要么是纸上分析,都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因此,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审计人才,另一方面毕业生却就业难.这充分说明现行的审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三、高校审计类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如何在审计教学加强学生的风险审计理念、职业怀疑意识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使之走上审计工作岗位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当前审计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高校是培养审计人才的主阵地,企事业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是审计人才的重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