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在金融学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

点赞:4860 浏览:130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胜任力模型本是为提高企业生产绩效而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然而,鉴于企业与高等学校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生产“产品”,因此,胜任力模型完全可以适用于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关 键 词:胜任力;金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1X-(2012)05-0232-02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以及国内金融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领域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金融深化过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已成为金融领域各个市场竞争主体迫切关注的话题.在苦苦地寻找之后,理论界和实践界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培养出更具胜任力的管理者与员工乃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经过理论与实践的艰难探索与纵深发展,胜任特征模型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指导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而着眼全球范围,《财富》全球500强的企业已经有超过半数将胜任特征模型应用到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胜任力模型为从整体上全面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提供了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具有胜任力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的市场主体都希望能够通过优秀人才的吸纳以及培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而如此愿望的实现需要高等院校这样的人才培养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

然而,考察我国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就不难发现,我国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绩效不甚理想,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与金融机构的人才诉求之间存在着脱轨的断裂现象,致使金融机构在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环境的同时,不得不去积极探索如何培养适合企业以及市场发展的优秀从业者,并为此付出了比较大的成本.因此,随着金融深化的大举推进,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对于优秀人才需求程度的逐渐提高,有一种声音出现了,那就是企业希望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培养出更具胜任力的优秀毕业生,适当减轻其人才培养的压力,以支持企业的发展.至此,在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中,在企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及高校对于金融机构此种诉求的回应下,具有胜任力的人才培养重担,就不仅仅落在了企业的身上,更主要地落在了高等院校身上.

因此,结合金融机构对于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及高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于企业诉求的回应,高校大胆地将主要被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胜任力模型,应用到高校人才尤其是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来,力求做到高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轨道的顺利对接,构建出金融深化背景下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此促进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绩效的提高以及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深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实属意义重大.

一、胜任力模型简介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Model),是指要做好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3个要素,即胜任力的名称、胜任力的定义(指界定胜任力的关键性特征)和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胜任力行为表现的差异).其建模方法主要包括战略导向法、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标杆研究法.根据胜任力的建模实践,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基础开发胜任力模型是相对有效的模式,可使数据搜集的过程更加全面和准确,从而保证胜任力结构的有效、合理,并且是针对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的.

胜任力模型在金融学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胜任力的理论基础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它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该模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泰勒理论以及智商学说效用甚微,人们迫切希望寻找到影响生产绩效提高的根本原因,却苦于没有更加切合实际的理论作为支撑.为此,以哈佛大学戴维·麦克莱兰(DidMcClelland)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大量深入研究发现,从根本上影响生产绩效提高的是包括“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团队影响力”等一些被其称之为胜任力的因素.随后该研究小组将胜任力界定为:“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截至目前,已有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政府在内的各类机构都建立了各自的胜任力模型,用于提拔政府工作人员或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也有大学等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将其引入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去,但遗憾的是此种引入尚不普遍.

二、胜任力模型应用于金融学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分析

胜任力模型本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企业生产绩效的,并不是发轫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然而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学和企业一样都是承担着一定“生产”任务的主体.所不同的是,企业生产的是商品或者怎么写作,大学生产的则是“人才”.但是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生产”绩效.因此,胜任力模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完全具有可适用的余地.当然,也可以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模型构建目标相同

胜任力模型致力于相关主体“胜任力”的培养,从指标的选取到具体模型的建构都是围绕这一具体目标展开的.可以说,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目的非常明确.而目前国内高校本科金融学专业也是以培养具有现代金融业发展实践“胜任力”的人才为其具体目标的.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完全符合胜任力模型的最终指向.例如,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则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等总之,以上述院校为代表的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基本都是以造就具有金融“胜任力”人才为其培养目标的.这就解决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金融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大方向问题.

(二)指标选取具有可行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选取的指标主要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绩效的知识、技能、特质、态度以及动机等因素.而这些指标在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完全具有对应性.与上述因素对应的分别是知识、实践能力、人才特性、社会认知度以及自我职业规划等因素.所以,胜任力模型不仅在大方向上适用于金融学人才培养,即使是在具体指标选取以建构模型环节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模型应用具有有效性

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高效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不仅要解决模型的构建问题,更为关键的乃是要考虑到模型应用的有效性问题,而不是将潜心构建的模型束之高阁.虽然明确将胜任力模型用于金融学人才培养的例子并不多见,但是,通过各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已经是初见端倪.具体地讲,各高校金融学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纯理论教学,而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开设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门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并且日益看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人力到物力方面加强校内外实验基地建设,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可见,胜任力模型已经被广泛地进行了非自主性应用.

三、胜任力模型下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学人才培养包括从专科、本科、硕士直到博士的培养层级,但是应该明确的是,不同的层级应该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硕士以及博士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而作为本科阶段的金融学专业,则应该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就应该将这一目标加以明确和突出,而不应该越级设置为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认清这一点之后,在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金融学人才培养时,就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模型的构建目标.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本科阶段的金融学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其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应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具体地讲,应该紧密结合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动态,在开设金融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与金融实践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的实务课程.另外,为培养个性化人才,还需要开设种类丰富的选修课程.而且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应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全校性的师资力量来开设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选修课程.

加强实验基地建设

改变现有的实验基地建设存在的数量少、配套设施不完善、实习项目单一落后、实习课程大帮哄、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的状况.加大实验基地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同时通过周密的实验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另外,加强校企合作,促使校外实习基地能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

将胜任力模型用于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注重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千篇一律.因此,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情绪、特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自我职业规划等特点,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以及职业模拟活动,为学生日后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