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点赞:21574 浏览:1029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企业管理创新进行清晰地界定,全面分析企业管理创新的有利因素和阻力,深入探索实践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对于指导企业有意识地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企业发展愿景的内在需要.

关 键 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4-0067-01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界定

根据管理创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这两种管理创新所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这也往往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起因所在.在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竞争对手,经常能够感受到企业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觉到企业在提高效率、培养竞争力的过程中,某些方面明显还有改进的空间,促使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界定并探究原因.

第二阶段:寻求创新方案.这一阶段是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主要区别阶段.企业既可以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采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发明和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改进,这就是所谓的全新型管理创新,也可以从外界借鉴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谓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选取多种创新方案以备选择.

第三阶段:评估和决策创新方案.根据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创新方案进行评估和遴选.全新型管理创新未必经济,引进型管理创新又未必适应企业实际情况.又或者,其所寻求到的创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过目前既有的运作方式,是否进行管理创新还不一定.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必须全面权衡之后作出一个决定.

第四阶段:管理创新实施阶段.管理创新必然涉及新技术运用、业务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资源调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积极稳妥地予以实施.如果没有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方案,或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创新的步伐、步骤,又或不能获得员工理解,往往可能导致管理创新的半途夭折.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和阻力

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1)外部动因.一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忽视新思想、新技术的运用,就很有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方式趋于落后.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三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普遍认识到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生存环境一旦破坏难以修复,从而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也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可供人们选择的新产品、新怎么写作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不断进行自身调整,提高生产力.

(2)内部动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总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这促使管理者不断寻找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环节,谋求改良或改革途径.同时,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有一种自然的危机感,主动寻求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被管理者而言,他们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受众,按照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关系到被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他们而言,也有一种改良管理方式的愿望,这种愿望也同样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之一.

管理创新的阻力.尽管企业管理创新有着有利的外部、内部动因,但它的推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然面对以下一些因素的阻力.

文化因素.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不断强化.在中国,受东方文化的长久熏陶,企业普遍较为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另一方面,存续时间越久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愈加趋于保守.对于这些缺乏创新、冒险精神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担心创新的管理方式可能导致企业的状况不如从前,会使企业走下坡路.

企业管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创新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利益因素.在特定的管理模式下,总有部分管理者或被管理者获得一些特定的利益.一旦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很有可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甚至让他们砌底失去特定利益.一经权衡,这些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各种方式抵制管理创新的推进.

习惯因素.对于一些长期在某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方式、内容,害怕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或是无法掌握新的管理技术,从而对管理创新怀揣一种抵触情绪.

认知因素.尽管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但是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管理创新显得较为“隐性”,且其产生的效果,往往没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效果那么直接,因此往往也容易得不到足够重视,难以保证实施力度.

三、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

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


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从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地反应.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

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员工研究、提出管理创新方案的热情.事实上,仅仅依靠少数的管理者,很难使企业持续保持管理创新的动力,也很难全方位地在企业内部开展管理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全部员工的创新热情和聪明智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仅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个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远超过企业的期望,同时员工同样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创新建议一旦采纳即给予物质奖励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和机制无疑对加强管理创新是十分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