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患者的心理护理

点赞:4258 浏览:139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身体护理结合,促进基层部队患者心身积极效应的效果.方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结果:将心理护理运用于基层部队患者,对疾病的愈合有积极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不同、病情的缓急不同,应采用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患者活的良好的心理支持.

【关 键 词】基层部队;不同情况下;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98-01

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及单位主官、战友关心程度对患者的心理活动都有的影响.基层部队护理人员应具有准确判断病人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及稳定的情绪,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障医疗、护理有条不紊地开展,促进患者自身康复.现对基层部队患者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1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基层部队是以青年官兵为主体的单位,由于入伍前体检,基层部队官兵患病,主要以门诊急性病为主.

1.1患者大多由于突来疾患,对医院环境不适,角色转变困难,产生紧张情绪,心境欠佳.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人性关怀,方便患者.醒目位置设置门诊标示,指引牌,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接触,提供水杯、开水,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输液时提供电视、报纸、热水袋[1].

基层部队患者的心理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护理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2患者初次就诊紧张不安诉说杂乱希望医生尽快了解病情但不知如何说起遇到医生不耐烦就更加不安,医务人员应主动热情和颜悦色耐心细致,首次就诊患者复诊患者诊治保持连续性.原则上安排原诊治医生诊治[2].

1.3存在求快的焦急心理.希望得到明确的诊治,由于公费医疗不少患者心理焦急怕用药不佳,会不断要求用好药,其实是希望得到重视,得到尊重和关心.应与患者加强沟通,使患者安心,口服药耐心解释药物名称,用量,用法,注意事项.输液治疗了解基本情况,分析观察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主动交流,输液前详问病史,药物过敏史,特殊要求等.向患者讲输液方面知识,药名、作用、总量、约多久输完,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保证治疗安全,,操作技术熟练,严格无菌技术和三查七对,避免让患者产生忧虑的行为表情及手势.勤巡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防止患者紧张,增强患者安全感.


1.4患者就医时间聚集,普遍在训练结束后来就诊.应集中护理力量的安排,因地制宜,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护理人员应举止稳重,忙而不乱,亲切和蔼.先来后到,按病情缓急就诊,通过护理人员的协调使患者见互相理解.

2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普通患者了解病情,经过适宜治疗,身体很快恢复,情绪稳定.慢性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表现焦虑,忧郁,烦躁不安.疑难患者病情较重,诊断治疗难度大,表现为忧心忡忡,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安慰鼓励,帮助病人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3].慢性病以高血压,高血脂等为主.有以下常见问题:

2.1急躁:长时间患者身体不适痛苦相伴,产生厌烦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相关知识,减轻不适.控制病情发展,患者消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去除患病因素和诱发因素,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2.2不在乎: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只是年纪大了就会得的常见病,不加以重视,饮食上仍以高脂肪为主.说服教育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实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患者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4].

2.3侥幸心理:患者不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一旦确诊,又产生焦虑情绪,希望朝夕之间把病治好.对疾病格外敏感关心,向医护人员刨根问底.但目前许多慢性疾病仍无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迫使患者无奈的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患者往往发生人格的变化,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一旦受到消极的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护理人员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根据慢性病病程长,药物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帮助病人调节工作转换心情,联合单位政治工作人员安慰鼓励患者,时期振奋精神,顽强与疾病斗争.

2.4悲观失望:有些患者患病时间较长,产生悲观情绪.鼓励患者对生活某项艺术或文体活动产生兴趣,组织集体活动,听好人好事报告[5].

3小结:基层官兵患病以门急诊及常见的慢性病为主,治疗大多采用常规治疗,心理护理有机的渗透到工作中去,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患者更加满意[6].护理人员不仅要操作熟练,还要有高度责任感真诚关爱,加强对其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