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央行学到什么?

点赞:19776 浏览:916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0年4月,笔者加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完成自己的任期后,得到了三项根本的收获.这些收获对试图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制定的读者可能有用.

首先,央行的独立性是一种没有帮助的迷信.理论上,独立性是抵御面对竞选连任政治人物的压力的有效手段.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国务院的控制之下,而不是由自主的银行职员管理,这似乎意味着中国官员会受到政治冲动的极大影响.或许如此,但中国领导人通常在任时间长达10年,他们会像长期任职的央行行长,如艾伦·格林斯潘那样重视自己的政策遗产.


实际上,与单纯的独立模式相比,中国央行与经济机关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更强有力地抵御地方政府、股票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这些角色都要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中不仅包括央行官员,还有来自财政部以及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的官员.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对于型工具的力量,不要抱有太大的信心.信号在货币体系内可能不会足够快地产生效果.以贸易平衡为例,它取决于进口方和出口方之间现有的合同,这些合同不会对汇率变动快速作出反应.减少贸易顺差或许是一项政策目标,但让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很可能导致进一步升值的猜测,进而产生类似泡沫的汇率变动.

我的第三个收获是,要尊重投资者情绪,但要平稳且耐心地逆投资者情绪而动.这实际上是经济波动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我估计货币政策至多能影响到50%的投资.央行官员必须尊重投资者情绪,这并非因为投资者是正确的,而是因为他们的动量特别大,就像一艘巨型油轮一样.我们应如何改变这样一艘巨轮的航向呢要及早且平稳地转向,同时要有耐心,别指望政策立竿见影.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中国投资者普遍感到悲观.当时,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降低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微妙地改变投资者的想法.然而,到了2010年年中,投资者情绪已摆向另一个极端——年产出增长率达到10%.于是,央行又追求紧缩政策,同时对银行和房地产行业实施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到2011年年中,投资者情绪终于企稳.

我在央行学到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央行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未来,中国央行官员面对的最重要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如何降低中国巨额的人民币广义货币存量——其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0%.其中有30%被锁定在中国央行,使其成为全球资产负债表规模最大的央行.这么多的货币是持续存在的破坏整体经济稳定的力量,且受到储户情绪的摆布.

中国需要进行改革,必须扩大证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规模,以便把银行存款吸引过去.中国也必须采用银行贷款证券化,即把一些优质银行贷款转换成债券,以使银行筹集到资本,变得更为稳健.

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前,中国的资本账户不可能实现完全兑换,汇率不可能实现完全自由化,人民币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圉际货币.

编辑胡茜

E-mail:mengdanhu@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