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点赞:20577 浏览:93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企业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怎么写作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怎么写作.统计技术的应用对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 键 词:全面质量管理统计技术统计过程控制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属质量因素,可以说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问题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素质,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思想工作水平.企业质量的好坏是通过实施质量管理来实现.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与统计技术密不可分

纵贯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与统计技术紧密相连.第一个阶段;传统质量检验时期,从二十世纪初期到40年代,由于生产的发展,产品检验从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过程,企业有专门的检验机构,专职检验人员,用一些简单质量标准来衡量产品的优劣,这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这种检验只能做到事后检验把关,这个时期的统计技术只是简单的百分比统计.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从40年代到50年代,随着在大规模生产的出现和统计数学的不断成熟,‘事后全数检验’的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这时、人们提出了如何从一批产品中抽取部分产品送去检验,从部分产品的检验结果来对整批产品的质量加以判断,这就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其特点是采用了古典数理统计方法.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出现了许多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决策理论派.它的中心思想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主要取决了企业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该理论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在数理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又运用了统计工程学、运筹学的成果,综合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科学,其特点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运用以数理统计为主的一整套科学方法,以达到最大程度满足用户和社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第四阶段;ISO9000族标准阶段,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主要对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等,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并寻求最佳的配置,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逐渐消除了各种贸易壁垒,在经济上相互融合,相互依赖,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全世界公认的质量管理模式,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即ISO9000族标准,这时的统计技术特点是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技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它工程理论和方法,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特别是我国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企业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开拓国际市场,贯彻ISO9000族标准,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立足国内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贯彻ISO9000族标准,离不开统计技术.ISO9000族标准含20个要素,其中专门将统计技术列为一个要素,可见其重要性.

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质量管理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企业质量管理中,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由此可知,质量高则满足要求的程度就高,质量它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怎么写作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质量将会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二十一世纪将是质量世纪,谁拥有最好的质量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面对现实,无论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的角逐和较量,归根到底就是比质量的高低优劣.质量是人类聪明智慧结果所在,质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思想

多年来,基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质量管理领域,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吸纳了当代国际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理念,结合实践经验及理论分析,用高度概括又易于理解的语言,总结为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成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1.管理的系统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包括了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过程及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明确职责和资源需求,确立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并用以测量现行过程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寻找改进机会,确立改进方向,实施改进,监控改进效果,评价结果,评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建立新体系,也可用于改进现行的体系.这种方法不仅可提高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还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最终导致顾客满意和使组织获得成功.

2.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增加效益、追求持续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持续改进的对象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等,持续改进本身也是过程,应该作为过程进行管理.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实施和评价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它纳入文件等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PDCA的循环,从策划、计划开始,执行和检查效果,直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它纳入改进成果加以巩固.


3.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成功的结果取决于活动实施之前的精心策划和正确决策.决策的依据应采用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分析或依据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良好的决策方法.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时,可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三、统计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从而满足产品和怎么写作满足要求的均匀性(质量的一致性).SPC目前已成为生产过程中控制稳定产出的主要工具之一.有效的实施、应用SPC可以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在发生问题之前,消除问题或降低问题带来的损失.统计过程控制将生产线的检验结果带入统计分析的手法,及时发现并排除造成过程不稳定的因子,把生产制造的数据套入常态分配原理,预估不良品的产出机率,了解产品潜藏的变异,而采取管理预防措施以提升过程能力.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统计过程控制的目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实施一种避免浪费,不生产废品的预防策略,发挥质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工人的共同作用,实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

四、统计技术在持续改进方面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中,企业应用统计技术的目的是为企业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决策极具风险性,风险产生于不确定性并由不确定性程度决定风险的大小,而不确定性又与信息的准确和及时程度直接相关,信息愈准确及时,不确定性愈低,反之,亦然.所以,准确性和及时性是对统计资料的两项基本要求.其中,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分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统计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对企业的发展将会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