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

点赞:10606 浏览:446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诚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180-02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已经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于大学生本人、用人单位、学校、社会等都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

1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表现

1.1个人就业材料的虚检测包装、美化

就业简历、求职材料是大学生敲开用人单位大门的第一块砖,为了能够有机会进入用人单位的面试环节,许多大学毕业生都用尽心思、煞费苦心,在填写个人简历材料时毫不顾忌事实,随意捏造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担任的职务,私自制造各种荣誉证书,如奖学金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口译证书、优秀学生奖状,擅自修改自己在校成绩单,改写学校发放的《毕业生双向推荐表》中的评语等.

1.2毁约现象泛滥

不可否认,大学生有自由选择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及用人单位的权利,但是,部分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实际情况,没有一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了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往往采取骑驴找马的策略,在有用人单位或企业出现时,一些大学毕业生不考虑自身实际能力、兴趣,盲目先与企业签约,然后再去寻找比已经签约单位更好的单位,一旦遇到,就不择手段地与原单位毁约,改签其他单位.这些违约行为造成了就业市场的混乱,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破坏了学校的声誉,造成部分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消极评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诚信缺失现象.


2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2.1整个社会诚信状况的消极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过渡时期,国家各项制度、法律仍然不健全、不完善,尤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导致社会诚信现状令人担忧.地沟油流向餐桌、染色馒头大卖、毒奶粉毒豆芽泛滥;唐骏学历门、乐嘉学历门、南大教授学术门等事件层出不穷;官员腐败、贪污案频频,这些现象,从总体上反映出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状况的严峻形势.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受到了来自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诱导,助长了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发生.

2.2高校诚信教育功能薄弱

当前,高等学校诚信教育功能弱化.首先,部分大学教师自身诚信丧失,大搞学术腐败、学术查重,甚至鼓励身边的学生查重,默许学生的一些不诚信行为,放纵学生之间作业抄袭,给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其次,目前高校大多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传授与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格、品质等的塑造,就连就业指导课,也是只传授学生就业技巧,而不对学生就业诚信做出强调和引导.高校诚信教育的空白,无疑是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逐步演变放大的推手.

2.3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及部分用人单位盲目的选人标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大学生数量呈几何数递增,尤其最近几年,几乎每年全国都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就业市场趋于饱和,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能够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部分大学生就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美化自己的求职简历.与此同时,现阶段部分企业和用人单位不合理的选人标准也促使了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发生,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不顾及自身发展情况及实际需要,而是盲目追求高学历,盲目设置一些门槛如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或者学生干部背景,大学生们便投其所好,制查重的证书、工作履历.

2.4当前毕业大学生的特殊性

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大批的“90后”,“90后”大学生,生长在网络全面普及化的时代,因其特殊的时代成长环境,他们身上带着浓厚的“网络色彩”,而网络环境特定的虚幻性、不确定性,对90后大学生人格的养成造成巨大影响,他们的思想前卫、活跃,他们的行动大胆、冒险,而正是这种思维特性,使得他们也更加“敢于不诚信”、“敢于尝试不诚信”,于是也就有了大学生就业中不诚信现象的频频发生.

3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之策

3.1强化高校诚信教育功能

高等学校不仅承担着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还承担着教书育人、怎么写作社会的重大功能,高等学校是人才输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流入社会人才质量水平的高低,由此体现高等教育价值的高低.因此高等学校不能一味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化,忽视了学生品格、意志等方面的塑造.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首先,高校教师更应该以积极的姿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学术查重,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其次,高校要创新教育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平台,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入就业诚信问题研究的章节,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中,引入大学生诚信教育模块与内容,同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大力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如演讲、辩论、征文等,积极营造诚信校园大氛围.

3.2强化就业诚信的刚性制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仅仅依靠教育、依赖大学生的自觉性及觉悟,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刚性制约.

首先,严把毕业生推荐表关.目前多数省份会发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推荐表上有个人的平时表现、奖惩情况等信息,学校如果加强对推荐表的审核和控制,将会从很大程度上遏制就业诚信问题的发生,因此,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联合学生所在的院系部门,加强对学生推荐表的审核,依照学生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相关信息的填写.同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对于协议书遗失及违约情况,做好记录备案,及时反馈给省级部门,并在相关就业网站进行公示.

其次,建立毕业生诚信档案,各高校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毕业生诚信档案,内容包括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情况,如考试诚信、生活诚信、助学贷款诚信、评优评先诚信、就业签约诚信等,诚信档案在纳入学生档案体系范围内,借此,学校、用人单位可以随时查阅每位学生的诚信状况,并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诚信评价,作为选拔学生的依据.诚信档案将会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最有力的监督和鞭策.

3.3营造讲诚信的社会氛围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生命线,因此,国家应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社会公德建设,完善各行各业的诚信监督机制,树立讲诚信的优秀榜样,对于不讲诚信的个人和组织,要加大处罚力度,严惩不怠,逐步形成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媒体要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制造浓郁的讲诚信的舆论氛围,对于不诚信现象,要多、多谴责,制造诚信舆论压力.使全体公民能自觉地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3.4充分利用网络科技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当前毕业生的主流,开始向“90”后群体转变,“90”后大学生是生长在网络全面普及化的时代,网络的不确定性、隐蔽性,使违反诚信的成本降低,网络不诚信现象似乎也不会受到任何的追究和惩罚,于是网上诚信缺失大行其道.因此,要加大对于网络行业的监管力度,借助先进网络过滤技术,滤除网络虚检测信息;通过IP跟踪技术,使网络不诚信者现形,并加大对网络不诚信者的惩处,以净化网络环境.与此同时,可以借助网路科技最新文明成果,开发出与诚信相关的小游戏,让大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