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

点赞:15123 浏览:684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善用游戏性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性

在材料的选择时还要注意所选材料的操作性、趣味性,努力做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数学材料.小冰棍、纽扣、吸管、瓶盖、积木、花片、图形卡、指偶等材料,只要干净、安全都可利用,同时我们还增设了“百宝箱”,提供其它废旧材料供幼儿选择,这些幼儿熟悉和喜欢的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增加了幼儿操作的持久性和创造性,大大满足了幼儿探索与创造的需要.在操作活动中加上游戏情节,可以将“就事论事”的摆弄材料,变为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使幼儿的各个感官都能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学习数的形成,需要幼儿反复进行添上1个、去掉1个的练习.设计操作材料为一朵梅花,每朵梅花瓣上都画有一个小圆点,让幼儿用它玩“开花”游戏:先把每个花瓣向折成合拢样.幼儿在操作时首先看见的1个小圆点,每打开1片花瓣,就增加一个小圆点,1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2个圆点,等依次打开.花开完再收花瓣,每次收拢一个花瓣,就是去掉1个小圆点,即6个去掉1个是5个等,由于操作具有简单的游戏情节,幼儿多次“开花”、“收花”兴趣不减,达到了反复练习、体验数形成简单规律的目的;另外也可用指定操作规则和奖励的办法来加强操作活动的游戏性.如7的组成,幼儿每两人一组,每组幼儿7片双色花片,每人轮流进行,在轮到自己撒花片前把花片分成两份,双手各拿一份,同时记牢手中的数量,如3和4,若花片落下时,显示出刚巧是4片红色和3片白色花,则为“”,就给一张好看的贴纸.在这富有刺激性的游戏中,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7的组成上,也就自然记准了7的几种组成方法,为了“”,他们还会进行反复多次操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一直比较高.

二、贯彻自主性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幼儿操作时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要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学习4的组成.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每撒一次就根据花片停住后颜色分布的数量在纸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颜色分布的数量与前几次不同,就可依次画在纸上.这样每次撒后,幼儿就要比较对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现了都是同一种颜色的情况,就会提出怎么办?有的孩子会发现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话,总是与其中的一组情况一样,从而产生疑问,这样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三、活用互动性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有时在操作活动中,由于材料多,操作室空间小,幼儿整理能力弱,往往刚开始操作就出现材料混乱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幼儿操作的目的性.这时,运用互动方式,让两人共享一份操作材料,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搭配,轮流操所,共同记录.

四、运用针对性使幼儿乐于动手

一般来说,操作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接收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小班幼儿操作活动以个别为主.可提供一些用于比较多少、1和许多、分类等联系生活实际的简单材料供幼儿操作.中班在个别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合作,如两人轮流抽卡片,按卡片上的数字到箱中摸出相应数量的实物或者是摸出比数字多1少1的食物;又如两人手中各拿1~6的数字卡片,两人同时各出一张卡片来比大小,由其中一人说,说对的就可以把两张卡片一起收回,最后看谁的卡片多.大班幼儿则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个别活动、两人或多人的小组活动.如幼儿在学习“二等分”时,在幼儿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后,可以为每位幼儿提供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种的几何图形,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几何图形“二等分”的实践操作活动,比比看,谁“二等分”分得最好,方法最多种.操作一段时间,有的幼儿已完成了三种几何图形的“二等分”,但对正方形、长方形的“二等分”只有一种方法.这时,我就提醒幼儿,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二等分”的方法,比比看谁的方法多.经过教师的启发、鼓励,幼儿又活跃起来,纷纷继续动手操作,最后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指导、比较和自己的探索操作,找到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其它等分方法.

幼儿园数学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幼儿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五、巧用激励性激发幼儿向上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动作往往能激发幼儿持续、愉快的探究,能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有点头、微笑、夸奖、奖励玩具等,当幼儿回答正确时,老师用点头、微笑或夸奖的话等方式表扬他时,会使幼儿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

总之,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操作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