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结构图示下的建筑涵义

点赞:2862 浏览:670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是凝固的史书,建筑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植根于中华大地,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沉淀出的中国传统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 键 词】文化;结构;图示;建筑;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是历史的纪念碑,是凝固的史书,建筑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植根于中华大地,在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沉淀出的中国传统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体现.

1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二者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中无处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文化精神.从纵向看,不同历史时期、年代建筑形式不尽相同;从横向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受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观念、科学技术等诸多影响,也会形成不同的建筑形式.因此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在传统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

2.1“天人合一”和谐思想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入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入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入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加古建筑的稳定感.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轻盈同透,给人以灵动的观感.硕大的屋顶铺以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给予建筑一种柔性的适应感,使之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取得了相当的和谐.

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

2.2风水学思想

除了“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外,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很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中国风水学的灵魂是有关“气”的理论.中国风水学在选择聚居位置时认为蕴藏“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中国风水学为达到“聚气”的目的,非常注意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山峦要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的空间;在规划区域内要有流动的水.“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中国风水学实践千百年的经验总结.

风水术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但其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深层次系统缺乏,恰恰是风水的术学中记载了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事实上,我国的都城和皇宫都是按照风水的要求设计建造的.例如明代修建的紫禁城,清代又重新扩建,皇宫南北对称,大门朝南,之所以这样选择朝南坐北,是因为来自内蒙古的大风常常挟带着漫天的黄尘,并且严寒奇冷的缘故,而利用高高的人查重山做遮帐.整个紫禁城有一条护城河环绕,从西北角往南往东经过太和门前,后到文华殿前(东南)流出,也可以理解流水象征着接纳财富.水的环绕、流动、制造出负氧离子,改变了小气候.

文化结构图示下的建筑涵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统建筑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台湾学者指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西方学者称风水术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取得最大利益、安宁和繁荣的艺术.”美国罗丝巴哈的《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中论述:“气是风水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选址的规律,诸如:“山环水抱必有气”、“河右为吉”、“河左为凶”、“曲则有情”等等居住规律,有易于接受宇宙之气.风水中讲究来龙、大账、左右砂山及前面案山、朝山.三面环山围护,一面朝南正向的开缺.开缺之处又有案山、朝山的低峦之山,以防气场直冲直射,这些都是以“气”为中心展开的工作.通常认为没有任何实体的围蔽时,心理场处于一种自我紧张的状态,如同有陌生人靠近会有不自然的恐惧感.“山环水抱”之势则有一种稳定性、安全感.“山环水抱必有气”,风水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聚气,经曰:“山水者,阴阳之气也.等动静之道,山水而已,合而言之,总名曰气;气分言之,曰龙、曰砂、曰穴、曰水.有龙无水则阴盛阳枯而无以资;有水无龙则阳盛阴衰而气无以生.”古代风水师将圣贤论气的哲学思想具体量化了,指出:“地有佳气,随土所生;山有吉气,因水而止.气之聚者,以土沃而住;山之美者,以气止而吉.”现代科学已证实水是吸收各种波动能的极性分子.人体含有大量的水,所以,人也吸收宇宙辐射,人与气场有其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体来说,天地气场为外气,人体气血场为内气,当天地人三个气场相合一致,对人才能有利.古人早以认知了这些,所以选址河曲的水流,又三面环绕的“金城环抱”之地就不难理解了.

从这一系列的例子中,我们会看到,我国的传统建筑并不仅仅是我国华夏历史文明的见证,先祖勤劳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这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