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点赞:5671 浏览:1887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人文素质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关 键 词】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 人文素质

1前言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阐明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和内涵,明确指出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在人文素质教育”和“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也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限在传授体育技能,增强体魄上.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文素质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 人文素质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2.1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指人们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心灵体悟和自身实践,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尚的观念品质,并外化表现为行为取向、品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等.思想品位、道德水准、人际关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属于人文素质范畴.当代中国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勇于拼搏、超越自我和公平竞争等方面.

2.2人文素质的社会意义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育所探索的热点.人文素质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生命,而所有规范、体制、物质手段则不过是其躯体.加大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弥补经济科技日益膨胀所造成的现代文明的裂缝与缺陷.而对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为了将人类尤其是本民族长期凝聚和积累的智慧、精神、品格情操等有形和无形的精神财富传给学生,使之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担负起民族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1学校体育现状呼唤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刻意地去追求技术动作、达标成绩,使得体育变成了单调而枯燥的训练,结果使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关注,特长得不到发挥,身体也未必健康.

其次,现代生活环境下的独生子女,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性,娇生惯养,在体育活动中惟我独尊,不愿与同伴合作,缺乏协作精神,意志力薄弱,在体育比赛中输给对手,则会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适应将来社会各种各样的环境变化,也不符合现代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3.2时代的进步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人们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都要求“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高校体育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3.3教学的目的决定了体育教学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学校体育教学从以前注重“三基”的基本技术教学转到了以人为本的健康体育、快乐体育上来.通过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而人文素质的目的是将人类优秀的人文科学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大学生们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3.4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竞争极为激烈,学生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个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学生独特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培养自身独立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不断积累和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


4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体育教学模式与方法要突破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束缚,变体育教学的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我院为顺应教学改革的大潮,07年开始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从以前的行政班教学改为目前的俱乐部模块式教学,该教学模式主要以体育俱乐部为中心,实行“三自主”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体现,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4.2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知识传授,不能采取灌输方式.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渐进性启迪、感悟过程.在这里,教师的师德人品、治学精神、教学态度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在教学中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应注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基础文化底蕴;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强人格魅力.

4.3改进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教学评价应体现人文素质,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运动水平的个体差异等的评价.我院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将学生的体育态度、心理素质、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等平时表现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既帮助了那些身体条件差,缺乏运动信心的体育“困难”学生克服失败和无助感,走出心理误区,重建尊严,享受运动的乐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思想道德.

因此,只有将技能评价和人文评价较好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和变化,突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把握,形成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

5 结束语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学到具体的体育技能,而且能够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的为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