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探析

点赞:4240 浏览:15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分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合同管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管理技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264-02

1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施工企业是不够的.应通过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的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加强合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用合同来引导和管理建筑市场,顺应了政府转变职能,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的大趋势.而各建筑市场主体也必须依据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不能陷入僵硬的程式化,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管理中要讲求方式、方法,要讲究管理的技巧.因此,要在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使参建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降低建筑市场风险,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应着手抓好的几个问题: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2)加快设计监理工作的推广;

(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4)注意优化设计工作的综合性;

(5)完善相应的法律法.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

施工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现场管理办法有:

为了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现场管理办法:所有进入一期改造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需配有XXX公司盖章确认的胸卡,并从专用施工通道出入.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进行施工,如需加班,必须提前通知,另行安排.服从现场的管理人员指挥,遵守现场的警示标志、标语,以及隔离标志.施工人员着装整洁,不得赤膊、穿拖鞋进行施工作业.工作态度认真,不得在施工区内进行追逐嬉闹,不得大声喧哗,施工时尽量避免噪音.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施工现场需明火作业时,必须经过动火审批,必要时必须经过业主同意.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并由监护人监护.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产品保护教育.严格控制现场的环境卫生,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每天的施工垃圾运至厂区东侧场地集中堆放,定期处理.改造工程处于厂区中心部位,必须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控制.交叉作业,防止高空坠物.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用电,不乱拖乱拉电源线.施工人员不得使用厂区内厕所,必须使用宿舍东面的临时厕所,施工现场不得随地大小便.服从和满足业主的要求,不得妨碍业主正常的生产活动,做到安全、文明施工,使业主满意.

5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建筑企业依据行业的特点,推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的贯标认证已十分广泛,在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贯标认证已成为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总之,通过ISO9000标准的贯彻、运行和认证,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得到了全方位地提高,思想中有了管理的意识,有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人员的素质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在标准的运行中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组织措施基本能落实到位,施工现场的环境及施工人员的作业条件得到了良好改善,工程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创优的水平稳中有升,安全文明工地达标积极主动,防护到位,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过实践,贯标认证工作提高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使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更好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出企业的优势,在与国际接轨时,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6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2)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3)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