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

点赞:13048 浏览:57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新时期,面对社会对人才更高的要求,经济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体系、怎样在教育的第一线改革教学方法,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经济学教育;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1日

知识经济的到来,势必会引发我国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转变.结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要符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人才的基本要求.现在,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就有必要将经济学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相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态,经济学教育明显显得滞后,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克服对经济学教育急功近利的倾向,才能建立高质量、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经济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的深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现代经济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西方国家在经济学教育方面拥有完备的体系,但我国根本不可能也不允许完全照搬过来.于是,建立一个怎样的经济学体系,怎样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经济学体系,也就成为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经济学教育要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要把经济学与社会实际联系到一起,例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三农”问题等.经济学教育教学必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动往往会引起经济理论的革命.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西方主流经济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将何去何从?我国的经济学需要借鉴和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该如何调整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些问题,将对我国经济学的建设和经济学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经济学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1、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体制存在不足.很多人说,我国学者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为了研究而进行的研究、是一种围着政府转的研究.暂且不论这种言论有失偏颇的地方,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的科研氛围相对浮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科研立项的申请审批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职称评写作度.这种制度下,很多人会为了追求项目数量而失去潜心研究的耐心.

在我国,应试教育是一大特色,这就使得我国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不全是围绕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在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往往并不会深入理解经济学知识,因为只靠死记硬背也一样可以考高分,这样就算学了经济学,也不会灵活应用.

2.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首先,教材问题.经济学以其特殊地位在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的经管类学科都会以经济学为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十几年前编制的陈旧教材,缺乏时代前沿气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经济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系学生相比,我国学生一学期所学的课程内容和难度远远超过他们,但是学习课程的时间却只有他们的一半,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吃力,学生的普遍反映是:经济学学不会、没意思,更没有实用价值,于是许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课.而从事教学一线的老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和开展研究.

再次,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我国经济学教学主要是“填鸭式”的方法,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积极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结果就是学生只记住了一些概念或公式.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实际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三、改革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思考

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也研究经济主体选择行为.然而,经济学不仅是一种理论,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进行经济学教育改革,不应该将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经济学人才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要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学生拥有思辨意识、创新能力,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体系.经济学教育教学要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理论.现代经济学教育起源于西方,西方经济学也一直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然而,我们在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将它本土化、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济学中的原理体系,而是理解它的解决方法与主体思想,然后再来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的经验也算是比较丰富,从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走了不少弯路,到后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经验教训都说明,经济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不学习借鉴别国经验不行,否则就不可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但学习借鉴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被动落后.

同时,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教学还要走向国际化.中国的经济学要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经济学也要进入中国,我们要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学习别国的先进的经验,吸取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所以,国际化不是要放弃自我,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凝练出中国经济理论体系,形成与西方经济学相媲美的理论.

2、亟须改进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在教材方面,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经济学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偏重理论阐述、与现实联系度较低,可读性不高.因此,尽快组织新的经济学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新的教材除必要的理论和概念外,还应该包括课程实验、案例分析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生动、系统,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我国已经有很多出版社翻译和出版了一系列国外优秀的财经教材,我们可以以这些优秀教材为基础,加入我国近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将我国的经济实例逐渐融入到教材中,以形成适合我国高校使用的教材;其次,经济学教育亟须更新教育理念.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人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的知识,因此要重视各个人文学科分支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交流,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流与碰撞,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来克服当前经济学教育中的弊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我们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转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以便毕业后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再次,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增加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际实现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将基本理论学习和热点问题讨论结合起来,加强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我国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一般是用期末试卷来进行的,但是测试学生是否理解经济学知识、是否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分析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手段显然是不全面的.我们可以综合平时考核成绩、研讨成绩等,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论文写作等活动的考核.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灵活应用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我们希望建立起来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思考经济学问题,培养他们基本的经济学逻辑思维,使学生有能力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学问题.

4、重视提高专业教师能力.一门学科的体系再健全、教育教学方法再先进、机制再合理都需要第一线的老师付诸实现.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就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教师,提倡教学相长,而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方面需要鼓励老师积极地参加一些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的讨论会、相关培训等;另一方面还可以采取学生评议、教师间评议、专家评议等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就是需要一些经济政策和物质鼓励的激励措施,同时建立严格的约束制度、竞争机制,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这些都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2]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谢家训.中国教育经济学正经历着“科学革命”――简析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进程[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

[4]郑敏.浅析在经济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7.

[5]胡若痴.我国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改革[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