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类专业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点赞:5643 浏览:164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会计行业将会计从业资格作业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制度.高职会计类专业应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结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需求,学生就业对应的岗位任务,确立岗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设计学习领域,构建主干课程体系,采用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企业调研和毕业生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而言,中小型企业经济业务较简单,且自身发展空间不大,不能长久吸引本科等更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其在人才选择渠道上更倾向于从高职会计专业选拔人才.中小企业对高职层次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严谨职业态度、良好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会计核算中的算账、报账等工作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会计岗位将不可避免地要从技能型向管理型过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知识迁移、可持续发展等更高的能力要求.

二、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位核心能力分析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已将会计从业资格作业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制度.其中初、中级会计专业职务对应的资格考试及科目如下表所示:

毕业生取得上述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职业提升的重要条件.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规定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有:会计业务处理和操作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纳税申报、银行结算、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正是会计从业资格、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

三、“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并将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性”表示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会计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无需经过企业专业培训即可上岗.根据“职业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及职业证书分析,可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应是符合会计市场需求的“初级会计专业人员”,其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为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核算岗位.

“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指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是毕业生职业提升及中小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分析及职业证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在一定期间成长为“中级会计专业人员”的潜在能力,其毕业三至五年后的主要目标岗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及相关经济管理岗位,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的写作技巧记账、税务写作技巧岗位.

“职业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基础,“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者同等重要.

四、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结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需求、学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对应的岗位任务及职业提升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设计学习领域,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如下:

其中,表中的《会计职业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领域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会计》.

除了上述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外,会计各岗位的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需要相应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来互补,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股价变动等调查,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调查及寒暑检测实习,针对会计工作各岗位、财务分析方案、会计软件应用等进行的技能竞赛.

五、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实践化,强化考证的应知就会.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尤其是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定量认识的“双循环”结构,以核心实例贯穿的结构教学做一体的“三明治”结构,通过情景分析、研讨式教学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

目前初级、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中,核算主体基本上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公司制企业,而上市公司会计工作总是处于当代会计实务的最前沿.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信息定期公布,资料易于取得,会计核算、信息公布较透明规范.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其网站公布了各上市公司的概况、股本结构、筹资情况、利润分配、财务指标、临时与定期报告等信息,内容涉及了会计类专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等课程中.在上述课程中分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上市公司进行实时的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有利于将会计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学生可以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学习.

2.实践教学岗位化,强化岗位能力.

会计类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因企业财务的保密性和分工明确、岗位设置的唯一性等特点,不可能象工科成建制、大规模的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建好用好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础建设应以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营造职场化的教学、实训环境,使之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校企合作的基地.根据会计岗位分析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时应按基本技能训练、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企业顶岗实习四阶段,进行“四段递进式”教学,在形式上做到课内实践项目化、岗位专项技能训练系列化仿真化,综合实训实战化.在教学中,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企业财会人员更多地参与指导校内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企业财会工作.在认知实习环节,安排学生深入企业;校内实训环节,请企业财会人员参与指导;毕业实习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顶岗操作,并结合毕业论文或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岗证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成绩创新评价.建立以岗位能力测评为中心的成绩评价标准.以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标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将获取职业证书的应知应会进行的理论考核与岗位技能的操作考核相结合,以操作考核为主.考核方式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核与操作过程考核、研讨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高职会计类专业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