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缘何越界“霸”

点赞:15790 浏览:6970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即将出版,刊物主编们高度紧张,频频进京开展“工作”

期刊界“高度紧张”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即将在今年10月出版.在出版前夕的最后修订期,“核心期刊”问题再一次引起期刊界的“高度紧张”.

据说,刊物的主编们频频进京,开展“工作”――因为对于一家刊物来说,如果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立刻身价百倍;如果不幸在新版中被除名,则马上跌入“无底的深渊”,要想“翻身”也要等到4年之后.

这不是危言耸听.仅从那些收费刊物的版面来说,“核心”就比非“核心”的,要高出几倍.

北京大学出版社每隔4年修订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原本只是图书馆工作方面的一部专业工具书,近年来却离奇地被学术界奉为与各种利益挂钩的学术评价通用标准.

这让使用单位对这次修订也高度关注.已有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正式发出通知,请各单位密切注意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俟新版问世,论文奖励的范围将以新版提供的目录为准.

甚至定价在数百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也成了盗版者的猎物.目前该书还没有出版,互联网上已开始流传“2008年版所遴选出的核心期刊表和图书征订启事”,以致编委会不得不在3月11日发布特别声明:“该成果从未在网上发布,目前网上流行的各种版本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都不是本项目组发布的等目前网上公布的所谓2008年版,完全是无中生有,纯属欺诈行为.”

“核心期刊”缘何越界“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核心期刊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中国首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于1992年.出版伊始,在学术界,甚至在期刊界,也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出版到第二版,特别是第三版的时候,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的高校、科研院所,包括有职称评定任务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单位及行政机构,从管理者到学生,言必称“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几乎渗透到教学、科研、成果评价乃至求学、求职的所有环节.记得两年前,笔者应延边大学金柄珉校长的邀请,在中韩双方共同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作一个主题发言.席间,与辽宁大学一位朝鲜文学专家、外语学院领导闲谈时,他有这样一番感慨:“文章发在核心刊物上,有业绩、有奖金.发在别的地方,什么都不算,就算尽义务.重头文章一年写不了一两篇,如果只发表在会议论文集里,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问世后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竟在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不能不发人深省.

“核心期刊”不可越界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然科学界就引进了核心期刊的理论与方法,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则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核心期刊这个概念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时任南肯辛顿科学图书馆馆长的布拉德福(Bradford)在1934年撰写了论文《专门学科的情报源》,将发表专业文章最多的那部分期刊称为核心区域.这个发现被情报学界概括为布拉德福定律,成为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心期刊”研究,其主要功用是帮助图书馆制定相应的馆藏战略,及尽可能购写和使用率(重要性)排在最前面的那批刊物,以便物尽其用,满足特定读者群中多数人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核心期刊”的内涵和主要功用.放在特定领域之内的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研究,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一旦越界,即跨出了特定学科和工作领域,一旦拔高,即试图或者在客观上试图为整个中国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就引发了诸多问题.

学术评价的异化

一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能否作为学术评价标准?近年来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就笔者的初步考察,至少可以对其提出六点疑问.一是,列入“核心期刊”区域的刊物数量过多.二是,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对待性质不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是,评价标准的不断变化降低了连续出版物的历史文献价值.十多年来,该书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在调整,有损于反映历史过程的一致性和客观性.四是,有些评价指标并不具备标准的资格.五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存在明显滞后期.如果从时间视角来审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更像是历史记录,不具备指导当下、规范未来的功能.六是,专家评审指标的加入破坏了学科生态的本来面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筛选工作,要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两道程序.定性评审的具体做法大致是,聘请各学科的专家,对各学科的各种评价指标的加权值加以审定,根据专家的意见作个别调整后,最终形成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表.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悖论.

破除“神话”

核心期刊研究是特定学科内的一个研究领域,有其存在的位置和价值.凭心而论,随着期刊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中文核心期刊表的实用性也在削弱.因为在互联网上的相关站点,一键就可以从主题、篇名、关 键 词、摘 要等检索项中提取出全部相关论文,不必再到图书馆去使用核心期刊表这样的相似度检测了.因此建议相关研究单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学科,甚至二级学科的核心期刊表的研制上,以便促进特定学科的发展.

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在当下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一“核心期刊”研究的阶段性抽样实测结果,溢出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成为统一的或约定俗成的泛学术水平评价指标之一,在许多场合,事实上已然上升为惟一既定量又定性的硬指标.这一转型弊端甚多,当前必须打破“中文核心期刊”神话,形成以下共识:

其一,“核心期刊”表只是参考工具书中的一种,不是标准.其二,期刊被录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表不是资格,不是荣誉,无需通知,不必特意发消息表达“热烈祝贺”.其三,“核心期刊”表不具有行使、哪怕是部分行使单篇学术论文的学术质量的评价功能.

实际上,消除“中文核心期刊”负面影响的工作异常艰难.原因是,使用无所不包的大一统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作评价指标,评价成本几乎等于零,又避免了任何评比中都不可避免的认识差异和人事纠葛.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中国的科研机构众多,研究人群和准研究人群庞大,几乎都无一例外地置身于各种评价的海洋之中.对于绝大多数的专业人员和科研机构来说,合理的评价机制与和谐的学术氛围,至关重要.而要构筑出这样的机制和氛围,进而重建学术界的核心价值观,当务之急,就是在学术界和出版界破除虚幻的“核心期刊”霸权.

(原载《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