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裁刀.毛边书

点赞:4185 浏览:162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现在,即使我们不居于一个城市,短信、电邮的快捷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虽然取代了古老的通信方式,然而终究少了些书信的含蓄.这是一个多遥远的情景:一封封素白的信,放在银质的托盘上,和早晨的阳光一起被管家送到主人的书房里,水晶镇纸、骨质裁刀、吸墨器、鹅毛笔,于是一天的生活开始了――读信、写信.

据说裁刀是一种源于欧洲贵族阶级的文具.按其功能又可分为拆信刀(LetterOpener)和裁纸刀(Paperknife).

拆信刀最开始只是贵族随身携带的短或短剑,后来逐渐演化为专用于开启信封封口的短剑形状的文具.因为切断纸张不须要太费力,刀身一般薄而小,长度在15~20厘米,重量在0.3kg以下.特点是刃口很钝,剑头也不锋利.

在古代的欧洲,信件采用三角形封口.一般用胶水封住封口.而贵族为了彰显其显赫身份,通常以红色蜡油进行封缄.地位越高的贵族,蜡封越精致,通常为花型或盾型,上面刻有家族的纹章、徽记等.拆信时直接撕开信封有可能损坏信件,用手抠去蜡封会弄脏手指,于是贵族用小刀、短剑等道具划开信封,撬掉蜡封,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出现了专门用来拆信封用的小刀、短剑,这就是拆信刀.由于只是开信,刀口、刀头并不锋利,不能做其他用处,只能丢在书房的桌子上,伏案工作时,难免随手拿来把玩一番.因此,拆信刀越做越精致,越做越华丽,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品,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西方拆信刀材料以金属、和料器居多,不过,拆信刀的硬度强与否并不是太重要的事,用铜质、玻璃等不太坚硬的材料都能制造拆信刀.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把1939年的拆信刀,就是用黄铜制造.此刀长21.5厘米,宽2.8厘米,刀柄处刻有一幢建筑主楼入口,下面有英文“CHRISTIANSCIENCEBUILDING”,经查为纽约基督教科学中心主楼,刀身中间刻有“NEWYORKWORLD’SPAIR1939”.这是为纪念1939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而特制的.而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这届世的展馆资料缺失,此信息正能为此提供依据,具有极大史料价值.

裁刀这个小道具一直颇受西方作家喜爱.“古堡里发生恐怖的事件,拆信刀凶恶地插在伯爵夫人纤细的脖颈等”这是法国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在开始写作《侠盗亚森罗平》这部影响欧美的小说中第一篇作品的一个场景,同样,在伦敦贝克街221B,裁纸刀却静静地躺在亚森罗平的死对头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书桌上.可见,西方人不仅将裁刀看作拆信裁纸的文具,在小说家那里还能成为自卫杀人的武器,似乎裁刀还繁荣了西方的侦探文学创作.

如果说拆信刀的发明是西方人的专利,而裁纸刀的使用在中国却有着悠长的演变历史.明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卷有记裁刀“姚刀之外,无可入格.余有古刀笔一把,青绿裹身,上尖下环,长仅盈尺.古人用以杀青为书,今入文具,似极雅称.近有崇明裁刀,亦佳”.从此,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裁刀的样子是上面尖,下面柄是圆环状,有一尺来长.古人是用来刮去竹子表面的青皮制成书简.另外,我们从高濂先生的文字中看到“姚刀”.旧时,没有发明石印、铅印以前,一切印刷品都要靠人工刻木版.因此,刻字与印刷就形成了一个行业.刻版分为两道工序,即“伐刀”、“姚刀”.伐刀的管刮板、上样、拉线,把字的正面伐好,然后交给挑刀的去挑,姚刀的把反面挑好,外带铲空(即无字的空格).至于为什么称姚刀,猜测可能最初做这个工作的人姓姚吧!一直到汉蔡伦发明了纸之后,裁刀又衍生出一个新的功能――裁纸.宋陶毂《清异录文用》记载:“裁刀,治书参差之不齐者,在笔墨砚纸间,盖似奴隶职也,却似有大功于书.”因此,陶毂又称裁纸刀为“治书奴”.明清裁纸刀以楠竹为材,去除竹青和竹肌,所留下如纸般的竹黄片,并经煮、晾、压等流程,再施以刻、贴等繁复工序而成.在材质上,除了使用竹黄之外,做工考究的也会镶翠、镶宝石,当然这多数是皇家贵胄所用,一般文人还是以竹黄红木为主.裁纸刀现在还能在少数书画家的画案上得见,而高濂先生所说的崇明裁纸刀,则不复可寻了.

裁纸刀在中国最近一次的兴起,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毛边书”这一特殊的书籍装帧样式从东瀛登陆中国,成为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其始作俑者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

按照书界的传统说法,“毛边书”一词大致由英文“deckle-edge”演变而来,指的是在人造纸或是机器造纸时用使纸浆定型的制模框而形成的边.“毛边书”是用大张纸印刷后,折叠好送去装订,因为折叠后有两面的文字便折到里面,装订后自然无法阅读了,只好边裁边读.这样可以节省一道工序,成本也可以低些.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书界大兴此道,故19世纪的英国学者狄布丁在《爱书狂的病症》一文中,将钟爱毛边书与迷恋精印本、插图本、皮纸精印本、初版本、特殊版本、黑体字本等一道列为“爱书狂的八种病症”.欧洲毛边装订的书籍装帧形式,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传入东瀛日本.日本的毛边书,通常是篇幅不大的诗歌、小品文一类的文艺作品.到了20世纪之初,书籍毛边装订的装帧形式,又从日本传入了泱泱中华帝国.《鲁迅全集》对“毛边”二字的注释是:“书籍装订后不切边.故所谓毛边书,就是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切,保留天头、地脚和书口,一仍旧貌,取其拙朴、自然、本色之美者也.”北大白化文先生在《人海栖迟》一书中说道:“年轻时听图书馆学界的老先生闲谈,真正的毛边本的规格是,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洋装书直立在书架上,裁了下切口即地脚,就和一般的裁去三边的书一样,容易站立.不裁天头和翻口,目的有二.一是相信对方一定会裁开看的,这是把对方当知音看待.因此,毛边本是特赠给好朋友的,应属于非卖品.另一个目的是,看书时,一般是翻阅书的翻口即外切口一侧.看得时间长了,书边会变脏发黑.那时,可以用大型切纸刀顺着边切一刀,边上就又干净了.”

信.裁刀.毛边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毛边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鲁迅爱毛边书,自诩“毛边党”.1935年7月16日,鲁迅先生给萧军的信中说:“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等”中国印毛边书,也是鲁迅先生所主张开创的.先生第一次在北新书局印书,就再三告诉北新老板李小峰,一律装成毛边,一本都不许切边.据陈子善先生说,“中国毛边本的‘始祖’是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由于周氏兄弟的鼓吹和实践,自上个世纪20年代中叶起,毛边本就大行其道了.新文学大家名家中,除了周氏兄弟,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林语堂、冰心、苏雪林、谢冰莹、叶灵凤、施蛰存、邵洵美、章衣萍、许钦文等等,无一不出过毛边本.”更“过分”的是,鲁迅后来编的杂志《莽原》、《奔流》、《语丝》等都采用毛边的装订形式.


白化文先生还说,装订得好的送人用的毛边本,作者在送人时,常常附带送一把裁纸刀.讲究的裁纸刀是用磨成的薄片状的刀,便于夹在书中附送的,兼具书签用途.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就有这样一件制成的裁纸刀.此刀长15厘米,宽1.9厘米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