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

点赞:17973 浏览:810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法律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现代法律意识是法律素质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大学生中尚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缺失、违法犯罪现象增加等现象.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渠道,应当摆正该课程的法律教育位置、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公正考评成绩,以提高教学实效性,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

关 键 词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25-02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要求人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状况,影响和决定着国家未来法制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法律意识是法律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法律意识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大学生虽然受到高等教育,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但法律意识未必也跟得上时代要求.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为视角,提出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现状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①它属于上层建筑部分,不同学者对法律意识的理解和界定是不同的,可谓见仁见智.②大学生法律意识应当是指大学生对法律及其现象的知识、心理、观点和思想,是大学生对法律及其现象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综合.整体而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较高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更高一些,但非法学的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高状况,具体表现在:

(一)法律知识的匮乏

“法学应是一门最讲理的学问”,③学理性非常强,没有一定的法律理论功底,很难解决实践中形形色色的具体法律问题,没有一定法律知识的积累,也很难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以及提高法律意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往往是通过其掌握的法律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反映出来.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基础》课程,但该课程关于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容较少,知识层次较浅,课时短缺,学生因为专业课的压力等原因也不重视,因此除了法学院校或法学专业的学生外,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都较少.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都不是很了解,更谈不上其他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技能了.

(二)法律观念的淡薄

“法律观念是指大学生在对法和法律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向和决策思想,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法律意识定势.”④它包括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看法和态度,对法律的尊重、遵守以及自觉执行.大学生法律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看法和态度,他们中的确还存在着漠视现行法律、漠视他人权利甚至公然侵犯他人权利、自我权利意识不强或极端强调自我“权利”、维权意识差、不会维权等现象.

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法律信仰的缺失

法律信仰“就是人们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并以之为行为的最高准则”,⑤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但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处处可见,如对法律的怀疑、法律观点的偏颇、对生效法律文书的拒绝履行、缺乏应有的法律责任感等等.

(四)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增加、而且违法犯罪种类多样,这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已经刻不容缓.“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人数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在校大学生犯罪率近年呈上升趋势.”⑥在校大学生涉入案件也在增加.

增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学校、对大学生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需要,是高校贯彻高等教育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大学生完善个人综合素质、促进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基础》课教学有效性,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途径虽然很多,但《基础》课是主渠道.因为《基础》课是“在全面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和科学研究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它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修养的指南,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⑦,其开设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三个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提高教学实效性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尤为关键,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摆正法律教育的位置

在《基础》课的三部分教学内容中,法律素质教育应当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为法律是人们行为的最低准则,而道德是净化人的心灵,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具有层次性,思想政治素质是对人的更高要求.但遗憾的是,法律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一是内容少且浅显,全书八章中只有两章(第七章、第八章)为法律教育内容,另外在第五、六章中以道德教育为主线,安排了“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内容,二是课时少,总课时为48课时,能够用在法律教育内容的课时一般仅有16课时左右,三是学校、学生、教师不重视.本课程是公共课,学校一般将“法律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法律教育没有自身独立地位,学生因为本课是公共课且考查,普遍不重视,教师因学校和学生的不重视而削弱了对法律教育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教师必须树立法律教育不是德育教育的从属,应当有自己独立地位的观念,摆正法律教育的位置,正确处理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有意识地围绕法律意识等核心内容进行由点带面、由浅至深的教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讲清法理,指导实践.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法律教育是一门政治性、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极强的教育,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首先教师要树立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教育主体的观念.要认识到师生关系已不再是纯粹的教、学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学活动就是这两个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其次教师要有丰厚的法律理论知识.要热爱本课程,夯实理论功底,要特别关注社会中的热点法律问题.再次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要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最后教师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实践能力等引导学生,折服学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教师是关键因素,正如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⑧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⑨本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课堂讲授,较为空洞,脱离实际,难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重心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教材内容、紧扣教学目的、针对不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可精心挑选适宜的案例用于教学中,并且力求所使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真实性、代表性.例如针对学生比较关注和容易处理不当的同学关系、婚恋、就业等问题而采用马加爵案件、周一超案件等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对一些相对稳定、变化不大的法律知识,通过投影、幻灯、视频等,做一些了解,对一些与实际结合比较紧的法律法规,则采用与案例结合方法,如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律经典节目.第三,讨论法.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设计讨论题目,提供讨论资料,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法律意识的提升需要法律实践的积累.实践教学是法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可在校内开展模拟法庭、仲裁庭活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点评热点法律问题等,也可在校外进行,如旁听法院庭审案件过程、参观监管场所、担任社区矫正的社会志愿者等,让学生在真实案件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提高法律意识.条件许可的学校还可以采用诊所式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自参加的法律活动中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

(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成绩考核制度,提高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必修考查课.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卷、闭卷、写论文等.在考核学生成绩方面狠抓平时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测定成绩主要依据考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期末考核成绩及社会实践情况,既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更要考查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注重学习成绩评定过程和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

综上所述,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要求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要以《基础》课为主渠道,提高本课的教学实效性则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键.

注释:

①孙国华.法理学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7.

②刘旺洪.法律意识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4-38.

③邱本.法学应是一门最讲理的学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0.

④童爱芬,施延亮.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探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5.

⑤寇晓燕、唐继琼.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讨.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49.

⑥王广红,沈小军.论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构.重庆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09,毛磊.大学生犯罪率如何降到最低度.人民日报.2003-4-16-14.

⑦陈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疑难问题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⑧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

⑨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