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

点赞:8163 浏览:259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法学教育在新的形式条件下,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新形势下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促进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关 键 词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222-0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依法治国方略已经实施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依法治国举步维艰.1978年12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为了保障人民,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①,这实际上初步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依法治国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进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人们法制意识逐渐提高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现代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的高度发达,媒体对法制的宣传报道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党和政府针对人们法制意识的普遍薄弱的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三五普法”、“四五普法”,以及即将进行的“五五普法”,通过普法工作,人们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强.由于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每当遇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总会想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制意识的提高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的影响,从法学本科招生情况可见一斑.虽然近几年法学本科生就业形势并不很好,从每年第一志愿报考大学法学院的高考考生数量逐年增加,在人们的心目中,当一点法律知识没有害处,所以说,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社会综合国力大幅增长

经有关专家测算,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的增强,各项指标总排名第六.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综合国力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GDP,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GDP的数据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②.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也在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对于教育投资的不断增加,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高层次法学人才大量涌现

近年来,法学教育蓬勃发展,中国的法学教育恢复30年来,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现代法学教育的大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法学人才,目前,在全国有20所高等教育机构有权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并建立起11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为选拔和聘用高学历有知识法学人才进入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法学教育队伍中成为可能,从而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补充新鲜血液,增添新生力量成为可能,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师保障.

二、新形势条件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新形势条件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对法学教育形成巨大冲击

1.法学教育规模盲目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情都以经济效益的好坏为衡量标准,地方综合性高校也不例外.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批的高校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疯狂扩招,法学教育规模空前扩大.近年来,从全国范围看,无论是设立法学院系的学校,还是招生的人数,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办学渠道应有尽有,一时间,法学教育万马奔腾、遍地开花.“现在全国的法律院系达到了702所,在校学生超过70万人,发展规模太快,质量参差不齐”.③一些地方在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法学专业“大干快上”,仓促上马,有的院、系连开设专业核心课的老师都不够,有的老师竟然讲授过十几门课,成了无所不能却一无所长的“万金油”,因此,教育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法学教育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已经显现出整个法学教育的危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深受其害.

2.法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市场经济总是讲究低成本高产出,加之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大,在全国看来只有少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办学经费情况还不错,对于大多数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来说,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政府不愿意投入教育,这样导致了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办学经费的不足,在办学过程中必须要处处考虑如何节约办学成本,例如,两三百人挤在一个课堂上课,因实习经费落实不到位减少教学实习的内容,缩短实习时间,很多院校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法学院系没有图书资料室、案例库、实验室这些教学基本资源,模拟法庭等法律院系必备的教学场地等在许多学校都是空白,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地困扰了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

3.师资队伍状况令人担忧.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队伍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第一,有些高校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由于法学教育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师资明显不足,于是很多非法学专业的教师和其他方面的人物纷纷涌入法学教师队伍.第二,教师大量影响法学教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老师为了经济利益,到处,有做律师,经常忙于诉讼业务,有的老师忙于社会事务,有的老师重科研而轻教学,作为其职业的教书育人反而成了副业.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法学教育的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高层次的法学人才流动频繁.由于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引进高层次的人才非常困难,有的高层次的人才及时引进来也留不住,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流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各地法学院之间不正当的竞争,导致有的法学高层次人才身兼多职,这样会导致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生的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4.法学本科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受到高校培养学生数量和社会需求的影响,法学学生由于大规模的盲目招生,只有公检法对于法学本科生少量的职位招聘法学本科生,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生受到各种层次的法学人才的排挤,主要有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学生、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排挤,留下给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职位少得可怜,加之学生自身对于就业形势没有正确的定位,总认为,自己学了法律就应当进公检法或者做律师,所有这些原因导致了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法学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近年的事,上个世纪末就有显现,尤其是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全国214个学科专业中,法学专业就业率当年排在187位,2005年则成了“老末”.④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严重地影响了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招生.

(二)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的今天,社会对于法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学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法律知识,还应当具有其他相关的知识.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全新要求.法学人才既要有直接参与国际诉讼的技巧和能力,直接写作技巧外国人在国内的诉讼案件或直接到国外出庭参加诉讼,又要有处理投资、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怎么写作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法律事务的技巧和能力.⑤

而我国目前法学人才培养的状况是:

1.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法学本科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还是培养法学研究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很多高校在两种定位中摇摆不定,如果将法学教育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话,因为法学教育的时间太短,各知识点只能是点到为止,这样对于繁多的法学知识,只能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度,如果说将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教育的话,因为法学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是讲授书本内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明显不够,很多东西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法学教育定位的不准确,导致了法学教育目标的不明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2.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素质偏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师生在课堂缺乏互动.由于落后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学教学方法都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得到的结果并不总成正比,积极性也受到了挫伤.

3.法学本科课程设计不合理,学生应具有的素质的不到提高.现在的地方综合性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非常不合理,例如,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太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能适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法律实务的需要,又例如,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课的教学,所以,修改教学计划,优化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4.教学实习时间明显不足,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有些学校的法学本科生由于在校要完成大量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只能有短暂的实习时间,一般是一两个月,这样短的时间学生根本就在实习期间学不到什么东西,只能是走马观花,走走过场,实习时间过短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遮掩的学生一旦走上法律实务的工作岗位,他们除了懂得一些最基本的法学理论常识之外,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法律实务的需要.

二、新形势条件下发展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规避市场经济对法学教育的冲击

1.在全国范围内应当适当控制招生规模.适当控制法学本科生的招生数量,既是法学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依法治国当然需要很多的法学人才,不仅需要大批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更需要大量的能够知法守法的公民,适当地扩大法学本科教育的规模有利于社会的依法治国的进程,然而盲目大量的法学本科生的招生只能导致法学本科生的低素质,就业率低,导致法学教育的恶性循环,所以,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兼顾,适当控制法学教育的招生规模.

2.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地方综合性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怎么写作,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地方政府、企业等各个单位就业,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地方综合性高校的教育投入,应当通过政府预算的方式作为解决地方综合性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确保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当然,还可以鼓励地方有实力的企业对于教育的资助,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教育等方式来解决办学经费的问题,使广大社会都积极投资教育,重视教育,创造地方良好的文化氛围.

新形势下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学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积极改善师资状况.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师资状况,提高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待遇,加大科研投入的力度,让广大法学教师能安心地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想方设法让那些高层次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起”,政府应当出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对于人才流动的进行有效的正常管理,避免人才的无序频繁地流动,从而造成争夺法学人才不正常的流动和各地法学教育的恶性竞争.

4.努力提高就业率.提高地方综合性高效的就业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积极就业.第二,积极开辟就业渠道.除了公务员、公检法之外,还应当开辟人民调解委员会、城市社区、以及其他法律怎么写作行业,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第三,本科生毕业之前鼓励和动员学生参加司法考试,为就业选择出路.第四,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帮助学生就业.

(二)努力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

要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既可以提高法学人才的就业率,又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怎么写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与法学教育发展的双赢,才能实现法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必须要强调理论教育,同时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纵观世界各国,虽然两大法系国家法律传统不同,教育方式迥异,但是基本模式是相似的,即将大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相衔接,所不同的仅仅是各个阶段的具体设计有差异.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不仅具有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认同职业、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等思想素质,而且拥有广阔的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在法律职业素养方面,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与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⑥应当使法学教育既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职业性与实践性.若继续深造,则其理论知识是牢靠的,若开始法律职业生涯,则其实践经验是具备的.

2.优化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首先,应当开设一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例如,为了适应国际型法律怎么写作人才的培养,可以开设《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WTO法律实务》等英文授课课程.为了适应实务型法律怎么写作人才的培养,可以开设《庭审实务》、《律师实务》、《司法文书》、《法律职业形象设计》、《企业经营法律实务》、《房地产法律实务》、《税收法律实务》等实践教学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其次,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应当包括:模拟法庭、小法庭、律师事务所、仲裁厅.西南政法大学的LPC(LegalPracticeCourse)法律实训课程、南开大学的“高级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试点”以及广州律师学院的开办,都是有益的探索.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应当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学校法学院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支撑,通过制作与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力推进案例教学,因为案例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增强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与教师进行多方面的交流,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学会运用法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学到法律知识,又可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真正地做到课堂和社会的有机结合.⑦针对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分别采取启发式教学和抗辩式教学方式,引进诊所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提高思辨能力.

4.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利用检测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配合第一课堂,引导学生钻研业务和学术,老师定期组织学术名家和实务专家来学院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为调动学生钻研学术的积极性,定期由学生主持、编辑出版院刊《法苑》,组织辩论赛、知识竞赛、学术论文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利用检测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正如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所说,法官办案不要太书生气,“书生办案,案结事未了”,新形势下的合格法官要有几种能力:“把握大局的能力,体察社情民意的能力,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把握法律精髓的能力.”比照这一要求,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走一条实践性、复合型、高端化的道路.⑧


总而言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教育既面临重要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锐意改革、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怎么写作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注释:

①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9.146.

②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GDP的数量位于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日本4.91万亿美元,中国4.22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中国GDP可能会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③吴汉东.参加七民会的体会.人民法院报.2007-01-10.

④我国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法制日报.2008-04-13.

⑤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5.

⑥孙永军.法学本科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辨析.教育评论.2009(4).

⑦蔡永民.试论当代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之改革.徐卫东,龚廷泰.规范与创新――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0.

⑧刘兴桂.法学教育发展的机遇、困境与改革探索.广州大学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