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原因

点赞:23467 浏览:106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发展心理学认为,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 键 词留守儿童家庭原因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30-02

随着社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但是由于诸多条件限制,更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去城市上学,只能留在农村.于是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由父母中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者儿童自己看护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就有关报道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现已超过1.3亿人,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近1000万了.而据2000年的调查发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之中很多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人格缺陷.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刻不容缓,而家庭作为个体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父母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最好影响.本文旨在分析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以及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以企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

王东宇和王丽芬使用SCL-90对福建省福清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发现,父母外出一年时间心理健康水平较好,随着外出年限的增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逐渐降低.学者黄艳苹使用MHT对江西省四个地市的留守儿童进行测量也得出类似的结果,父母外出年限越长,留守儿童心理水平越低.刘文嘉,廖艳群认为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出现扭曲和变形,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人认为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少关爱,亲情需要的缺失是产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每一人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接触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儿童及时的关爱呵护,就能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儿童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儿童就会把父母作为自己探索外部世界安全基地,开始发展自己认知,社会性技能.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和儿童交流的时间较少,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正常的亲情需要满足不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害怕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形成自卑感.

(二)家庭教养方式

王东宇等学者调查发现,代养人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学者李翠英,刘志红通过对湖南留守儿童调查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学习信心、社交能力、好朋友数目、生活自理能力、个人卫生习惯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学者一般都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型,专制型,放纵型.由于型家庭教养方式既能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又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亲和力,因而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留守儿童的行为发展良好.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有利有弊,一方面由于父母的严格管束,可减少孩子走弯路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教养方式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损害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难以正常展.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则有更多的消极影响,父母既不能给孩子及时的帮助,也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所以孩子行为常常越轨,容易误入歧途.


(三)监护人类型

黄艳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测量发现隔代看护的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最多,同辈或自我看护次之,父辈看护最少.父母两方或者其中某一方外出打工,将子女交由其他人进行监护时,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种监护类型:(1)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农村孩子的祖父母一般是50年代以前出生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多以文盲为主,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儿童物质生活的满足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造成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形成任性,逆反的性格特点,其次隔代监护者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其自身就是一个需要照顾老年群体,留守儿童在和祖辈生活中,认为祖辈不能保护自己,缺乏安全感.(2)父辈监护,指由儿童的父母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的方式.一方面留守儿童监护人忙于工作,学习与儿童交流时间较少,其次由于儿童并非自己亲生,易采用偏激的教养方式,或是过分溺爱,过分纵容,养成儿童不良行为习惯或者对留守儿童过于严厉,易使儿童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对探索外部世界缺乏进取精神,做事变的畏首畏尾.(3)自我监护,是指父母亲都外出打工,由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由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自制力较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自我管理上常常对自己要求不严,很容易受到同伴不良行为或者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其次由于外出打工的父母不能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内心有一种愧疚感,为了弥补这种愧疚感,他们就选择给留守儿童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这样一来儿童就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过于注重物质生活,常常喜欢与人攀比,具有很强的虚荣心或是自由散漫,好逸恶劳的个人品质.

(四)个人因素

张小屏对贵州省两所学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而6-14岁儿童占样本总数的90%.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缺乏法律、生理、安全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另外调查发现,将近十分之一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的对象是朋友.当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活需求既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又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时,他们就往往把这些需求转向朋友,但留守儿童因年龄的因素,阅历和经验不充足,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好坏,交友不当,很容易被一些坏人引入歧途,从而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黄雪松,刘克纾认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理、心理、人生观没有成熟,行为最易越轨.在生活上得不到照料,学习上的监督力量薄弱,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自己擅自处理,或凭哥儿们义气行事,办事鲁莽,不善思考,失意时孤独自卑,心理障碍增加.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外出务工父母角度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会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他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儿童通过模仿认同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因此家庭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是尤为重要的.如果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会使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资源严重不足.因此这就需要留守儿童家长适当改变外出务工的方式,夫妻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打工,或者一方选择在离家比较近的地方打工.如果父母都必须外出打工,则要加强与子女自己的沟通与交流,具体来说:一是在与儿童沟通交流时间上,家长应该利用双休日、节检测日等机会,尽可能的多回家与孩子见面,保证与儿童有足够交流时间.二是在与儿童沟通交流内容上,不仅仅了解儿童身体情况,生活情况,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浅层次的问题,更要注意了解儿童心理波动和性格转变等情况,三是在与儿童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有调查表明,有些学生通常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经常以监护人角度与子女进行书信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为倾诉的对象.

监护人角度

张小屏调查发现,在隔代监护和上辈监护家庭中,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很大的盲区,其中隔代监护家庭存在的问题最多.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儿童的监护人选择上,应该选择放心人.不仅仅关注儿童吃饱穿暖等浅层次的需要,更要关注安全,尊重,认知等高层次的需要.本人认为教师文化层次较高,又掌握一定科学的教育方法,日常生活中与儿童走的近,与儿童相处时间长,更容易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知道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社区或者学校创造条件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组织起来,学习一些关于儿童教养护理科学方法,努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近似完整的家庭环境,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二是监护人自己要有责任意识,对儿童监督管理要尽职尽责.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最亲近的对象,一言一行会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那些处于儿童期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可塑性很强,无意识中会把他们当做自己模仿的对象.因此,监护人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感染和熏陶留守儿童,使他们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自身角度

留守儿童应该首先正视父母外出打工的这一现实.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是迫于生计,或是为了让自己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不能在身边这一现实未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考验,也许这种锻炼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从心理上接受这一事实.其次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己为自己创造条件,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义的事,勇于面对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时,多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