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

点赞:14223 浏览:665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高中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的目标.对于广大的普通中学教师来讲,怎样才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要求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这一常规教学手段,应重视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关 键 词】课堂提问;最佳时机;最佳方法;最佳梯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怎样才能简单而又有效地落实这一要求呢从各方面考虑,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应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如何才能发挥提问的功效呢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历史课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问题,而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因而作为历史老师要善于利用提问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注意提问的时间,选择最佳时机

提问应该注意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时间点.时机选得好,教学效果就好.一般来说,适宜提问的时机有以下几种.

1.1在导入新课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开始二三分钟是学生思想最集中的时候.一个好的提问对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有着巨大的作用.一个巧妙的提问能迅速调动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使其涣散的思维迅速转入学习状态,从而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创造好的开局.如在学习岳麓版《历史必修1》的《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时,本人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前,朝鲜核问题引发世界局势紧张,六方会谈也是一路坎坷而行,那么‘二战’后为何会发生朝鲜战争呢这是‘冷战’的表现吗什么是‘冷战’呢”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学生纷纷议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的.

1.2在教学过渡时.每一节课都有多个教学环节,在其过渡时提问能承上启下,理顺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版本同上)时,学生已经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前期发展概况,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有的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于是本人就在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太平天国在达到全盛之后,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记载表明:洪秀全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11年中仅出过宫城一次,而在宫城内的每一次行动都要乘坐64人抬的大轿,并且从不过问事务,一切都由杨秀清负责.这一切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失败原因,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一节课45分钟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而应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提问.这样就有利于缓解学生由于持续思考带来的疲劳感,集中精力攻克疑难内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3在课堂结束前.历史知识之间都是环环相扣,因果相连,旧课和新课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在课堂结束前一个巧妙的提问不仅总结本课内容,还可为下节新课学习架设“桥梁”,激发学生新的知识兴趣点,诱导他们去预习新的内容.例如在学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版本同上)后,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能否从理论变为现实呢又是那一个国家最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它能第一个建立的呢这对中国的近代革命进程有何影响”学生们立时活跃起来,有的大声回答问题的,有的翻开后面的内容.后来在学习下一节课时,发现学生已经将内容自己预习过并且相当熟悉,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注意提问的形式,选择最佳方法

好的提问方法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此要选择各种方式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如图片、影视歌曲、记录片等来营造丰富的情景让学生“想问、有问、敢问”,如在学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版本同上)时,我就让学生听歌曲《春天的故事》并看记录片《南巡》,当时就大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提问“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一个与时事相连系的问题,让学生正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激发了他们探究的.

课程·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中历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注意提问的难度,选择最佳梯度

提问是是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的迁移,因而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要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好桃”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岳麓版《选修近代社会的思想与实践》的《为了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一课的“国统区与斗争”这一史实,笔者提出了一连串问题:①“国统区运动包括哪些重大事件”②“造成国统区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你对‘高涨’两字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能用其他词,诸如‘爆发’、‘形成’等来代替它吗”④“为什么说国统区的运动,成为反对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样,提问由难到易、由小到大、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随着问题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作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作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同时也交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真正发挥提问的牵线、搭桥和引路的功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具有发展力、创新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