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的保证

点赞:22852 浏览:9837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师德师风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文章阐述了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在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学校要建设美好和谐教育文化,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必须坚持从严治校、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 键 词】职业教育;师德师风;科学发展观;和谐教育文化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至千家万户,惠及到子孙后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1],发展职业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根本之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教育文化的建设,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则是构建和谐教育文化的重要力量.师德师风建设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的重要保证.本文拟就师德师风建设与和构建职业教育和谐教育文化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所谓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学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基地,也是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师作为公民道德主体,自身修养和职业实践的状况,是衡量是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尺度;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能够带动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响应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所以,落实以德治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所有职业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近年来,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还时有表现,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比如,有的教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泊,缺少对学生的真切关爱.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成功的培养成一名农庄主席.个别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个别教师,追名逐利,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个别学生甚至歧视后进学生,体罚表现差的学生.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有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还有个别教师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有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的;更有甚者,极个别人上班不准时,下班最积极,“人在曹营心在汉”,擅自离开岗位,不检测外出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根本转变,极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处在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对教师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教师的待遇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其劳动回报和一些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从而削减了“敬业精神”,另外个别人对自身要求不高,极少数得过且过,但求无过,缺乏事业心和上进心,放弃忽视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思想僵化,教育观念落后,教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由此可知,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已成为职业学校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的保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的保证

师德师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的保证.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强化人民教师的师德建设.无论是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还是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与和谐的校园文化,都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要“以德立教、德识相长”,以良好的师德带动教风、学风、校风,形成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校园育人环境,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2.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加速实现职业学校学校办学目标的迫切需要.

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陶行知曾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谓政治观念,就是关于办学方向的把握和教育方针的认识.教师自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认清新形势,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才能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古人云:大学者,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学校应该彰显公道正义,启迪人民大众,追求和谐进步.所有这些,只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得以实现.师德师风并不空泛抽象,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职业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我们都知道,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身体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衔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促进教学相长,使被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和谐,同时使和谐社会成为和谐人组成的社会.

教育的专业性极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除了需要热心和耐心,还必须有专心和精心.这就需要每个教师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必然中获取自由.只有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注意专才与全才乃至怪才的区别对待,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克服立竿见影、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才能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才能真正做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2.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思想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带动职业学校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迫切需要.

学校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学生健康成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正是教学相长.

教育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事业.学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校的主要怎么写作对象就是学生.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怎么写作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教师要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3]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所谓业务素质,实际上是指老师应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要学会做深入细致思想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而给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新时代的师德师风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对教师的要求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有七情六欲,但却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总是采取高压式的管理和“填鸭式”的教育,方法简单甚至粗暴,学生往往是表面被动接受,思想深处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教”与“学”是对矛盾,“教”虽然重要,但是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才是内在的.学生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学校和教师是不能包办的.因此,只有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为主体”、“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我们的思想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职业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才能得到根本好转.

2.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举措,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师德师风是教育之魂,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4]

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学生能否做到,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的.

教师要成为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的楷模,要强化法制观念,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与时俱进,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5]也就是这个道理.

2.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职业学校从严治校加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的实际需要.师德师风建设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激励引导和制度约束相结合,通过规范教学科研工作,制定师德建设计划,加强对新上岗教师的培养,大力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形成了以“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严格要求、严谨治学”的“双严”为核心的优良教风.

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包括“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作为必备条件和重要考察内容;要切实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要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要尽快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在校园里评选“师德标兵”,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力度,学校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征文活动,并在宣传栏中把优秀文章展出等一系列举措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教育法规》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法律依据[6],依法治校从严治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际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根据我校自身的特点以人为本,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校务公开,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推进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有利于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校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只有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先,不断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治校、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构建一种和谐教育文化,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