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

点赞:5190 浏览:190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为基础,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现代德育的困境在于与生活疏离.走出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归.由此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从德育走向生活和从生活走向德育.

【关 键 词】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1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1.1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张扬与共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1.2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2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2.1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

2.2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关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

3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3.1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3.2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那样,人就失去了自由感,就会对德育对其生活的引导产生厌恶与排斥.“一个人自由选择了某种责任,就是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从生活走向德育,是一条间接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非德育的德育.德育要大胆地激励个人去生活,去追求好(善)的生活,去践行好的生活品质.好生活本来就是德育的目的.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本质,逐渐自我认知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一个拥有好生活品质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好的公民;一个每个人都拥有好生活的社会,一定是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