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奥运体育场馆建筑特点可持续性综述

点赞:24257 浏览:1086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奥运体育建筑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形象工程,每一个奥运举办国都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现代奥运体育建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奥运体育建筑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关 键 词:奥运;体育建筑;特点

现代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全世界的人们都沉浸在奥运会的喜悦中,大家不分远近、不分民族、不分文化的差异,相互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好奥运家园.奥运会的日子是人们欢乐的节日,这欢乐的舞台就是奥运体育建筑.体育文化是历史的积淀,融会在建筑的内涵和个性之中,是体育建筑的灵魂.但是,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建筑师知识结构的缺陷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建筑日益脱离其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体育建筑的特色遭到扼杀.究其原因,是体育建筑的内涵和个性日益丧失,建筑形象日益趋同.因此,一方面建筑师优化

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实现技术人性化,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反映建筑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体育建筑的特色和个性危机.这是我们迎接挑战,寻回体育建筑个性和特色的必由之路.

当代奥运体育场馆建筑特点可持续性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建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奥运体育建筑的特点

1.1 耗资大,场馆多

历届奥运会的体育场馆都花了巨大资金,建设多个体育场馆.这些资金的投入使奥运会在硬件方面得到了有力地保证,同时,也为以后的体育赛事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大量资金投入已经成为每一届奥运会的前期准备工作.雅典奥运会首期投资了87亿美元,北京奥运投资超过16亿美元.

2.2 主体场馆的标志作用越来越明显

现代奥运会已经成为每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要机会,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国都会把奥运会的主体场馆修建得有特色,使其成为举办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全世界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形象建筑对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奥运会也是如此,在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方案展览中,由中瑞建筑师合作完成的“鸟巢”体育场方案被大多数中外评委认为,将在世界建筑史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而也体现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主题思想.

2.3 奥运会体育场馆多功能化

目前从国内到国外,不论是新建馆还是旧馆改造,普遍都设计成“多功能”的模式.不仅具备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功能,还承担集会、展览、庆典、文艺演出甚至放电影等多样功能.据资料介绍,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体育设施的使用比率中,体育比赛占51.7%,音乐会占19.4%,马戏、冰上舞蹈占7.1%,展览及其它活动占21.8%.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主体育馆,音乐演出占50%左右.这是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带来的发展动向.

2.4 从长远利益出发,注重长期使用

奥运会场馆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使用的独立个体而存在的,它已经成为奥运会后人们体育休闲地以及专业队训练场所.奥运会场馆要满足市民需要的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利于城市长远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大众体育设施,而不是一个摆设或展览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需比赛场馆37个,北京将提供32个场馆,其中,19个场馆为新建.奥运会结束之后.这些场馆一部分将成为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地,一部分成为国家专业体育运动员比赛和训练的基地,例如自行车馆和射击馆等.为确保长期使用,许多场地都预留了大面积的商业怎么写作设施,而不仅仅是作为单一比赛训练场地.

二、现代奥运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

1896年,顾拜旦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开始了现代的运动会.现代的建筑师们有了用武之地,开始设计修建现代的体育场建筑.但是,除了材料和尺寸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外.因此今天的体育场从本质上看,和罗马的竞技场依然是很像,甚至连入场的通道,观众的疏散时间都差不太多.我们好像是把希腊的精神装在罗马的外壳里了.

即使这样,随着技术的发展,体育场馆仍然在许多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展,这些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一些观念上已经是革命化的改变了.

2.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出于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署1987年的布隆特兰报告,其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生态与建筑结合的思想与方法开始不断地涌现,在许多规划和建筑设计上进行了实践,体育建筑自然也不例外.一个综合性的体育场仅比赛场地就需要200×140米大小的椭圆形,加上观众席就更大了,是超出一般规模的巨型建筑,对于环境的影响更大,倘若是一个大型的体育中心就更是如此.如果举行大型的体育赛事,对于赛场所在地的城市、环境和交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压力.因此,在体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中应该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因素.例如,1972年原西德慕尼黑建成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场地原为飞机场,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瓦砾堆,他们充分利用现状.在瓦砾堆上把从地下铁和人工湖工程中挖出的8万立方米土方堆成山,在8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铺草皮,种了18万棵灌木和3千棵树木,形成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公园.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就提出,对于奥运会设施来说,至少要满足下列标准:(1)注重废弃物和水的处理;(2)注重资源利用;(3)最大可能的利用可再生重复使用的资源.


这十几年来,几乎所有的成功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城市都在打“环保牌”,1994年挪威的利勒哈默尔举行的冬季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口号,2000年悉尼奥运会申办成功,环境更是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奥运也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从节俭出发.

2.2 高技术与高适应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体育场能够根据经营的不同情况采用各个方面的多功能使用与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赛事.当今高技术在体育场建筑的运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变化的观众席和活动地面,另一个是变化多端的屋顶与罩棚.可变的观众席看台和活动地面在今天的体育馆建筑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技术的发展已经将它们运用到大型的体育场中了.首先是座椅的变化,通过座椅数量和位置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类型的比赛和表演.例如:为1998年法国建造的巴黎法兰西体育场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它设置了25000席的活动看台,作为足球场它的容量为80000人,如果有大型演出.在草坪又能容纳25000人,可以容纳105000名观众.体育场屋顶和罩棚的变化也许是最明显和引人注目的了.优秀的体育场的设计十分注重结构选型并力求作到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结合.体育场由于跨度巨大,罩棚结构造价较高并对建筑造型影响显著,因而当代多是选用受力合理、用料少、重量轻、计中要体现“设在公园里的奥运会”和“保证轻松愉快的竞赛”的要求,提出“观众是奥运会的集体成构、索膜结构等等.

2.3 体育场馆功能社会化

体育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众性体育设施,一类是竞技型体育设施.竞技型综合体育场功能强大、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其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大型赛事举办完成后常常被闲置起来,还要承担巨大的维持费用,因此巨额投资如何得到回报便是大型体育场建设的立项、设计和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效益是建筑的生命.因此,除了要满足比赛时的要求,还要考虑到非比赛期间应运的经济效益和应运可能性,吸引消费者来消费,并能够借此提高城市和体育运动产业的声誉.今天的奥运体育建筑不仅要满足观众观看的需求还应该是多功能的综合,使体育设施向着复合化发展.仅仅依靠体育建筑的主空间不足以保证体育场的收支平衡,尚需辅助空间的多元组成实现多种经营,包括群众锻炼、娱乐、餐饮业、会议、展销、存车等等,在我国还出现了体育场附有酒店等业务.

大型体育中心常常修建成体育公园,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也增加了体育中心的日常利用率.如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体育中心开始设计时,“提出在设计中要体现设在公园里的奥运会”和“斯坦保证轻松愉快的竞赛”的要求,提出“观众是奥运会的集体成员,而不是与运动会无关的孤立群众”的思想.设计时,建筑师将建筑与山丘、路堤、庭园、湖面、林荫道协调起来,并使建筑尽量接近人的尺度.结果在这座拥有八万观众体育场、九千观众游泳馆的大型体育中心里,采用了连续不断的帐篷式屋盖,避免了大而压抑的感觉,令人感到十分亲切.其设计思想的新颖,即使是今天看来,也是非常令人叹为观止.

2.4 信息化:与新闻媒体网络密切结合

今天卫星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实况转播时,另一个大陆上电视机前的观众比体育场现场的观众可能更早地听到运动员脚触到足球所发出的声音.现在,体育比从前对新闻媒体的要求更高了,与新闻的结合更加的密切.每次大型的赛事都有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在关注,以至于很多赛事的时间安排要考虑到不同时区观众的收视率.而且电视机前的观众更能享受到现场的观众所不能享受到的东西,如变换的多视角、重放的慢镜头、现场看不到的场外的情况等(当然这要以牺牲现场感为代价).这就能够让全世界的人们共同享受观看体育比赛的乐趣,这样就对今天的体育场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早在第20届西德慕尼黑奥运会上这些设备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在悉尼奥运会和雅典奥运会上,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更加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结束语

奥运体育建筑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亮点,城市形象是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奥运体育建筑设计应以整体设计为原则,根据对于“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的理解,抓好各个环节的匹配,从城市区域规划的角度进行思考,借鉴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力图更好地体现整座城市形象的总体构想和概念,综合地、动态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较好地与周边建筑相融合,并通过细化的城市设计以及建筑单体设计深化演绎整个城市形象的总体规划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