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层建筑”在大连

点赞:32911 浏览:1548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建筑师近年来在大连的高层建筑作品的研究,并与美国本土高层建筑发展进行横向比较,试图找到两者在形式上的承接与嬗变关系,提出美国建筑师的高层建筑作品对我们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但由于现有的城市(文化、经济、政治、建筑)环境的综合作用,这些作品又呈现出与美国本土高层建筑不同的形式特征,发生了“适应性”嬗变.并针对此种“适应性”的嬗变现象进行剖析,进一步指出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应有时代性,不应有过多非建筑的因素干扰.

关 键 词:美国高层建筑发展阶段适应性装饰性时代性

Abstract:Thispapertriestofindtheinheritingandalteringrelationshipofthehigh-risebuildingsdesignedbyAmericanarchitectsinDalianCitybyparingthemwiththehigh-risebuildingsinUSandindicatesthattheAmericansarchitects’workscouldbeexampleandguidance.Becauseoftheprehensiveeffects(culture,economy,politicsandarchitecture),theseworksshowsthefeaturesdifferentfromthebuildingsinUSandhalexiblealteration.Thefurtheranalysisiadefortheseflexiblealterations.Thepaperindicatesthatthehigh-risebuildingshouldshowthetimesspiritandshouldnotbeinfluencedmuchbynon-architecturalfactors.

Keywords:high-risebuilding,developingstage,flexibility,decorativeness,timesspirit

等一切建筑都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并且它们只有通过它们当代的形式,也只有通过它们自身所处时代的建筑语汇,才能具有表现力等

――密斯凡德罗,1924①

美国高层建筑

作为时代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高层建筑左右着城市的整体面貌,对于城市天际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较其它建筑更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于有人将其比作现代城市的图腾.

高层建筑在大连的出现是近20年来的事情.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低矮的建筑被高层建筑所代替,城市的轮廓线随之不断变化.在这些形式各异的高层建筑中几座美国建筑师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虽出自不同的建筑师之手,但这些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简洁的形体选择,统一的材料处理,准确的尺度表达,经济的场地利用都表现出了建筑师对高层建筑设计较为成熟的理解和把握.

众所周知,美国是高层建筑的故乡.自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首次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的芝加哥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②

第一时期为芝加哥学派时期,以讲求功能与对结构的探索为特征,建筑表现为形式简洁,遵从结构,少有装饰.功能主义者路易斯沙里文是众多先驱中的代表人物,圣路易斯的温赖特大楼和布法罗的信托银行大厦为其代表作品.

第二时期为折衷主义时期,这时期包括以向历史样式寻求美学上的解决办法为特征的“巴黎美院学派”和以追求表面装饰的“装饰艺术时期”.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纽约美国保险大楼和芝加哥论坛报竞赛中老沙里宁的作品.

第三时期为现代主义时期,此阶段的高层建筑拒绝引进历史形式和装饰,代之为更为技术和理性表现的建筑形式,并发展为二战后的“国际风格”.这一时期,高层建筑飞速发展,从技术到艺术都达到了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峰.立方体形状和玻璃幕墙表面为这一时期高层建筑的主要标志.代表作品有联合国大厦和密斯的西格拉姆大厦.功能主义和密斯所倡导的技术美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理论.

第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后现代时期.这个阶段以多元论为指导并呈现出多种建筑风格.建筑师以历史的、折衷的、地方的、复杂的形式来打破国际式的清规戒律.具有代表性的是菲利普约翰逊的美国电报大厦以及KPF设计事物所的作品奇夫利大厦.

纵观美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各个时期,建筑形式的演变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手段等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作用于高层建筑的设计理论和建筑师的设计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层建筑发展各个时期的理论和作品作为积淀又会影响现在的建筑创作,在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中,历史上的风格与形式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设计者也会或多或少的借鉴同一时期其他建筑的作品.但这种影响与借鉴应以不破坏时代精神的表达为前提,因为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应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如果忽略了这点,那么高层建筑将会因其瞩目而较其它建筑对城市造成更大的伤害.

大连的“美国高层建筑”

在大连,相对于其他高层建筑,美国建筑师的作品都具有较高的设计质量,并且都有较强的形式逻辑性.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从风格与形式的角度,这些作品可在美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各个时期找到各自的归属.由此可见,历史积淀对设计者的影响根深蒂固,以至即便在像大连这样的海外市场,建筑师仍不能脱离.对他们作品的形式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其他往往被忽略的建筑现象.

位于城市开放绿地之中的希望大厦具有明显芝加哥学派的形式特征,符合沙利文对高层办公楼的描述(即高层以建筑采用三段式处理,分为基座,楼身、顶部.)③.希望大厦在竖直方向部分的功能安排与沙利文的功能逻辑一致,并且在形式上也采用了类似的三段式处理.底部高大的洞口和城市尺度暗示了内部的开放公共空间,厚重的材料处理加强了基座的稳定感,并以简洁的横向线脚作为基座与楼身的交界.其上的各层为相同的办公空间,建筑师便将其处理为相同的形式.平整的深色玻璃幕与白色金属材料交替形成疏密有致的竖向线条,自下而上均匀的处理表现出内部功能的重复,这一处理同时有利于表现高层建筑的高耸与挺拔.竖向线条升至顶部形成富于韵律的圆形洞口和其上开有装饰性洞口檐口(其后为机房冷却塔)一同形成有力的结束.如果将希望大厦与布法罗的信托银行大厦放在一起,不难看出二者在形式上的具有相同的逻辑关系.相对与设计者的其它高层建筑(如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希望大厦在顶部采用了较多的装饰.

中国银行扩建是该事物所在大连的另一作品,设计者有意将其与旁边的原有建筑在形式上进行呼应,以达到易于掌握的协调.如同折衷主义阶段早期在纽约的高层建筑一样,直接抽取旁边原有古典建筑的窗户形式和柱式线脚对建筑的表面进行装饰.除底层外整体采用统一的窗户形式和墙面处理,并以材质的变化适当的突出横向线条,加强窗户的横向联系.大尺度壁柱的手法强调了入口,同时也唤起了对原有建筑柱廊的联想.顶部模仿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檐口的形式,较为复杂,加强了该建筑“巴黎美院学派”的特征.

与中国银行大厦相比,位于人民路上他的农业银行大厦是形式上更具“装饰艺术时期”特征的一座“美国高层建筑”.该建筑并不像希望大厦那样注重明确的三段式的处理,而是以大量竖向线条表达建筑的精致与挺拔.在这里没有统一的水平檐口,代之以富于动感的竖向收分,颇具有哥特复兴的气息.这极易让人联想起曾对美国高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老沙里宁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二等奖方案④.底部宽阔的洞口内嵌透明的玻璃幕对应着入口大厅,夸张的雨篷与其上部巨大的构件一起表达着公共建筑的超人尺度,与城市主要干道相呼应.其上突出的窗间墙层层联结,强调竖直方向的生长感,隐喻着传统的竖向承重结构,以此唤起人们对(西方)历史的回忆.顶部做有规律收分,使升腾得以延续,这种垂直性的强调加上扶壁似的退进和顶部的向上尖耸具有明显“装饰艺术”的特征.哥特化的表现使该高层建筑具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商业的教学.精神象征在高层建筑上表现的另一个较为成功的范例是位于上海路的宏孚大厦.这是一座同样需要表达特殊商业机构性质的建筑,相对前者而言,这里的表达似乎要更加直白.在使用了后现代古典复兴设计语汇的同时――顶部弧形山花处理――利用具有符号学意义的金色的玻璃幕和装饰板来渲染自身的实力.在这里建筑形式本身变得无足轻重,隐喻的对象――财富,成为表现的关键.这或许是后现代社会追求新奇、甚至是戏谑的本质原因――商业化.但昂贵的材料、光鲜的效果不能不令人联想到暴发户的审美趣味.

作为同是后现代时期表现形式的时代大厦同样出自美国建筑师之手,其位于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因而以弧形的玻璃与金属幕墙交替的横向线条作为对城市空间的呼应,背向道路的一面则以大尺度的竖向洞口和石材表面作为处理的手段,二者咬合、呼应、主次分明.在这里没有过多采用历史符号而是利用复杂的形式(弧线与直线)组合作为对现代主义高层单调形式表达的反动.顶部形象意义多于功能意义的尖塔似乎要表达自己的信息时代特征,但在比例处理上稍过笨重失调,与实体的交接也略显生硬.

作为全市最高建筑的世界贸易大厦位于中山广场附近.设计者将朝向广场的立面处理成大面积的反射玻璃,客观上减弱了建筑对广场造成的压力也使建筑对广场产生了表情.其他各面处理成开有较小洞口的实墙,并以三个横向划分提示建筑的城市尺度.为打破可能出现的单调感,在面向广场的玻璃幕墙上做较小的凹入处理,以在立面上产生竖向的线条和阴影.并用两条由下至上的白色装饰构件加强建筑在视觉上的高耸感,延伸至顶部发展成为巨大而复杂的尖塔.建筑主体的顶部也做了许多横向线条和竖向的飞扶壁与之进行形式上的呼应.这种装饰特征使我们可以将世界贸易大厦归入后现代时期的高层建筑.

装饰性与时代性

与同时期的美国本土高层相比,我们可以注意到在大连建造的“美国高层”建筑的“历史类型”丰富,装饰强,科技含量低,这恰恰说明我们缺乏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观念――高层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往往只以形式是否“漂亮”而对其进行评价.我们恰恰忽略了对建筑进行评判最重要的标准――时代性.一座高层建筑的形式不仅应符合形式的美学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时代的特征,一味的追求形式的优美而忽略了建筑的时代性,将会使城市的整体风貌失去时代特征,甚至会导致混乱.

对装饰性建筑的偏执源于我们对美术建筑⑤的爱好,立面的丰富似乎成为判断建筑最重要的尺度,而高层更重要的是形体的简洁与形式的连续,过多的装饰则会损害高层建筑的形式逻辑.

在前面提到的美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四个时期中,除现代主义发展时期外,其他阶段都多少带有装饰的痕迹.对大连的“美国高层”的形式归类比较中,我们难以找到可归属于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实例,这也正说明了我们在接受的过程中,自身审美判断力的偏向.我们似乎有较西方更多地摆脱单调国际式影响的,乐于用更多花哨的细部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趣味,而不理会建筑自身的形式规律――有时这种现象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同时我们的文化似乎更要求建筑师关心高层建筑的顶部,就如同要重视帽子的样子(在传统中帽子代表着社会的地位),因此就出现了众多的新奇顶部式样,与周围顶部一争高下,迫于压力似乎境外的建筑师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反应,采取一种适应性的嬗变策略,力求方案能有“中国特色”.而这种“中国特色”已经对我们的城市面貌产生了损害.有位知名的国外建筑师来到上海开玩笑地说:“如果能将陆家嘴所有高层的顶部去掉,那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天际线.”这似乎并不仅仅是一句玩笑.我们真的对建筑赋予了过多的不必要的意义,而忽视了建筑本身.

“美国高层建筑”在大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层建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利用高层建筑作为社会集团或个人的财富与实力的象征,此种心理本无可厚非――谁会介意为城市树立一座纪念碑呢?――何况高层建筑的确有将这种集体或个体的情感放大到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优势.但这种不可替代的优势又同样可能成为它的缺点.成败的关键在于各种决策者和公众的审美能力.

一座高层建筑由构思到建成要经过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影响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建筑师在各种压力下的选择与妥协不应有过多非议.尤其是境外的建筑师由于文化的差异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矛盾与隔阂.我们应有更多的宽容让他们进行建筑创作,拿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而不是花更多时间一味琢磨我们的喜好(从我们所举的实例中可以发现,同一位建筑师竟会产生如此众多风格形式迥异的作品,着实令我们思考);我们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更能把握时代精神的境外设计者合作,以此来带动国内建筑创作的水平.同时,最重要的是将我们自身的审美能力加以提高,在选择和决策的过程中能发现真正富于时代精神的美的建筑,为我们的城市空间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

注释:

①刘先觉,《密斯凡德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

②西萨佩里(CesarPelli)和阿达路易斯赫克斯泰布(AdaLouisHuxtable)在1984年提出.参见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7月

③1896年,沙利文在《高层建筑艺术上的思考》一书中提到高层建筑的三段式处理.高层办公建筑的首层与二层为商业空间,在形式上表现出开放性和公共尺度,其上为典型的办公楼层,功能相同,形式为重复的单元,一样的形式,顶部为设备层,在形式上窗户较小,有厚重突出的一条檐口,作为整座建筑的结束.整个高层以形成两条横线间夹大面积纵线的立面布局.

④1922年举行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设计竞赛是高层建筑发展史的重要事件,老沙里宁的方案获二等奖.按当论家观点,沙里宁的方案比胡德的一等奖方案更为成功,对后来的建筑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力,以后20年美国高层建筑风格基本上是沙里宁式的.见许安之艾志刚主编,高层办公建筑设计,P3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⑤关于“美术建筑”的论述详见张永和在其文章中的论述,关于建筑教育,建筑师98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希望大厦

布法罗的信托银行大厦(TheGuarantyTrustBuilng,1894-95)

芝加哥论坛报竞赛二等奖方案(ChicagoTribuneTowerCompetiton,1922)

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Building,1954-58)

奇夫利大厦(ChifleyTower,1992)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宏孚大厦

时代大厦

世界贸易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