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敦和能者桢干:读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感

点赞:18494 浏览:744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年恰逢我国建筑历史学科两位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史学家刘敦桢先生诞辰110周年.这是值得所有建筑界人士,特别是建筑史学人纪念的日子.

记得2000年底、2001年初,我刚入刘敦桢先生之助手、学生,我国第二代建筑史学家中之佼佼者――郭湖生教授门下,进行中国古代建筑史博士后科研,郭先生就明确要求我每个礼拜至少与他见面一次.这一天之中,郭先生与我就是聊天,内容天南海北读书,人物、典故、逸闻趣事、治学方法等无所不有.

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郭先生明确问我有没有仔细读过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我回答说是认真读过数遍.

这让我心里不免泛起嘀咕.回到博士后公寓,又把《中国古代建筑史》从头至尾研读了一遍.不过这次阅读的速度,比较起以前明显慢下来.

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可谓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论述我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学术水准尚无出其右者.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扼要,图片精确、优美,是学习、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最好的入门书、参考书之一.不同层次的研读者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同一个人每重新阅读一遍又会有新的认识、收获.一册在手历代古建在目,如饮醇浆、品香茗.以我的拙见,该书的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等

齐备的体例

先让我们浏览一下《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一节 原始人群的住所

第二节 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第三节 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一前476年)

第一节 夏――中国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第二节 商朝的宫殿与陵墓

第三节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第一节 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秦、汉、三国的宫室

第四节 住宅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一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

概况

第二节 都城及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 寺和塔

第五节 石窟的建筑和雕刻

第六节 陵墓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

概况

第二节 隋、唐的都城与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寺塔石窟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安济桥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都城与宫殿

第三节 住宅

第四节 祠庙及寺、塔、经幢

第五节 陵墓

第六节 《营造法式》

第七节 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第一节 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 元大都和大都宫殿

第三节 元朝的宗教建筑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五节 明、清的都城及宫苑

第六节 明代的万里长城及海防据点

第七节 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

陈设

第八节 明、清的坛庙建筑和林木建筑

第九节 明、清的宗教建筑

第十节 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艺术

可见,除第一、二章囿于建国初期实物资料残缺,特别是考古材料的缺乏而难以全面、系统研究外,书中对战国以降的我国历代古建均有深入探究,所取得的成就迄今为止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

该书自第三章起,每一章均首先交代社会变革期的建筑活动概况.其次,具体介绍都城,宫殿建设沿革.接着扼要交代此时住宅建筑类型、特色.又次,深入研究寺庙、石窟、塔幢等宗教建筑(间或涉及祠庙建筑).再次专篇介绍陵墓建筑.最后,对此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艺术等进行全面小结.据此,通读全书可以使学习者对各历史时期的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特色及其成就,均留下独有的印象.

据此,该书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作出极其清晰地描绘,便于读者对我国不同时代建筑的特征进行比较,而不是将各类型、各单体古代建筑割裂开来分别介绍,这就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使得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具有宏观、完整、通盘的认识.

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近几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其体例应受到《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深刻影响.值得提出的是,这五卷本中第一本(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资料翔实、文献丰富,论述全面,很好地补充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秦汉以前,尤其是战国之前的部分缺憾,其主编刘叙杰教授为刘敦桢先生之子.因之,这本书秉承了刘敦桢先生之学术传统,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完备的内容

上述目录揭示,《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内容之全面.

前已述及,自第三章起,书中每一章均首先交代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其时的建筑活动概况.如此,就使得读者对每一历史时期建筑的重要活动,及其所处的总体社会环境,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其次,结合历史典籍、考古资料、研究论述等,具体而微地论述都城、宫殿建筑的历史沿草.它们举全国之人力、物力而建,一般均规模宏大、形体壮丽、技术精湛,是各时期建筑技艺成就的重要代表,无疑也是建筑历史研究所着力关照的对象.

接着,专门一节研究此时期的住宅建筑类型、特色及其成就.了解中国建筑历史学科创立、发展及其学术活动的学界人士都比较清楚,由于20世纪20~30年代学科初创,更因为战乱的影响,民不聊生、兵荒马乱、朝不保夕,营造学社的日常研究经费难以为继,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宫殿衙署、寺庙道观等相对重要、规模较大的建筑上,这是很自然的结果.相对而言,住宅建筑在以往的古建筑研究中,处于薄弱的环节,而《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对此进行了专述.

书中又辟出一节,专门研究寺庙道观,石窟塔幢等宗教建筑.而宗教建筑无疑是我国遗留的古代建筑之最大量者,公认的我国现存的四座唐代建筑均属于宗教建筑,可见一斑.这其中,佛教(包括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建筑等均有出色表现.因之,书中均举其大要,娓娓道来.其中有部分章节一并涉及祠庙建筑,其为历代礼制建筑之一部.

乐者敦和能者桢干:读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又次,《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专论陵墓建筑.墓葬建筑从来就是对生活中现实建筑的利用、模拟和象征自古皆然.研究表明,墓室的布局确实模拟了墓主生前的居住建筑.其形式或“前堂后寝”、或廊庑周环、或表现了纵横方向几个轴线的建筑院落空间.墓葬中放置墓主尸骨的墓室是墓主身后灵魂的安居之所,其与它前后紧密相连的前室、中室,模拟了墓主生前日常生活中居住建筑最主要部分;由它们再加上耳室、侧室等一起,共同象征着墓主日常生活中的居住建筑.因此,研究墓葬建筑不仅可以探究古代建筑技艺,更能够触及古人的思想、哲学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毕竟,历史文化与建筑技艺的融合,才是古建筑研究之不二法门,缺一不可.

最后,书中每一章均对此时期的建筑材料、技术、艺术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小结,指出各时期的建筑技艺特色.

由此可见,该书是一本有关我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力作,研究透彻、深入,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论著,举例广泛、经典,语言简洁、流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演变和成就.

独到的视角

由前述《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的内容介绍,可以得出,该书在学术上的突破,是值得我们提及的.

1.倡导传统民居之研究

我国传统民居类型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极其值得深入研究,其影响力由迄今仍然定期举行的国际研讨会、迭出不穷的各类研究论著等,得到有力证明.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刘敦桢先生首先组织力量对我国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如1957年出版《中国住宅概说》对全国各地主要居住建筑均择要介绍.其中,包括著名的皖南徽州(世界文化遗产)、苏浙民居、福建土楼、窑洞民居、华北四合院等,引起了后来席卷全国的民居研究热潮.

又及,张仲一等合著的《徽州明代住宅》(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版)也是刘敦桢先生主持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南京分室的研究成果,等等.

此外,在应紫江朱启钤先生之邀参加中国营造学社担任文献部主任之后,刘敦桢先生理论探索与实际调查并举,足迹遍及祖国各地.在其《川康古建调查日记》中,就多次提及沿途所见贵阳、重庆、成都、綦江等地的民居等.

因之,《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对此专述,无疑是建筑历史学科学术上的有力拓展.

2.苏州园林研究先行者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享誉世界,刘敦桢先生早就对其展开调研.例如1936年9月,刘敦桢先生即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三期发表《苏州古建筑调查记》.1955年,刘先生在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作过《苏州园林》学术报告,并有油印资料等,反响热烈.

实际上,刘敦桢先生对苏州园林的研究更在此之前.20世纪20年代(1923年秋),刘敦桢先生参与创办并执教于苏州工专建筑科(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立建筑学科,为我国高等建筑学科最早之创举).

据当年的苏州工专毕业学生回忆刘先生“治学严谨,课余调研姑苏古建筑,事必躬亲,或冒屋塌之险,或登脊梁查始建之年月,或攀朽木探构造之精奇.寒暑无阻,惜时如金.测绘古建时,对不甚尽责之生,必正言厉色以训教”.而对学生之生活、工作条件,又备极关注、亲自安排,诚不可多得之严师与宽厚长者.

1927年9月,苏州工专与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等9院校,合并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刘敦桢先生等带领苏工部分教师、全部学生与设备等来到南京.以苏工建筑科为基础在工学院内设建筑科.1928年2月改校名为大学,即为解放后的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1952年后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因此,刘敦桢先生在苏州测绘古建筑、园林,就在1923年至1927年这一时间段内,这是目前所有公开的书面资料中之最早者,可惜此时期的成果迄今未见.据此,刘敦桢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苏州园林、古建情有独钟.

当然,目前所见最早研究我国园林,尤其是江南、苏浙等地园林之专著,是童先生的《江南园林志》、《中国园林》(CHINESEGARDENSESPECIATTYINJIANGANDZHEJIANG)、《满洲园》(THEMANCHUGARDEN)等,确属开我国园林研究之先,是“近代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人.国内最早从事园林研究及著作的当推童老夫子了”,首功不可没.此外,陈从周先生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入手,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史价值,也是极有意义三独辟蹊径之举.

据此,解放后刘敦桢先生率先倡导、及时开展对传统民居、园林的研究和大规模调查、测绘等,虽说有建国后科学昌明的时代需要,但也绝非毫无基础的偶然之想,而是长期学术素养的自然积淀.

3.对地域建筑的重视

我国疆域广阔,历史悠久,自古存在着风格明显的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三秦(关中)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因此,作为各地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各区域建筑相应有鲜明的地域性.而我国自古及今存在的园地制宜的优良传统,又使得这种地域性越发彰显.

因多种原因,地域建筑的研究在我国原初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对各主要地域建筑文化几乎全部涉及.其中,对藏式建筑、伊斯兰教着力尤多.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数),在我国佛教文化中独树一帜.公元7世纪起,西藏地区开始大量翻译印度佛经,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前后,流布于甘、青、川、蒙古等地,并形成藏文大藏经体系,成为藏传佛教的理论基础.

藏传佛教的发展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前弘期”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前一阶段,自7世纪至838年藏王朗达玛禁佛,前后约200余年.“后弘期”就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后一阶段开始之年不一,依仲敦巴之说,始于978年,至今已千余年.

由于藏传佛教具有政教合一的特质(解放前),寺院是等级不一的政权中心,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政治职能据此寺院建筑(包括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必然成为社会生活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组群.与此同时,寺院建筑作为藏传佛教的宗教文化载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在宗教与信众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足以代表藏式建筑之技艺成就.

伊斯兰教约于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其路线有二,分陆路和海路.陆路自波斯经我国新疆,沿丝绸之路到达内地长安和洛阳等地.海路则由波斯湾出发,绕马来半岛到达我国东南沿海各商埠城市广州、泉州、宁波、杭州、扬州等.伊斯兰教传入我国之后,流布渐广、信众愈增,影响日大.为满足教众礼拜所需,相应地伊斯兰教建筑也在各地兴建起来,较为常见据称我国现有清真寺高达34000多座.

可惜的是,解放前我国学者对中国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建筑的研究近乎阙如.例如,《营造学社汇刊》之中就没有一篇专门研究藏式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的文章.

正是由于对以上命题之精准把握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花费大量的篇幅,对藏传佛教影响地域之藏式建筑、伊斯兰教建筑均择其要者,予以介绍,可谓开此类建筑研究风气之先等.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自1959年始至1966年止,历时七载,八易其稿.刘敦桢先生为主编,编写者包括梁思成先生在内的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涵盖有关院校、文化、历史、考古等单位对建筑史有研究的人员(刘敦桢先生曾专文《<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辑经过》予以介绍),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共同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诚如该书后记所言,它“是我国建筑史学界研究人员的共同研究成果,是一部集体的创作”,其成就无疑属于为此付出艰辛劳动的所有专家、学者.而刘敦桢先生“从开始到成稿主持了编写工作,发扬了严谨认真的学风,付出了不少精力和心血”.

刘敦桢先生学术领域广泛、成就众多.除前述传统民居、园林、建筑历史之研究外,深入学习《刘敦桢文集》就会发现,刘敦桢先生在其文章中,经常提及、对比与印度、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中、西亚等亚洲国家的传统建筑,其视角早已触及我国周边的邻国,并曾经明确提出研究东方建筑史.此后作为刘敦桢先生传人的郭湖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提出研究东方建筑,发表《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东方建筑》专文,应是对乃师学术思想的继承、开拓(因文章内容、篇幅关系,不再赘述)等本文仅是笔者就《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所作的初步剖析,不及其余.

毋庸置疑,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敦桢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真知灼见将永远激励我们后来者,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