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16冬季版)

点赞:4182 浏览:113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2008年的冬季,全世界人民共同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寒冬.全球金融最为强势的华尔街实践失败了,在这条著名的金融大街上有多家美国最重要的银行相继破产倒闭,使美国直至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尽管西方经济大国们频频召开峰会、纷纷出资并推行新政援助本国产业,以应对这次被定义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但收获甚微股市暴跌,相关企业接连倒闭,失业率急升.在这个时刻,发展中的中国政府却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坚定与从容,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今后的几年里,有信心领跑世界经济增长的潮流,在与建筑设计相关的城市建设领域将有所作为.

由于2008年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以“建筑传播”为主题,又适逢2008年末全国上下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举办各种活动,在本季的年度报告中,我刊特别邀请了多家主要报道建筑设计的传媒主编,这些传媒基本上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请他们谈谈改革对媒体的影响,以及建筑传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西部第一高楼动工

10月29日,超高建筑群“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在化龙桥正式动工,这座中国西部第一高楼将刷新全球十大高楼的排名,成为重庆市的新地标.按照楼面的可达高度来计算,全球十大高楼除排名第一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之外,排名第二的台北101大厦将被“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取代(这座高楼的最高可达楼面高度将超过440m,“台北101大厦”的可达楼面只有439.3m).开发商瑞安房地产公司主席罗瑞康表示,该栋塔楼将刷新全球十大高楼的排名.

据了解,整个项目总投资约为80亿人民币,最高塔楼将超过100层,其中67层以上将引进全市最高档的超五星级酒店,其余的楼层将全为高档写字楼,整体完工将在2015年.

从设计效果图来看,“嘉陵帆影国际经贸中心”最高的塔楼形似两个互相叠加的帆船,矗立在江边.“塔楼的设计理念来源于重庆的航运文化,长江和嘉陵江上的帆船给了我灵感.”设计师Whidock表示,这栋位于嘉陵江边的超高建筑,将呈现出扬帆远航的境界.同时,为了让塔楼的建筑风格突显重庆特点,设计团队还专门在塔楼的外立面上下了工夫,“我们借鉴了吊脚楼窗棂的样式,整栋大楼的外立面将由无数个‘’字组成!”他告诉记者,这栋超高建筑建成后将具备浓郁的东方风格,与重庆城市气质完美呼应,成为新的地标.

广州拆除违法建筑物面积相当中等城市三年建筑量

截至2008年10月,广州市相关部门整治违法用地,目前已拆除违法用地上的176万m2的建筑物,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三年的房地产建筑量.

资料显示,在全国第八次“卫星图片土地执法检查”中,广州的违法用地数量高居全国前列.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发现违法用地2200多宗,12个区,县级市中有11个存在违法用地.其中,违法用地情况最严重的三个区分别是白云,花都和番禺.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广州的违法用地现象有所好转.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9月16日,广州市第八次卫星检查发现的违法用地百分之百立案,百分之百查处:提出党纪政纪处分37人,移送机关刑事侦查案件111宗,涉案131人.

11月初,广州市将迎接全国第九次“卫星检查”,执行第九次卫星检查任务的监测卫星,届时将飞临广州上空,逐点“扫描”违法用地情况.

(摘自ABBS建筑论坛网)

苏州三大文化馆同时奠基

作为苏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三馆均于11月2日奠基,预计到2010年下半年竣工,对市民开放.

自古以来,苏州美术大家辈出,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27年油画先驱颜文梁先生率先在苏州沧浪亭畔建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美术馆.苏州美术馆的建立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美术第一馆”.但如今,苏州美术馆不足1400m2的馆舍,陈旧的陈列设备已严重限制了苏州美术在“文化苏州”建设中的作用,降低了苏州美术在全国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坐落于馆前街的苏州市老文化馆,原名群众艺术馆,现有馆舍面积1900m2,远低于对市级文化馆馆舍面积5000m2的要求.苏州文化馆馆舍面积的狭小和周边环境的制约严重限制了文化馆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州市的群众文化活动,也与苏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极不相符.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和名人馆三馆的建设被列为苏州市2008年实事工程之一.

三大馆新馆东临人民路,西抵桃花河两岸,北以校场桥路为界,总建筑面积达到34800m2.其中,文化馆新馆约1万m2,美术馆新馆约8000m2,名人馆2300m2.三馆的建筑风格力求体现苏州传统建筑特色,采用民居样式,以小体量的组合来组织功能,使“三馆”建筑与周边景区风貌相呼应和衔接,在高度上满足北寺塔周边文物保护和景观要求.根据规划方案,苏州美术馆新馆按中型美术馆设计,包括满足各类中大型美术展览、学术交流活动的需要,具备举办美术培训、讲座的能力;提供美术典藏与研究、美术藏品库房、画师工作室及必要的行政办公用房,如条件允许,可拓展美术产业,如:画廊、书店等.

苏州文化馆新馆按国家一级文化馆的标准设计,建筑面积控制在7500m2,包括一个满足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展演需要的剧场,按600人左右规模设计;拥有全天候,多功能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如市民活动室、艺术培训课堂,多媒体视听室、中小型舞蹈排练房、器乐、声乐练习房,音响灯光服装器材库房,艺术创作室及必要的办公用房.

与此同时,整合桃花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重建张旭草圣祠,新建唐寅纪念馆、苏州昆曲传习所纪念馆,建设传统工艺展示场所,进一步开发朴园景点,将这些景点与传统工艺坊、丝绸博物馆、昆曲表演有机结合,形成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市民休闲旅游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文化区域.

(摘自中国江苏网)

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召开

11月3日~6日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以和谐的城镇化为主要议题,经过4天的充分交流与探讨,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灾后启示与思考”也是会议的议题之一.

1 学校不能“避难”成教训

本次会议上,登台发言的7名演讲者中,四川茂县常务副县长泽小勇引人注目.茂县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泽小勇重点提及了地震留下的教训:基本无避难场所,致使灾后乡镇大量受灾群众集聚,没法安置:交通中断或不畅,使各乡镇成为孤岛中的孤岛,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而由于各乡镇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无基本生活物资和药品储备,灾区自我救助能力差,

泽小勇提及的“避难场所”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据了解,地震、台风和洪水等灾害来临,灾区最紧迫的是需要空旷、平整,不浸水的平地作为安置受灾群众.紧急治疗和空中降落的场地.由于学校和重要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政府大楼等相应的广场和体育场是天然的配置,而且具备迅速大量疏散人员的交通条件,因此有“第一避难所”之称.一位专家表示,令人震惊的是,汶川大地震中,中小学校不仅没有成为避难所,反倒成为重灾区,这一教训应引起其他城市建设者的足够重视.

2 地震灾害将持续10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所长尹强发言表示,实际上汶川大地震是“两个灾害”;第一次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第二次则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后至未来10年内.他说,地震灾区的崩塌灾害要在未来2至3年内才会逐步减少:震后5年内,重灾区滑坡灾害将十分严重,尤其在雨季是滑坡的高发时段;震后10年内,强震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将进入高度活跃期,此类灾害将是制约灾区重建的严重灾害.

尹强以及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袁昕等专家据此认为,汶川县等深谷地区的重建不宜太快要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额浪费.

(摘自:新华网、扬子晚报)

唐山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相亲”

为在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坚持高水平规划,高品位设计,日前,唐山市专门召开了路南区城市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推介会,吸引了29家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参会.

据了解,路南区作为老城区,空间载体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有建筑的70%至80%需要改造.为给项目单位和设计单位搭建一个平台,共同建设一批高标准,高品位的城市建筑,以此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唐山特意举办了此次别开生面的推介会.

推介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清华规划院,天津规划院,加拿大蔡德勒建筑师事务所,美国LSA建筑师事务所等国内外29家高水准的设计机构齐聚唐山,与15个投资路南的项目建设单位就小山建国路区域改造,建设南路两侧改造,南刘屯村改造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22个城市建设和商业改造项目,进行现场推介对接,共达成合作意.

据介绍,举办项目规划设计推介会的做法,打破了过去政府定项目,规划设计由建设单位自己找的状况,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

乌鲁木齐5年建成2500万m2节能建筑

经过5年的努力,全国重点治污城市乌鲁木齐目前已建成2500万m2节能建筑,并大力推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有效缓解了由于建筑冬季采暖加重城市污染的现状.

据乌鲁木齐市副市长李宏斌介绍,乌鲁木齐是新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我国向西部开放的门户,目前城区面积262km2,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7个民族共300万人.由于地处中亚内陆,乌鲁木齐冬季严寒,采暖期长达183天,采暖以燃煤为主,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差,建筑供暖耗煤量占全市耗煤量的44%,造成的污染占全市冬季污染总量的60%.

据了解,1998年,乌鲁木齐名列全球十大污染城市的第三位,2000年,全国46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乌鲁木齐位列倒数第一,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把乌鲁木齐列入重点污染治理城市.

李宏斌说,1998年起乌鲁木齐开始实施“蓝天工程”,拆并1.5万台燃煤小锅炉,并实施热源整合,建筑节能等措施,2003年强制执行新建民用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2005年启动了由政府资金引导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程,同年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经过5年努力,目前全市9000万m2建筑面积中已建成2500万m2节能建筑,政府还投入专项资金1.2亿元完成73万m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建成20万m2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节能示范建筑.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乌鲁木齐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去年空气质量优级天数为63天,比2006年增加15天;重污染天数为14天,同比减少11天.截至10月20日,今年乌鲁木齐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已达223天.

李宏斌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后10到15年内,乌鲁木齐还将新增1亿m2的建筑面积,建筑节能降耗的任务依然严峻.

(摘自:新华网)

国家图书馆新馆向公众开放

国家图书馆新馆自2003年国际竞赛开始历时5年后顺利竣工,于2008年9月9日向公众开放,该项目座落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与国家图书馆老馆毗邻而立.新馆地下3层,地上5层,总高度与老馆屋檐保持一致,并利用入口形态、绿化等元素使整个图书馆建筑群在视觉上形成整体.

新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水平结构――沉稳的基座(传统式图书馆)、轻盈的大屋盖(数字图书馆)以及通透的连接体三部分,分别象征着过去、未来和现在.6层高阶梯状的大厅位于建筑中部,尺度宏大开阔,并展示“镇馆之宝”――四库全书.国家图书馆新馆由德国KSPEngelundZimmermann建筑师事务所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

澳门特区政府购入当地文物建筑群

澳门特区政府财政局2008年11月24日表示,特区政府日前以1.75亿澳门元的,购入由东方基金会拥有的“荷兰园大马路89A至95G一系列的建筑群”.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荷兰园大马路文物建筑群属于受保护文物清单中“已评定之建筑群”,现有用途包括澳门图书馆(总馆),澳门历史档案馆、塔石艺术文化馆,澳门乐团办公室及利氏学社等.

今年8月,特区政府获悉东方基金会拟出售该建筑群,即展开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荷兰园大马路建筑群是澳门首个实施修复再利用的文物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及艺术价值,并且当中大部分建筑现正作为怎么写作居民的公共设施.为保留这批极具价值的文化遗产,并确保对居民提供的公共怎么写作及设施运作不受影响,特区政府决定按照现有的文物保护法行使优先权,并获得行政长宫批准.

据介绍,荷兰园大马路建筑群是在19世纪末整治沼泽稻田之后,20世纪初兴建的一排贵族式住宅楼宇和学校,是澳门在新古典主义风格影响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

(摘自:far2000网站)

湖南:中小户型设计趋于情趣化

中小户型,正在成为楼市的重点发展方向.11月,由湖南省建设厅主办,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湖南省勘察设计协会,湖南省房地产业协会以及湖南省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嘉盛地产杯湖南省中小套型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挑选出66件入围作品.在这次设计竞赛中,来自全省数十家骨于建筑设计单位和部分高校建筑学院师生,以及部分以个人名义参加竞赛的设计师,参与了设计创作竞赛.经过专家的层层评选,最终有66件作品入围.“从这次参赛的作品来看,95%的设计作品重视以现实空间的设计为主,还有5%的作品以概念性,前沿性为主.”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杨瑛说.

按照此次竞赛的评选规则,参赛方案包括50m2以下、50m2~70m2,70m2~90m2三种套型,以创新为基础,以创造“中小套型舒适度”为设计理念.从这次提交的中小套型设计方案来看,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中小户型的设计,正在从过去重视空间的“够用”,趋于对功能空间的“创新”.有些设计者重视空间的立体性,让居住在空间的小技巧中实现舒适度与功能性的平衡;另一些设计者,重视外部与内部空间的平衡,在节能环保上重视对小户型产品的挖掘.“未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小户型不等于中低产品,中小户型同样也将重视产品的舒适性与品质感.”杨瑛认为,未来湖南中小户型的发展趋势将趋于智能化,工业化和产品化.“一方面,将按照国家节能省地的发展趋势尽可能的环保,另一方面,也将在体型系数与外立面上寻求一种平衡点,实现中小户型功能的创新,与高品质的追求.”

中丹高层气候会议在京召开

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与丹麦驻华大使馆共同在北京金茂威斯汀酒店举办了第一届中丹气候变化论坛.本次大会由正在中国参加亚欧首脑论坛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共同主持,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以及中丹两国为应对这些挑战所做的努力.作为能源消耗和拉动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建筑业的发展对气候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业内相关企业、专家和媒体纷纷出席了本次会议.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介绍了丹麦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丹麦为明年哥本哈根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中丹两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领域进一步合作的设想.解振华在致辞中指出,最近几年,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力度.200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及《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他指出,建筑业作为相关产业在应对能源结构调整及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随后进行论坛上,丹麦多家相关企业对现场学术界和媒体的提问作了回答.当被本刊记者问及如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及生态城市、如何较快解决大多数中国人的基本居住问题而同时兼顾维护全球气候大环境时,丹麦阿科迪玛公司CEO皮尔费德豪斯说:“建筑业要进行预设计.要解决大多数人的居住问题,就需要工业化、大规模地盖房子,还要把在座的多家公司的低碳能源优势技术融入住房建设,解决人居环境问题.”


一座女性化的高塔

投资22亿的广州新电视塔是世界第一高塔,它于2008年年底全面完成454m塔身的主体结构施工,2009年1月开始156m桅杆的顶升安装工作,2010年6月完成调试和试运行之后,为广州亚运会怎么写作.其设计师是荷兰IBA事务所的马克,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MarkHemel&BarbaraKuit)夫妇.这是一个浪漫故事,广州新电视塔是马克海默尔夫妇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从竞标到中标,也是他们第二个女儿孕育的过程.中标当日,女儿出生.夫妻俩为女儿起名为“妮娜”.

广州新电视塔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在珠江南岸,它回眸顾盼腰身因肢体扭转而变得极细.它是世界上腰身最细的建筑,一座高大生猛的建筑因此生出许多妩媚妖娆.

电视塔的审美疲劳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翻开历史,从建于19世纪的艾菲尔铁塔到一度世界最高的多伦多电视塔,从上海的东方明珠到天津的电视塔,它们的建筑流线都是直线,上下一根柱子.最大的变化不过是把下部的柱子拆分成几条支撑腿.4年前,广州新电视塔全球竞标,竞标吸引了全球14家事务所参加,其中有以设计高楼著称的美国KPF、设计过法兰克福邮政大厦的美国SBA,还有法国鼎鼎大名的AS事务所,虽然多数事务所强调电视塔应该更高大和强壮,但是IBA是唯一一家提出女性化建筑风格的机构.他们因此脱颖而出.

建成后电视塔将分为内外两层,类似于同心圆,内部是一个椭圆形的中心核.不过由于塔身旋转,中心核没有中心轴,也是偏的.内部所有的功能区域都分布在中心核上,分为五个功能区:底层是城市建设展览馆,4m~8m高处是露台,95m高处是三维电影院,195m高处是草原花园,290m~310m高处是热带快餐厅,345m高处是卡拉OK,350m高处是贵宾酒店,390m~395m处是豪华餐厅,454m高处是一个大小相当于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观景平台,这是世界最高的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乘坐“发射台”,像火箭发射一样,把游客送到610m的高处.

龙山教堂获国际奖

10月24日,国际建筑设计领域最高奖项之一阿联酋GLASS-LEAF奖在英国伦敦进行了第五届颁奖仪式,维斯平(WSP)建筑设计公司张瑛设计的龙山教堂获得2008年度创新设计奖,这也是来自中国的唯一获奖者.在10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西班牙建筑节上,组委会给与了龙山教堂很高的评价,最后龙山教堂获得了优胜奖.

富有西方宗教文化内蕴又独具圣灵气息的龙山教堂自2006年建成,通过一大一小,一凹一凸、一抑一扬的对立空间手法,具韵律感的外墙竖条开窗和具有质感的蓝灰色玄武岩立面,反映了当代当时中国的外部环境的喧嚣和人们内心渴望安静的状态.

(摘自中国建筑学会会讯)

建筑人物(2008年10~12月)

建筑传媒是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鲜事物.2008年底,当我们手捧着庆祝改革开放30年成功的酒杯,回忆起年中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26届以“建筑传播”为主题的国际建协的盛会,心中无限感慨.

1978年以前,全国建筑设计的主要学术刊物仅有《建筑学报》等少数几种,而在30年后的今天,建筑传媒发展成为由学术团体和专业人士共同从事的,以杂志,期刊、学术网站,论坛、广播及电视报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一门新兴行业,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期我们特邀了当前在建筑传媒界十分活跃的两家刊物的主编――《建筑创作》杂志主编金磊(以下简称J)和《城市建筑》主编梅洪元(以下简称M),共同谈谈他们对建筑传媒的实践.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传媒专业人士,金磊撰写的评论充满张力和与时俱进的个人风格,为国内大量的刊物、报纸和杂志登载,近年来他对我国防灾减灾的贡献尤其巨大;梅洪元同时还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和总建筑师等职,其建筑设计作品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相当的影响力,2008年底被评为新一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 建筑传媒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和新兴专业,主编们多是半路出家,以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什么原因和机遇让您从事这个行业

J: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高中毕业后,曾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工,1978年考取了非建筑学专业的理工科大学.1983年步入BIAD设计机构至今,作过电气工程设计,1988年赴京郊农村讲师团教授一年数学,而后调院科技处,研究所及情报所先后从事设计质量管理,科研与信息管理工作.十年前的1999年,《建筑创作》杂志创刊10周年即出刊第19期之际(在此之前为半年刊),我是由时任院长吴德绳指派出任的主编.一晃硬着头皮做主编已过十载,出新刊也逾100期,面对每一个新选题及每一期杂志我都越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我的确经历了从担忧到有信心的过程:

(1)作为非建筑学专业的技术人员从事一本纯建筑设计学刊(月刊)的主编实在是一个挑战,我的态度是向建筑学前辈学习,向办刊“高手”学习,向自己不懂的领域学习,几年后便从被动转向主动,并牢牢把握住为“一线”建筑师怎么写作的“主调”:

(2)办刊我以为,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信息量及获取新知的敏锐度.为此,这些年在坚持办好主刊的同时,随刊附送的《建筑师茶座》(截止2009年2月已出刊第70期)也受到建筑师及高校师生的喜爱,事实上,给我办刊信心及动力的还在于BIAD设计机构的支持及对媒体要肩负起责任的认知,其中,BIAD朱小地院长的“建筑怎么写作社会”的核心理念给我莫大的理念支持;

(3)事实上BIAD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办《世界建筑》,BIAD青年建筑师也早在i985年前后创办了《滴水潭》杂志,这些都为专心致志地办好《建筑创作》杂志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M:的确建筑传媒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界而言还是一个新兴专业,从建国初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第一本建筑期刊到当下,源于多种办刊形式的诸多媒体之间的争鸣状态,建筑媒体已超越均质单一的文化形态及权力话语的主导意识,而呈现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市场化的运营、视觉化的图景,从单一走向分化再到整合中的建筑媒体,正在“内力”与“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步入新的媒体时代.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在此谈及《城市建筑》的创刊契机和办刊经历,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内涵深刻的话题,其中不仅凝结着我作为职业建筑师的成长轨迹,也包括建筑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语境下的角色转型,更有对市场,机遇的拓展和把握.

我是1982年改革开放后第一届建筑学专业毕业生,正如同活跃在当下中国建筑界的第四代建筑师个人和群体一样,伴随着因改革开放所激荡的经济浪潮和文化变革而涨落,起伏.特别是1990年代之后,原有大型设计院体制随市场经济转型,国外设计机构进入,不同运行机制下的设计作品纷纷逐鹿中国建筑市场,从不同角度激发媒体对中国建筑师和建筑体制的研究与交流.尤其是海外建筑师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交融和感悟中品味中国建筑,甚至从某种层面上引领中国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并存却又异质同构的建设环境,势必要求更多交流平台的出现,《城市建筑》的创刊正顺应了这种发展需求.

200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建筑学院联合办刊的背景下,坚实的学术梯队形成,灵活的传播模式建立的基础上,终于促成《城市建筑》创刊面市.

2 建筑传媒对建筑创作和实践的作用是什么

J:要回答建筑传媒对建筑创作与工程实践的作用,实在是个极有潜力的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设计实践已告知建筑师们,建筑思想及创作行为是需要传播与沟通的.面对信息时代,不可以想象建筑师可以不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去冥思苦想,更不可以设想建筑媒体的报道仅从本本到本本,而不关注那些“鲜活”的作品及背后的建筑师.我以为,在新媒体的信息时代,认识信息,就发现了力量;整合信息,就会增强能力;而传播了信息,就施展了力量.因此,不少建筑师及其学人之所以有一片片思想的天空,在于他们抓住了信息、善于运用传媒的驱动力使自己的理念传播开来.2008年6月末在意大利都灵市参加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最大的感受恰恰是建筑的作用得益于传播的力量.作为建筑专业传媒我始终以为应具备的新思维方式不仅是要有新媒体观,更要有与之相应的新思维方式.即我们不仅关注真正影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信息力量,也要分析传媒变革趋势,从中剖析影响建筑师思维与行动,乃至推动建筑进步作用的种种作为.具体讲,作为办刊者我们还作了与办刊相辅相成的一些事

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16冬季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由于办刊需要好图片,反映建筑作品离不开好图片,因此为准确把握建筑摄影有别干相关商业摄影的区别,我刊在建筑摄影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今我们已组建中国建筑学会旗下的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举办过多届全国建筑摄影大赛并出版了摄影集,举办中国建筑摄影论坛,出版过《中国建筑摄影师作品档案》等技术专著,所有这些旨在从理论上提升并理清建筑摄影手段与建筑创作的关系,最终有效地怎么写作于建筑师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可形成能代表建筑师创作思维的表现形式,同时建筑摄影也有难能可贵独有的建筑批评力量:

(2)2007年10期正值本刊出版第100期,本人曾撰文“百期时光为纪念,更为远行”,我已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作为一本专业刊物怎么写作于建筑师的不同手段及新作为因为它们确是本刊坚持数年且有成效的地方,坚持下去,不仅宣传了建筑师及其作品,还将为建筑师在公众及政府间赢得话语权.本刊于2005年,2006年先后推出的《创作者自画像》及《中国青年建筑师188》两书都较好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出色的青年一代建筑师的作品及理念,它再次体现了在办刊基础上编书的特殊作用,这些选题受到许多出版社的青睐.

M:建筑传媒,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建筑教育传播、一种建筑实践范式.建筑传媒包含纸媒体及其背后的资源:建筑竞赛、国际会议,主题论坛,论文集出版、作品集出版等多种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它充当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角色,它也是当下社会文化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

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在那个资源贫瘠的时代,当第一本《建筑师》出版时,青年学子如饥似渴地吸吮知识的养分,它的存在不仅是建筑文化的普及和再教育,也构成了一个时代建筑文化的范式和标尺.当国外先进建筑理念随改革开放而涌入,对国内建筑领域的震动是深刻的,引发了中国建筑从制度,技术,文化多层面的转型,媒体充当的是平台和沟通桥梁.到90年代中后期,另一个核心话语全球化迅速登陆中国,并构成一种弥漫于社会各层面的语境扩张开来,同时建筑市场的规范,投资环境的成熟中国入世进程的深入,第四代中青年建筑师崛起、青年海归建筑师初露锋芒,中国的建筑市场和项目运作更加开放和多元,这个时代的媒体不仅是纸媒体的浏览和传播,更是一个文化品牌和商业媒介,更看重的是背后集聚的资源和机遇.

在此种背景下,我认为有两个因素――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将持续左右媒体发展进而影响建筑创作和实践.中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激进的建设速度和大规模的建设量决定了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我们更多的是对实践资源和设计范例的完整呈现,其中也不乏一些借鉴和借用的目的,这也注定在数量背后对作品质量,尤其是原创性的缺失,或许,建筑作品背后对人生存状态和生活品质的关注和提升,还没有进入媒体视野,但这确实已成为读图时代需要反思的问题,特别是的灾难更需要媒体给予人文关怀及理性反思.

因此,置身不同时代的媒体有不同的任务和责任,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建构者,今天,我们的杂志印刷质量精美,建筑案例丰富、项目规模庞大,但除视觉上的;中击和商业上的炫目外,我们无暇思考,速度带来效率,却没有唤起共鸣的感受,媒体没有在传播中激发交流,触动反思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媒体是双向的,既面向读者提供资源,也要源于读者汲取反馈,这也更坚定了我做主流建筑媒体,确立时怎么发表展范式的信念.

3 您管理的建筑传媒特色是什么它关注的是中国或者世界建筑的哪些现象

J: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观文化象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有专业及公众的不同认知,作为一个专业刊物我们总是试图从文化及其文化的差异性入手,以求我们视点的扩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人类科技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正在不断抹平疆界.“世界是平的”这观点反映了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公平竞争、多元共存的和谐局面,曾深受世界学界的追棒,但现实地球的凹凸起伏则是自然生态的本来面目,因此地球不可以是“平的”.如山是地球的脊梁,现在它也开始塌陷变平了,中国近年来日趋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破坏.进一步设想如果地球形态往“平的”方向衍变起伏落差不断缩小,人类即使侥幸生存下来,精神也将面临巨大恐慌的折磨,人类的建筑或艺术创作也将失去灵感的源泉.只有让该平的平,不该平的不平,我们才会赢得一个和谐美妙的家园,我十分赞赏这个问题是因为它本质地提出了作为一刊主编的素质及要求.我一直认为评估一个称职的主编(不仅应是一个主要编辑),更要有文化品位及学术追求,究竟能否做到这些可从所刊文章的索引中发现,看出它是否与学术界的联系和对学术界的影响力,看它的采编队伍是否具有独到的学术及文化眼光.正是怀着这种追求,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执着,《建筑创作》杂志的特色至少集中在三个方面:

(1)它是国内建筑设计界少有的工程创作型实录杂志,它可在第一时间全方位集中报道业内刚刚竣工的项目,2007年10期的国家大剧院、2008年2期的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即是明证;

(2)它是国内建筑文化界少有的系统解读中国古建筑及其文化遗产的杂志,如它不仅每期开办“文化”栏目,及时刊出口述历史等建筑文化遗产项目外,还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报告”等个性化文章,较深入地挖掘并传承了建筑文化;

(3)它是国内专门怎么写作于建筑师的设计学刊,每年按季度推出“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从而使刊物能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为中国建筑设计梳理应记忆并传播的事件与作品;

M:谈及特色,我想首先应该是地域性.《城市建筑》深深根植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国北方、人文环境――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带给我们扎实厚重、求真务实的办刊风格.当然,作为媒体势必要有自身的传播方式和报道途径,尤其是视角的择取.可以说,追求商业利益和市场价值已成为刊物最浅显和直白的生存方式,但置身商业大潮和大众文化洪流中,我却希望《城市建筑》能在文字、理念、思想层面去引发读者对当下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深层体会.当速度洪流消退,刊物中留下的应是审慎的思索与正确的引领,这才是《城市建筑》立足于速度进发时代的真谛.

其次是国际性,对于国外优秀建筑作品,我们仍坚持兼容并举的原则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去解析和探求创作理念,设计手法以及作品的高完成度,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下的建筑革新,也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解析的论题.

再次是实践性,对于国内明星建筑师,先锋建筑实践以及艺术家,策展人等,他们以不同方式活跃于建筑界,我们以繁荣建筑行业为目的,希望搭建平台,推荐有意义的建筑实践.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建筑评论、建筑论坛,这样的声音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最后是时代性,面对如井喷般涌现的建筑作品,它们以共时性的方式凸现历时性的主题,今年是《城市建筑》办刊的第5个年头,当我们驻足2008年岁末,感慨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回想奥运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复兴、汶川在地震灾难后的崛起等这个时代赋予人们机遇的同时,也给予大家太多难以忘怀的震动,而《城市建筑》恰恰在办刊的几年间将此逐一感受让我此时能以怀真抱素的心态看待今天建筑媒体与媒体建筑,并以客观、真实的视角展望2008年后的发展与变革.

4 中国建筑传媒与国外先进国家在水平上有何差距

J:与发达国家建筑名刊相比,中国的建筑学刊寿命尚短,无论在影响力及交流能力(指英文版)上均有差距.新中国建设领域第一本期刊是1954年5月创刊的《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学会创办的《建筑学报》创刊时间也为1954年,而本刊迄今也才刚刚20年,2009年元月,张祖刚教授赠我《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我以为该书的传播意义在于它又一次在呼吁作为理论失落与呼唤复归的问题,给中国建筑专业的平面传媒提出了发展方向,因为我们确有应特别改进的地方.我颇同意该书中对中国当今建筑理论失落的几点总结:

(1)中国建筑界急于冲破几十年的对外封闭,建筑界的眼光几乎全都转向国外,即形成建筑理论的非中国化倾向;

(2)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建筑理论的社会责任,防止建筑理论的非社会责任倾向已成迫切课题;

(3)向国外学习不检测,但引进先锋性理论居多,太过于“洋腔洋调”,缺乏本原性理论;

(4)带着理论片断的建筑片段,形成一种既容易操作又有“理论”说辞的危险局面,这是可怕的不研究文化环境,不研究来龙去脉的倾向等.

基于此,《建筑创作》杂志近年的工作特别注意报道方向的不迷失,如我们反对单纯且为效益的做那么多地产商广告的作法,反对一泡沫式的建筑作品宣传,也没有困非主流而放弃传播.总之,是靠一种理性支撑着建筑的传播局面.为此,在本刊策划的一系列活动中,坚持着中国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主题,如在海内外有影响的“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评比就准确地定位了项目设计的文化性及历史继承性,略去了所谓“先锋派”的项目.本人在2007年3期《建筑设计管理》杂志就曾发表“中国建筑传播需要学科建设及产业规划”一文,笔者拙见,建筑文化涵盖在主流文化之中,它应成为全面展示主流文化的产物.具体讲,建筑媒体人要做中国建筑文化传承的责任者,它意味着要有独树一帜,用心感知文化的灵性;建筑媒体人要勇于做中国建筑文化的跋涉者,它贵在要求应精深地去研读建筑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原创作品,建筑媒体人不仅要做建筑多维视野下的文化解读,更要有一个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或许这些是我们在与国外专业媒体相比应努力弥补的差距.事实上,也不完全尽然,本刊在欧美等国,在不少来华的外国建筑师心中是有地位的,米兰理工大学的约瑟夫教授团队则认为只要《建筑创作》更国际化(指英文版)它即会成为在欧洲最受欢迎的中国建筑设计学刊之一,因为它报道作品十分翔实因为从中可研究到中国现代与传统建筑文化等.

出于对建筑学术及文化传播的责任,我以为面对传媒这一“朝阳产业”中国建筑传媒极待培养一批“未来之师”,它意在要为中国建筑设计这个小众平台搭建让世界认知的大舞台.最后我用《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中的一段话作为我发言的结尾,希望有更多的建筑媒体业内外人士都以此共勉:“建筑艺术的‘品位’与‘水准’不与建筑的高度成正比,不与建筑的规模成正比,不与建筑的新旧成正比,不与建筑的等级成正比等”.因此我们要倡导更多的建筑媒体人,用简朴的文化主义文明,去创意无限丰富的建筑诗意生存,尤其在各种思潮下持续地捍卫建设方针的当下,勇敢地迎接创新精神下的“背水一战”.

M:中国建筑媒体是伴随建筑业发展而新兴的行业,是鲜活并极富生命力的,正如我们杂志办刊的5年,这看似短暂的时间背后凝结着漫长而又丰盈的储备期,所以,当我们论及这个问题,比较中西媒体差距时,评价的标准和立足点应该是不同的.

建筑是一定时期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思想意识的反映,它以真切而现实的状态反映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态势.我们和西方媒体一样,关注人类生存层面的共同主题――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状态,但抛开这个层面,我们还要解读自身的发展情势.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现代主义建筑促动中国建筑现代化历程,其间夹杂着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思潮的涌动和冲击,中国建筑在学、抄,赶中诠释自身的现代性.这30年间,媒体的关注点经历了多种变迁,从民族主义复兴、地域性回归,再到海外建筑师中国实践,全球化与地域性等,这些主题不仅蕴含着特定时期的中国国情,也包含着多个层面的人文内涵,写满中国国情与中国化了的现象.我不认为这是差距,我们的国情和发展状态决定了我们之间发展道路和方式的不同,商业化途径和作品报道方式的不同,背后也有运营机制和文化标准认同的差异,差异之下,探求利于自身发展的优势才是关键.

在进入急速城市化时期的中国,呈现在媒体上的是大量作品,有建成案例、设计方案,也有施工中的项目,是丰富而多层面的,甚至是多时态的,每家媒体也因秉持特色和定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办刊风格,但最终呈现在这个平台上的仍是真实的发展状态.2008年北京73新航站楼的竣工使用,电视台新址、环球金融中心等明星建筑的落成,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的大放异彩,它们均从速度和尺度重新定义建筑设计和建造,这些大事件咫尺可及,媒体反应是热烈而直接的.对比时下席卷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正在欧美突发、蔓延,这正是速度引发的金融风暴.而中国在未来将作为全球经济新的着眼点和刺激点,势必将有更多的机遇和变革,这是我们历史转变的好时期,也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随着货币政策的出台、金融政策的施行,建筑市场会更好,也会更需要媒介平台从商业、文化、艺术多个层面和视角去展示和反思中国建筑发展、解读中国建筑命题,宏观的经济环境将激励中国建筑走向新的阶段.

差异往往造就文化的冲突和碰撞,而在理解差异,取得共赢的道路上,媒体恰恰是最关键的传播者和沟通者,未来,中国境内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设计团队、多种国家的文化、多家公司的设计理念在冲击和碰撞,交融和互动,甚至有国外媒体参与其中,也有国外媒体直接设置中国机构,因而,中国建筑媒体也将是更广义、更多元、更丰富、更引人思考的促进世界建筑发展的平台.

5 个人简介

金磊,男,1957年6月出生,汉族,毕业于天津大学理工分院自动控制系.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高级工程师,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建设部科技委防灾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防灾与安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梅洪元,男,1958年7月出生,满族,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总建筑师,《城市建筑》主编.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勘察设计院长、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入选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