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筑师,60载的道路与梦想

点赞:10943 浏览:452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如果说建筑是一部石头垒就的史书,那建筑师就是这部恢宏巨著的设计者.古往今来,长城,故宫、苏州园林,布达拉宫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构成了中国的形象.而这些建筑背后的建筑师是谁7他们有怎样的经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十分了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设了许多优秀工程,但建筑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很多建筑师的创作并没有受到公众的关注,建筑师的知名度也相对局限于专业领域之内,能被大众所知的建筑师为数不多.即使在建筑设计界业内,似乎也总是外国建筑师的名头更响亮一些:从早期国际主义运动的开创者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赖特,到今天在世界各地赫赫有名的普利茨克奖得主们,如赫尔佐格和德穆隆,扎哈,库哈斯,美国的盖里等,但对于新中国建筑师,尤其是老一辈建筑师的名字则鲜为人知,不能不说这是个令人遗憾的文化现象!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年华诞,对于文明积淀深厚的这个伟大的东方古国,60年的沧桑变幻仅仅是一瞬,其中建设上的巨大变化却又饱含着几代中国建筑师的心血.去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指导下开题编写的一部现代建筑史学巨著――《建筑中国60年人物卷》的编写工作,它不仅要向社会各界推介对新中国建筑设计有推动作用的人物,更重要的是揭开历史的面纱,讲述中国建筑师自己的故事.

如何编写这部巨著仅仅靠查阅中国建筑史学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一位专攻历史研究的朋友告诉我“历史资料中会有很多空白点,并且有的是人为的空白”.一部中国现代建筑史,折射出60年中国政治经济的动荡与发展,它不同于西方现代建筑史那样有比较清晰的建筑思潮和流派的发展脉络,在60年的历史资料库中有很多空白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重要人物的去世带走了大量中国现代建筑的信息,这是无法挽回的遗憾!只能尽力而为.

长期以来我们找寻公开的历史档案、倾听当事人的口述,翻阅与之相关的史籍论著,将这些珍贵记忆留存,仿佛自己始终在60载的时空中行走,与前辈和同仁们会面.

据查证,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举国上下对“建筑师”这个名词的认识是陌生的.梁思成先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写信给时任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将军,陈述建筑师的职责.他写到:“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将建筑师与土木工程师及承包施工的营造商的不同任务区别清楚.这是一向为一般人所不甚明白的等”其实在此之后相当长的时期里,社会公众对建筑师的工作始终缺乏足够认识,不但把建筑师与土木工程师混为一谈,甚至有人认为建筑师就是要动手亲自建造房屋的建筑工人等这种现象到了最近十几年才有所改观.

常言道,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建筑师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更与时代环境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很多建筑师在寄给我的约稿中谈及这一点.后面的文字,笔者希望改变通常按照出生年代记录建筑师的方式一一详述,而是在60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择几朵浪花,从“时势造英雄”和“探索新方向”这两个视角展开评说,谈谈新中国的建筑师们,并以此从侧面反映60年祖国建筑历史的概貌,其中提到的人只是万千新中国建筑师的代表,不免挂一漏万,许多人物的确切描述要翻阅《建筑中国60年人物卷》后面的介绍,才能得到翔实的答案.

新中国建筑师大量涌现的三个时期

1 建国初期的10年――民族自尊高涨的中国建筑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天津营造怎么写作社,华北建筑公司、永茂建筑公司,华东建筑工程公司.直属机关修建办事处等多家公办建筑设计机构相继成立,吸纳了众多中国建筑师参与新中国工程建设的设计.在建国初期的10年里,中国建筑师满怀民族自尊的豪情开始了新中国的建设,形成了建国初期对民族形式探索的热烈气氛.建筑师们把他们对时代审美特色和民族形式的理解,留在了那个时期的许多经典建筑里,也让后人通过那些伟大的建筑看到了他们的名字(参阅《中国现代建筑史纲》一书).

一些建筑师在设计中强调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之美:如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张开济设计的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大楼,广州市设计院林克明设计的广东科学会堂和广州体育馆、西南建筑设计院徐尚志设计的重庆体育馆等,设计提倡现代的建造方式和材料,传统美学的创新设计.

另一些建筑师在设计中强调了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如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陈植.汪定曾.张志模设计的上海虹口公园鲁迅纪念馆天津大学建筑系徐中设计的北京对外贸易部大楼和天津大学九楼:西北建筑设计公司洪青设计的西安人民大厦等,设计提倡因地制宜与时代特色.

这些全国各地的优秀建筑和它们的建筑师,是那个时代中国建设的缩影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建筑师对社会时政和全民精神的体验,让人看到中国建筑师集体智慧的无比力量.中国建筑师用新中国成立后10年的建筑设计实践,对那个时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用建筑现象演绎了“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

就全国而言,建筑设计蓬勃发展的第一个是首都“十大建筑”的胜利完成.这一系列国庆工程,是在,周恩来,彭真等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完成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工程设计和建设,在国庆工程庆功会上,周恩来总理在给张镩总建筑师敬酒时说:“我很满意,给你们打个5分.“这是对1950年代中国建筑师工作的最大肯定和鼓励,也树立起中国建筑师的职业自豪感.

1959年国庆工程竣工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在解放思想的号召下掀起了一次创作和建设的,每个建设项目都凝聚了众多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的心血――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1950年代的“十大建筑”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建筑业的骄傲!它们在集体创作方面所作的尝试,可以说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师的水平.

2 改革开放初期的20年――澎湃的中国建筑师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查理斯詹克斯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一书,他在此书中宣告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死亡,标志着西方建筑界对统治多年的现代主义思潮的一次标志性反叛.那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建筑的评价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中国建筑师则是多年在国内闭门造车,接受劳动人民改造教育的对象.次年,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拉开了中国大陆对内改革经济、对外开放政策的大幕.中国建筑师的命运再一次被彻底改变了.


有人说,中国建筑之所以“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是没有受到现代建筑的洗礼――1970~1980年代中国正年富力强的中年建筑师,也就是在共和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段时期毕业的一代建筑师,是在与外界(现代主义建筑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隔绝的状态下成长的,几乎没踏出过国门.1979年后根据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率先由外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了一批旅馆建筑,其中有著名的香山饭店,建国饭店,金陵饭店和长城饭店4个高级涉外饭店,它们的成功建设掀起了中国建筑师关于建筑设计中“文化意识”的大讨论.此后十多年,中国本土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上的探索和进步跨越了西方建筑界几近50年的历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柴裴义设计的国际展览中心2~5号馆,广州市建筑设计院余唆南、莫伯治设计的广州白天鹅宾馆,华东建筑设计院张耀曾等设计的上海龙柏饭店,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公司陈世民设计的南海酒店,新疆建筑设计院孙国城等设计的新疆人民会堂,广州市建筑设计院郭明卓设计的天河体育中心等一大批形式和内容全新的现代建筑被人们视为中国建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的“报春花”.

随后,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对建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建筑也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而国际流行的以现代主义为基础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领跑中国经济的东部沿海许多城市的建筑主流.一时间,以大面积玻璃幕墙为标志的“现代主义建筑”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名片.在20世纪80,90年代有几位建筑师凭借其建筑创作的实力在业内树立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

马国馨以其周密的思考和涉猎知识的渊博先后驾驭了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国际机场T2新航站楼两个重大的国家级工程,他的2个作品兼顾国家形象与大众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多采用白色、银色和轻盈现代的结构材料,构筑起功能繁杂的建筑形体,看起来举重若轻,让拥有庞大体量的国家级巨型建筑给人善意、亲切可人之印象:

彭一刚的著作《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用细腻的“天大派”钢笔画来描述和分析中国多个著名园林景观,是那时深入人心的好书,此后看到他设计的甲午海战纪念馆,使人领略到建筑意蕴以及环境,气势表现的重要;

齐康是东南大学的教授,在设计中对材质,植被、空间暗示的考究,让他在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上独树一帜,他设计的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建筑之外用环境塑造了凝重的气氛,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西安建筑师张锦秋是中国女建筑师中的佼佼者,她创立了“唐风”建筑,以表达现代建筑与其所处的西安城市历史性之间的关系,从她的代表作品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到此时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思考怎样用建筑来表现城市历史文化特色这一新课题了.

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局激活了中国建筑师的热情,他们奋发图强,为新中国设计了大量的建筑,支持了中国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新的建筑设计经营机制不断产生、国营设计院体制改革,以及海外学成回国的“海归派”建筑师的引进,为新中国建筑设计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1994年1月19日建筑师左肖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深圳市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民营设计企业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深圳左肖思建筑师事务所”,成为中国建筑师中第一个勇敢地“下海游泳”的人.他说:“回顾过往的一切,似乎无不与建筑师这一行当隐含着一种不解的缘分,我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营设计院也同时开展了机构改革,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模式,让青年建筑师崭露头脚.1999年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刚刚落成的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赢得了与会各国建筑师的好评.这座晶莹剔透的玻璃温室出自青年建筑师张宇之手,新颖的外观引来无数前来参观的游客,被人们比作“香山脚下的一片绿叶”.

1998年7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上海市长徐匡迪共同为由美国RTKL国际有限公司所设计的上海科技城设计揭幕,预示着政府对国外建筑师来中国开展业务的进一步肯定.这个项目的美方建筑师,RTKL公司副总裁刘晓光,是一位留学多年的华裔建筑师,再次踏上中国这片热土,中西交融的灵感火花在上海科技馆设计中喷薄而出.1999年中华世纪坛落成它看似远古时代的日晷,歌颂了中华文明,是由一位荷兰“海归派”建筑师余立设计.在国外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陆续参与到国内大规模建设的热潮中,使中国建筑师的队伍更加多元化了.

3 21世纪以来的10年――急速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建筑师

(1)“合作设计时代”的到来

当时间的车轮驶入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外建筑师的“合作设计时代”悄然来临.

2007年获得普利茨克奖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认为:“建筑是最有社会性的艺术”,此言对于中国建筑同样适用.今日之建筑,有高科技和发达的工业设计的支撑,使建筑在完成后更像是具有高集成度的流水线产品,而不仅是占据庞大土地的室外构筑物.既然是高集成度的产品,其各部分原材料就应来自不同的地区,包括建筑设计,同样可以委派给世界各地建筑师做.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建筑设计界,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设计师相比建筑师的国际流动性是非常差的.从引进国外世界产品的观点来看,最早流入中国的是时装和家电,与建筑相比这类是些既小又便宜,而且是绝大多数人都写得起的物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产品输入这种现象正在从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容易接近的物品向外波及,其发展趋势可以表示为:时装和家电一家具一室内装饰物一建筑物.外国建筑师的引进显然是相当艰难的.

1998年4月,国家大剧院在中国大饭店举行了设计竞赛的发标会,打破了中国建筑界的沉寂.一场面向全世界的方案竞赛征集终于开始了.建筑师周庆琳被委任担当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委员兼规划设计部部长,为这个项目的最终完成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建议.这场漫长的竞赛持续了一年零四个月,其间共经历了两轮竞赛,四次修改征集到69个方案,最后业主委员会确定采用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的“巨蛋”方案.而让一个外国建筑师在不了解中国的生产力水平、风土民情、设计规范、施工进程的状态下,承接如此庞大且重要的工程,谈何容易!随之,安德鲁采取了“合作设计”的方式来解决以上种种难题,选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国内最大的国营民用设计院)作为合作伙伴,7年后将方案落实竣工.

业界普遍认为,国家大剧院方案的诞生,是“合作设计时代”的原点,从选中这个出乎人们意料的方案开始,中国建筑师与外国建筑师并肩作战的“合作设计”时代就到来了.合作设计成为引进各国建筑师参与国内建筑工程设计全过程怎么写作的一种典型范式.

与国家大剧院相同的是,许多国家重点项目均采取了国际竞赛投标,国内外合作设计的建筑设计模式建成了不少优秀的建筑作品.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洋溢着中国古塔的神韵,是极具个性的超高层建筑.中方顾问建筑师邢同和强调“在设计中追求”.情牵东方“的风韵,关注从传统内涵中去寻找时代气息的创新,从文化含量科技进步中去创意个性化.”

北京首都机场T3新航站楼(NFA[NACO-Foster-ARUP]设计联合体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让世界各国友人在踏入中国大门的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中国建设的巨变.建筑局部的色彩以及精致的细节设计远远超越了“巨龙腾飞”的整体构思.中方总建筑师邵韦平谈到了合作设计的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以往粗放式的设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建筑设计正走向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品质与创新的新时代.一个合格的建筑师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胜任自己的专业职责.”

(2)“奥运建筑时代”的到来

今天的世界谈到中国,谈到北京,必然会谈及“鸟巢”,“水立方”,或者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北京的奥运建筑已经成为北京、甚至成为中国的形象代言.中国第一代体育建筑的设计师魏敦山感慨地说:“新中国对人民体育锻炼的重视,让体育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类型不断发展,从过去的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上海体育馆,到亚运会奥林匹克中心,以及北京奥运会的‘鸟巢’,许多体育建筑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世界纪录,奥运建筑功不可没,奥运建筑师为祖国争了光!去年作为在《建筑创作》杂志上每季刊出的《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栏目的负责人,我对一些中国奥运建筑师进行了专访,感受颇深的是中国建筑师的“拼搏”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筑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不论是中外建筑师合作设计的“鸟巢”、“水立方”,还是由中国建筑师原创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国家体育馆.奥运会北京射击馆,都实现了一个目的――奥运建筑加速了中国建筑师国际化的进程.2003年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主创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在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俩的合作伙伴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中方总建筑师李兴钢是个善于思考并富于创新精神的青年建筑师,刚刚接手合作设计任务时年仅34岁,他奉命放下所有其他工作,率领一支优秀的设计团队自方案设计至最终竣工,专心致志地与瑞士建筑师合作6年,令“鸟巢”最终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粗壮简洁的建筑构件,清晰明快的建构理念,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构思是CCDI集团青年建筑师赵小钧首先提出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师的成熟和才华,“水立方”也成为中国的骄傲.它那正方形的创意来自中国传统的方城,蓝色的泡沫气枕充满了童话里的天真烂漫,连澳大利亚合作设计公司PTW建筑事务所董事长贝尔蒙都不得不说,“鸟巢”与“水立方”这是中国“天圆地方”概念的完美表达.

在奥运会期间世界各国媒体纷纷报道的还有形态看似中国古典折扇的国家体育馆,它被视为中国运动员创造佳绩的“风水宝地”.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最大的中国建筑师原创作品.主创建筑师王兵说,为了衬托“鸟巢”与“水立方”两座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他情愿把国家体育馆设计成为“背景建筑”.在最终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里我们看到,从“水立方”的正方体外形自然过渡到国家会议中心屋顶的弧线,处于中间的国家体育馆屋顶是曲线型的,形成了和谐的一组建筑群.

中国奥运建筑师不止上述几人,他们是国家建筑设计的强大团队.来到承担多项奥运建筑设计任务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体育工作室陈晓民副主任介绍说:“我们部门作为一个团队整体奉献给了奥运会.”,“几年来我们的设计人员,白天要去各个工地和参与各种协调会晚上才是真正的设计时间,周末休息也很少,基本搭进去了.如果遇到家里有些情况,有重病人,只能是亲戚朋友帮着.我们的王总家里就是有两个癌症病人在这期间动手术,但没请过一天检测”.

正如人们期待举办奥运会能让体育与健康走进更多普通百姓的生活一样,建筑师也期待建筑与设计作品更多贴近大众的生活.外表淡定的庄惟敏建筑师赋予奥运会北京射击馆以“林中狩猎”的,其中“弓形”母题律动跳跃的视觉感受给来北京观看奥运比赛的八方宾朋留下了至深印象.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主创建筑师朱小地说,应该让建筑追寻“原点”,让建筑怎么写作于社会,让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成为城市庆典的广场!以前如果对一位普通人说,建筑具有生命和灵性,也许很难被人接受.而通过奥运会,人们不仅能听到、看到甚至亲临现场感受到精湛的设计和科学的施工,可以创造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

事实上,无论被称作“合作设计时代”还是“奥运建筑时代”,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是建筑发展的盛世,建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含量和人文色彩,它们代表了崛起的中国不断进步和超越的科技水平,展示了现代中国建筑师勇于创新和开放包容的全新面貌.

关于中国建筑师今后的发展

1955年中国建筑学会加入了国际建协,这一事件使中国建筑师集体路身于世界建筑师大家庭的行列.建筑宗师杨廷宝曾在1957年和1961年两次当选为国际建协副主席,足以说明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但今天中国建筑师的整体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常常听到业内人士评论,现在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地位就是“跟着别人走”,什么时候能像美国建筑师或者邻国的日本建筑师那样“领着别人走”,中国建筑师就真正走向世界了!

今后的路怎样走时代变化了中国国情具有特殊性,仅仅靠仿学与抄袭国外的经验并不能解决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建筑业自身的问题,中国建筑师必须走艰难的探索之路.

新中国建筑师,60载的道路与梦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 地域文化的探索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当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同时,由于种种因素使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趋同发展的倾向――国际主义的风格加上少部分后现代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近两年的“新中国风”常常在建筑设计中体现.这时,充满“乡土的,历史的、少数民族异域文化的”西部特色的建筑就凸显出来,就像影视文化中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这类保留着原始,纯朴的民风的电影作品,不但在外国人眼中是中国本色,也令国人看自己采用了全新的视角.许多建筑师在地方文化的沃土中找到了发展中国建筑的“特殊营养”,使中国建筑师在地域文化的探索和发掘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冯纪忠设计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借鉴江南民风,将宋塔、明壁,清殿三个不同朝代的建筑经过合理的规划加以整合,体现出江南建筑文化内涵――典雅,朴素,宁静.明洁,做到少建筑而建筑性强.建成后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建筑展览.

王小东认为,中国建筑的出路不是一味模仿西方国家,路就在自己脚下.2005年王小东以建筑创作的个人成就获得国际建协(UIA)颁发的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他的作品新疆国际大巴扎用砖雕、拱券,高塔,成功表现了中亚建筑的迷人之处――用叙事长诗般的建筑,述说着人们心中的神圣还有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教授提出应保存北京城传统肌理,倡导城市建设的有机更新.他根据此理论设计的菊儿胡同住宅,获得了世界人居奖.这是一种新型“四合院”,在老北京院落构架的基础上,吸取南方住宅里弄”和北京“鱼骨式”胡同体系的特点,以通道为骨架进行组织,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进院”,向东西扩展出不同“跨院”,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改善了邻里关系.

作为几千年中国优秀建筑传统的载体民居在建国后被建筑学者逐步整理,出版,并形成了系统化的民居设计理论,成为中国建筑师探索建筑民族性,地域性的生活源泉.许多建筑师为此艰苦而默默地工作,在《建筑中国60年人物卷》中,黄汉民、王翠兰.陈谋德等等建筑师写到了他们对中国民居的研究与整理工作,对地域文化的探索是许多中国建筑师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事业,他们终生不悔.看到云南顾奇伟建筑师的民居保护规划和建筑设计作品,你便会看到一颗真正热爱中国建筑的心,他在书中写到“默默无闻的云南城镇,民居让吾深感相见恨晚,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之创造力更在民间,应该重写中国建筑史,也让吾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现代主义、传统和创新,破旧立新、大破大立等”.

地域文化的探索,在过去的60年实践里被证明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之路,今后中国建筑师还将在这条大路上继续前行.

2 艺术的探索

平时常听到一些中国建筑师讲出“那是业主没水平”,“这是预算不够”一类的话,找一些借口逃避责任.可是,无论建筑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法规的、施工进度的、工程技术等问题)是多么错综复杂,仍然有不少中国建筑师把自己的设计工作看作是履行社会责任,把每一件作品当成艺术品来考量.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说:“我认识很多艺术家,他们花大量时间来深入地构思.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从不向困难屈服,而是不断探索自己的路,他们在挫折中加深了思考的深度,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表现性.“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建筑师的工作要与实践相结合.但是中国建筑师需要对艺术的求索,北京798艺术区和上海新天地改造等工程就是艺术探索令建筑获得重生的例证.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布正伟设计的独一居酒家(原是一项旧房改建设计)就可以看作一件艺术品.由于把海带草和大面积的粗粉刷引进大城市景观和室内环境,带来了众人称好的文化效应,是一项“三低巧做”的成果(所谓“三低”就是低材料、低技术、低造价).

当代青年建筑师崔恺说,“业主的要求我不会简单地拒绝而是顺其自然看看能否再发现新的思路.”查阅他近3年来的作品,由于思想上跨越了单纯的空间和形体,在北京德胜尚城、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两件作品中,常常闪现着创作者的艺术哲思:暗淡的灰色调把三维的关系模糊化,时常在貌似简单的形体中藏匿着时光凝固般的境界.

周恺来自民营设计企业,他的建筑作品一般规模不大,但秀丽隽永.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座落在天津大学宁静的一角,外墙材料是常见的混凝土、玻璃,石材,简洁精致,随和且不张扬,一池碧水横跨在建筑底部成为细节上的点睛之笔,为整个建筑带来了东方文化的灵动.

建筑师程泰宁如今年逾七旬中荒废了青春,45岁才开始真正投入建筑创作的他,抓紧每一次创作的机遇.他强调:“中国建筑师需要独立思考,自辟蹊径,跟在别人后面打转转是没有前途的.等设计要做到位,建筑师要追求流传,不求流行.”他的代表作加纳国家剧院,建筑表现力求形体上黑非洲的狂野,粗放与内部精湛的雕塑,壁画结合,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在加纳,面值2万赛迪的纸币上印有加纳国家剧院的图案,成为中非友好的象征.

2006年,年仅42岁的胡越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设计大师.在新时代环境下,胡越的设计无论形体还是细节都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他大胆提出了“形式存疑”,他说:“建筑的形式应占有重要的作用”,他对不论任何情况地强调“形式追随功能”表示怀疑.正是这般深入的思考,让胡越的建筑作品焕发出朝阳般的勃勃生机.

建筑艺术的探索是最近20年提得最多的理论,它让建筑的形式美理论更加多样且深刻,并言之有物,使建筑有如音乐,美术、戏剧一样,成为人们灵魂空间的载体.

3 工艺与技术的探索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建筑师面对一项设计任务,总是根据个人的认识调整其中技术与文化所占的比重.中国对外开放30年,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带来的是对建筑文化性的重视,其实中国建筑师对于建筑中的技术与工艺的学习却更有待提高.

一生致力于建筑技术教学的秦佑国认为,目前中国建筑师急待加强建筑技术领域的学习与研究”长期以来中国的建筑设计,就建筑艺术而言,只注重空间与形式的创作,却忽略了技术性设计和建造的工艺技术.我们在建筑上已经丢失了传统的手工技艺,却又没有进入工业制造的现代工艺阶段,粗糙,没有细部,不能近看,不能细看,不耐看,缺少应有的美感.要说现阶段中国建筑与国外的差距,这个方面可能是最主要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训正也强调了建筑技术知识的重要性,他回忆说:“在学生时代凡是有强烈创作的都想发挥一些非现实的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但由于胸无点墨,只得在洋杂志中找寻灵感,全然不顾经济、功能、审美和技术上的综合要求.我的老师杨廷宝反对盲目地抄洋杂志,特别注重实践的可行性.在他的影响下,我在20世纪60、70年代主攻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那时我从国外各种书刊资料上徒手描绘并翻译可适合我国将来营建的构造,共完成了800余幅图页,后来出版的600多页的《国外建筑装修构造图集》即源出于此.为此付出的努力使我在后来的创作实践中获益匪浅.”

费麟从事工业建筑设计50年,他认为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重视工艺与技术的建筑师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型项目,如科技园、工业园、高精试验室、无污染工厂,零库存厂房、工业大厦等,无论在规划设计上还是在企业文化,人文关怀上,都打破了许多传统的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设计的界限,等我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这场挑战中,相互促进、比翼齐飞,一定会创造新的建筑奇迹.”

在材料与技术上,中国建筑师要向西方建筑师、特别是向欧洲建筑师学习.如果能把建筑材料的性能,色彩、质感、加工方式以及建筑的节能环保,工艺流程等等因素纳入我们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中,那么即使是造价低廉、形式普通,也能产生出设计的精品来.这一点,已经有不少中国建筑师开始觉悟.建筑师孟建民谈到:“当今那种虚夸、表象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评论与反思的热点,对生态、节能的关注,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对建筑空间品质的关注以及对人的文化性关怀都成为今天整个建筑师回归理性最好的说明.”

科技发展使人类对建筑的功能,环境,适应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建筑工艺与技术探索产生的背景,早年现代主义建筑曾提出“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现在建筑师中的“高技派”、全寿命绿色建筑研究,材料工艺研究,无不在这一领域为新中国建筑师开辟了无限宽阔的发展天地.

4 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

生活在拥有5000年悠久文化的国度在建设新中国的同时怎样对待历史文化建筑这是中国建筑师一直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指出:“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应注意给历史文化建筑以应有的尊严,还要兼顾让人民群众受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建筑师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并且深入思考设计对策.

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方面,梁思成先生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冬天,梁思成应解放军代表的要求,在一张军用地图上画出了北京城有价值的古建筑,随后又领导清华营建系部分同志编制了一本《全国文物建筑简目》,力争避免全国解放战争对文物建筑的破坏.在期间,梁思成身处逆境,仍然坚持要保护祖国历史文化建筑的信仰.记得在1971年的一个冬日,在他生命的最后旅程里,回想起1950年他与陈占祥为保护“旧北京”和发展“新北京”提出的“梁陈方案”时说“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他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有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指《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只是在细部上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刘敦桢是建筑“三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的儿子刘叙杰回忆说:“这三项重要的史学研究始于1958年,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史稿》,《中国近代建筑史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的编写工作,不但要积极奔走与组织策划,还要对史稿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核校,为此父亲常常在病中仍然主持编审会议.这史稿后来以《中国建筑简史》的名义发行,分为二册,第一册是古代部分,第二册是近代部分,而大型画册《建筑十年》,则在1959年底发行.”建筑“三史”的编写,成为我国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事件,对后人了解整个中国建筑的演变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有利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护.

如今回头看,一些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过于急功近利的设计,为了眼前的小利,破坏了不知多少价值无法估量的建筑历史文化,真是令人痛心疾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众多,中国建筑师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责无旁贷.

5 走出国门

最近10多年,当国内许多重要建筑在竞标中均由外国建筑师获得最终设计权的时候,不禁有中国建筑师大声疾呼:“狼来了!”其实,中国建筑师也同时在悄然进军海外.

改革开放,机构调整,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建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大平台,使得未来中国建筑界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的可能性――大的老牌设计院,建筑院校,明星建筑师事务所并存,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更激烈.2005年北京大学建筑中心主任张永和出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2006年马清运出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这是华裔建筑师最早走出国门的范例.张永和、马清运受任于国际名校,说明了国际建筑界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期盼,对中国建筑师的认可和关注.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建筑师与国外顶尖水平的建筑师还是有差距的,在采访崔惶时,他认真地分析了目前中国建筑师的状况:“在建筑观念上,张永和、马清运们可能已经很前卫了,但真正从成就上,一系列有影响的建造成就,还需要时间的积累.目前中国建筑师的活动还仅限于国内,到国外靠竞标成功得到的项目还屈指可数,要设计高难度的东西,带动建筑技术发展的东西,中国今天的建设环境还不具备.国外事务所有很多支撑,比如结构,气象,生态、工艺等都可以在全球范围选择最高水平的专家合作,而我们中国建筑师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条件.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国建筑师的发展.同时,中国建筑师要想走向国际,在文化,语言,原创上下功夫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中国建筑师的根!”

2009年正是全球经济危机即将走出低谷的一年,世界格局将经济和政治的重心转移,以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为主导的“金砖四国”在世界的地位将更加重要.作为全球新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对外开放引进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许多新中国企业在国家的鼓励下大胆走出国门.尽管困难重重,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将指日可待!

结语

前文提到的,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些中国建筑师,虽然不全面,但在当代中国建筑师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这里提到的我国”知名建筑师“大都有如下背景:

第一,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早期的新中国建筑师多数有留学海外的学习背景,后来许多建筑师在从业前接受了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大都学习建筑设计专业,而其中清华、同济,天大,东南四大院校的建筑学院更是为新中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建筑师.没有建筑学相关的专业学习,很难在建筑师这个技术性极强的角色中崭露头角.

第二,在媒体宣传和个人资源方面,都有着良好的氛围的环境.

俗话说,建筑师的设计成败与否靠的是“三分方案,七分讲解.一般让业内人士熟知的建筑师,都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者写作能力,能让大众接受其设计思想,媒体宣传其设计思想,而且其作品要得到社会(包括业主、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才能取得成功.

第三,他们的作品(尤其获大奖的作品)大都属于典型而非普遍的建筑,极少数建筑师因对住宅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而出名.翻阅各种建筑评奖的获奖作品名单,映入眼帘的常常是博览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等这些有足够规模,设计难度和影响力的建筑,把其背后的建筑师推向了专业评奖和媒体宣传的前台.因此我们很难在中国建筑师中找到一个像美国的赖特那样,因为独创“草原式小住宅”而流芳百世的人.

这里我想说,由于时间有限,编者的视野有限,《建筑中国60年.人物卷》收录的新中国建筑师还不全面,难免挂一漏万.今后建筑评奖和建筑传媒的宣传导向是否可以向那些默默从事一般性普通建筑设计与研究的建筑师倾斜7以便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大众型”建筑师.

就在本文即将完稿时,6月5日,传来央视新闻主播罗京去世的消息.一时间,媒体聚焦,盛誉弥漫,人们为这个26年播音无差错的“国脸”罗京悄然离去而倍感惋惜.反思中国建筑师,这说明人民群众仍然需要一个阳光健康的建筑审美环境,渴望一个稳定持续,业务考究,乃至锐意进取的创作团队.建筑师时刻莫忘,需按照建筑设计规律的要求去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首先把本职做到最好.

当我们环顾60年新中国的风雨历程,总结60年建设成就的得失,看到的是时间的步伐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城乡的面貌.大时代与小时代,相互牵引,彼此带动,或快速,或缓慢,唯一不停止的就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无论遇到政治的浩劫,还是身处生活和创作环境艰苦的边疆,或者只能给“洋设计师”打下手,中国建筑师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追求和奋斗!

请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毕生奉献的前辈们,更不应忽视那些默默无闻投身边疆,投身祖国建筑的基础事业.投身普通而广大的民间建筑的建筑师们,他们才是60年中国建筑设计“最可爱的人”!

中国建筑师共同携手走过了一条洒满希望和汗水,泪水的建设之路,讲述和记录建筑师自己的故事,演绎和珍藏共和国60年点点滴滴的变化,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