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坛侧记

点赞:15777 浏览:696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将环境问题再度带入了大众的视野.2010年1月29日,由Bl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UTC联合技术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在皇家驿栈酒店举行.到场来宾涵盖了建筑师、建筑媒体与建筑文化图书出版等领域.本次新年论坛倡导“中国建筑传媒的社会责任及全球化视野,以己任在世界的舞台发出中国的创意之声,以传媒的力量倡导低碳的设计,以传媒的力量倡导建设低碳经济和文化,建筑与传媒携手共进”.

开幕致辞

张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新一个十年就要到来,我们能够聚在一起仰望苍穹俯看紫禁,挥别走过的十年迎来崭新的十年,能够如此贴近中华民族的精粹相互畅谈共同愿景,这是值得保存的记忆和美好的开始.

作为一个建筑师、媒体人和普通的北京市民,我深感文化传播的力量之大,影响之广,这也是我们正式推出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的缘起.自2007年以来,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已经举办过三届建筑传媒的新年茶话,虽然没有大力宣传,却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为扩大传媒的影响,将推出每年一个主题的建筑传媒新年论坛.

建筑连接的是我们的生活与文化,建筑传媒承载的是传播文化的重量,中国建筑传媒具有在世界平台发出中国声音的义务.建筑传媒应当紧密联结大众传媒,不仅在业内发挥它的作用,更有责任在社会大众的范围内普及建筑文化.

在当今社会颇具生存恐慌的背景下,各行业都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的生活理念,绿色节能已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实地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建筑业在全行业的耗材耗能上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在建设低碳经济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要创造低碳的设计,还要以传媒的力量倡导开创低碳的文化.借此新年论坛的契机,望在座的各位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贡献个人的智慧,融汇集体的力量.让建筑与传媒携手共进,为自然与文明的持续发展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刘海明:UTC联合技术公司中国政府事务总监

首先我十分荣幸地代表联合技术公司欢迎大家参加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

根据联合国能源署的数据表明,建筑业占整个社会能耗中的比例接近40%.目前,能源、环境与气候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关注绿色生态、关注低碳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相信这些现在看起来新鲜的名词,日后必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联合技术国际公司在建筑节能方面孜孜以求,不断探寻降低建筑能耗的方法.在其自身的运营中,也一直践行着绿色、低碳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由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的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厂,在2009年7月荣获了LEED白金奖,我们也有幸邀请到了该奖项的设计者陈海风出席今天的会议.

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够与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共同举办这次建筑传媒界新年论坛,也很高兴与大家共聚一堂,聆听各位的高见.希望我们在这个领域里共同合作,进一步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主旨发言

金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

面对业界大型传媒机构及众多国内一流中青年建筑师,我的发言仅仅是一个汇报,因为新的一年开始了,要向大家作个交待,也是一个真诚的表态.在2009年有关机构对全社会99个热点行业调查中,建筑师及媒体出版人均列在前30位,它说明“跨界”交流的必要及有效性.

围绕着今天的主题,我首先要谈的是《建筑创作》杂志社对低碳经济的认知与低碳文化的传播.虽然媒体人并非科学家,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认知,要求我们要懂得:何为气候变化全球气候真的在变化吗而谁又是近年来使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如果全球变暖继续下去,会有更广的物种灭绝或进入“濒危和脆弱”的行列.如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或将直接威胁到低海拔地区的小岛国以及沿海城市的安全,甚至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与图片告诉我们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度,海平面就会上升,山区冰川就会后退,积雪区就会缩小.与此同时,全球气温升高还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m3,城市缺水60亿m3.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mm~2mm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cm~50cm,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谈及此处,我不禁要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真的失败了吗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一场关乎未来世界走向暨人类命运的大会,因为所论及的话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在太严重了.在中国各方努力下,大会最后时刻由美国和“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各国的首字母组成基础一词――BASIC)起草的《哥本哈根协议》,获得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的支持.客观地讲.协议确实未能提供一份可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协议.从此意义上讲,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由此简单地制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失败了的言论并不正确也不负责.我以为从诞生之日就带来的原罪,从掠夺开始就已带来的良心拷问,从一看到新兴经济崛起就开始变酸的心理,已使走过2009年历程的西方发展模式令人质疑.我赞成中国以不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进行减排,但我更希望中国低碳建设的目标是更为理性和系统化的,万不可以回归生态为借口,倡导低质生活.而应在创造低碳世界时,追求不变的高尚生活.

所谓“低碳”时代的媒体责任不是在作秀,更不是仅仅倡导一种时尚生活,而是在强调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因为这些数据应该铭记住:“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km.相当于你排放了278kg的CO2,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kg的CO2,如果你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kg的CO2等”“低碳”目标并非仅仅是经济,它更该成为一种文化,它应以文化为内核,以产业为载体,要靠传播力使之融人全民观念及行动中,这些来自技术方法测算的数据背后所揭示的就是一种对“低碳”观念的认知,可换来一种新生态、环保的文化担当.

现如今,低碳已成为一个转型的突破口,需要在舆论与传播上形成共识.由于低碳经济最本质的内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所以它所带来的变化至少有三方面其一,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将受到抑制,即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可再继续了,其二,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未来的投资主题,即要调整能源结构,以形成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巨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发展,其三,资源税和环境税如何适时推出也更是面临的一个应研讨且需法律支持的主题.

作为建筑专业传媒,我们应把握“低碳”视域下的文化主题是,不仅要从宏观上宣传低碳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告诫同行的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并要肯定2020年低碳行业的年收入会超过2百亿美元的预测,同时也要传播“低碳”已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如果说发展低碳经济需每个人先付出行动,那我认为,为了低碳而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很不现实的,而是应该依靠技术来达到我们的目标.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社会消费的主导,科学决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保障.据此可以说,“低碳”时代更离不开文化、文明的追求.

如果说低碳时代的媒体,特别是建筑媒体必须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职能,用环保的建筑作品激发民众意识,那就必须告诫设计师、建筑师――城市温室效应的主要缔造者,推行节能建筑已是当今发达国家城市“低碳”时代的一个亮点.

站在全球化视野下,我们反思中国建筑传媒的社会责任,最终凝练成以下几点倡言与大家共勉:

(1)无论建筑师还是传媒者都要在“为什么要做”、“做什么”、“做得好不好”上确立标准,承担责任.

(2)以己任在世界的舞台发出中国的创意之声.

(3)以己任在世界的舞台发出中国的文化之音.

(4)以己任在世界舞台发挥中国建筑传媒的力量.

(5)以传媒的力量倡导创造低碳的设计.

(6)以传媒的力量倡导建设低碳的经济.

(7)以传媒的力量倡导传播低碳的文化.

论坛发言

傅绍辉(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此次论坛是由三个关 键 词组成,即建筑师,媒体、低碳的生活.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位建筑师设计了一座节能、低碳的建筑,并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有效的宣传.的确,在这个低碳时代,建筑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愈发严峻,但建筑师的能量却是有限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希望得到媒体朋友的协助.

针对这一话题,我有几点设想:第一,我认为媒体与建筑师应该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告知大众所谓的低碳生活,并不是与现代生活相矛盾的,更不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只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而需要多层次,多标准的分析,更需要建筑师的广泛参与.第二,我个人反对那些没有经过仔细推敲,就以某一种方式来推行的“标准模式”.正如金主编所言,为了低碳而低质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究竟什么是低碳怎样做才是低碳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低碳生活7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的讨论.第三,由我院设计的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厂荣获LEED白金奖,这使我深切体会到建筑师与高新技术的合作,是可以创造出高质生活和低碳建筑的!前提是需要来自政府和业主的大力支持.

谈及于此,我对那三个关 键 词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将它们重新组合,那就是:如果有更多的媒体对低碳、节能的议题进行系列报道和宣传,就会使建筑师与工程技术人员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将更多的高新技术带到建筑设计中来!

陈海风(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作为一个工业建筑,上海普惠飞机发动机厂能够荣获LEED白金奖十分不容易,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白金建筑.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UTC强大的技术支持,我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借由这个项目,我想谈谈个人对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看法,这个项目是一个维修厂,涉及到了工业产品再利用的问题.由此我联想到我国绿色建筑的标准,现在我们所参照的都是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虽然我们在此讨论这个话题,但是我们在国际上是否拥有话语权7我们拥有巨大建筑市场和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它们本身就带有低碳、节能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符合中国自身特点的建筑评价体系呢先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怎么写作,再去影响发达国家.

在此,借节能建筑的一个用语来展开我的一些想法

我们搞节能也好,搞LEED的认证也好,首先需要一个评价体系,依照一个参考建筑.建筑师、媒体不应该仅仅关注获得LEED认证的作品,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向金字塔的底座.我们有哪些建筑应用了低碳、绿色的思想,他们占所有建筑的比重又是多少,该基数的提升,才能真正代表绿色建筑理念的广泛利用,第二个要谈到的是参考标准,为什么LEED能拥有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呢,因为它有很大的产品支撑,很大的技术支撑,以及很强的政策支撑.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其实已经很完善了,只不过还应该更加系统化,并结合具体政策将相关的标准融入:第三是关于建筑师的参考体系.过去,建筑师太多关注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理念,其实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也同样在影响着他们.最后我要说,在座的建筑师来自四面八方,所处的气候条件、地域特点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在日后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学习,不断开阔我们的视野!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坛侧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薛明(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源于多年前我参与过的一个技术专业委员会,使我在活动中逐渐了解到了绿色建筑.20世纪80年代,在李道增教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已经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前瞻性的全面阐释,但在当时的社会上反响甚微.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师们对这一课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院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刚刚陈海风建筑师提到,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建筑评价标准,其实不然.早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初,我国就已经建立了”奥运场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之后在建设部的指导下,又进一步地完善了这一体系,制定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即节地,节水、节能、节财、环保.但由于该标准在国内刚刚起步,在体系.组织机构等方面与LEED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提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们不得不直视它现在所遭遇的一些尴尬.尽管我们在外参加很多绿色咨询时,都在积极地推广这一国内标准,并且的确有些项目已经按照这个标准去实施了.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只知道LEED,却对国内的标准不甚了解.今天举办的既然是一个“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借此机会,我希望诸位媒体朋友在传播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给予更多的推动.《建筑创作》杂志社作为一个富于创新性的前沿传媒机构,能否考虑推出一本关于“低碳与绿色设计”的专刊,并针对国内标准体系等议题展开务实有效地讨论和探索,进而呼吁更多建筑师在自己的设计中融入绿色概念.相信随着建筑师们的不断觉醒和努力,我们离低碳的目标会越来越近!

顾放(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说到绿色建筑,我们天津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流城市相比还很落后,至今也没有一座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但随着天津中心生态城协议的签订,我们对绿色建筑愈发重视起来,并牢牢把握住这一契机加紧学习.现今,我们已与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在天津市打造绿色建筑.天津市建委已经主持制定了“中心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开始应用.同时,建研院也为中心生态委会编制了一套“中心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此外,建委还要求我院着手编制适用于天津市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这一切都令我深切感受到在推行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政府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例如在美国,绿色建筑与非绿色建筑的出售是有很大出入的,很多在20世纪50―70年代兴建的超高层建筑也都逐渐改造成为绿色建筑,这得益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与指导.同时,媒体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不管是建筑专业媒体,还是大众媒体,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力量,让更多的百姓了解绿色建筑、关注低碳生活,将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我以为,绿色建筑的打造需要政府、媒体、建筑师的三方合作.最后,我希望在中心生态城的建设中,能够得到北京建筑设计单位及广大媒体的支持与关注,将天津中心生态城打造成为北方的绿色建筑基地.

孙宗列(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首席总建筑师)

围绕“低碳”这一主题,我想要着重探讨的是媒体与低碳设计的关系,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参加过一个国际建筑师交流会,这并不是一个论坛,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将自己设计的节能建筑汇聚到一起,互相借鉴和学习.我认为这种交流形式很好,《建筑创作》杂志社不妨将今天的课题不断深入、延续下去,为中国建筑师提供更多的成功案例,为国内外建筑师搭建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另外,绿色建筑从设计概念到实施再到运营,需要长时间的酝酿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导致媒体去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去展示绿色建筑的全部概念,应该如何去跟踪报道一个绿色项目的建设全过程,而不只是单纯地展示一个结果.

媒体在如何引导社会看待从设计角度推出的绿色建筑概念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举一个有趣的例子:近两年,我与国外的一家设计单位合作一个沈阳项目,外方提出能否在这里建一座零排放建筑.在这个设想还没有具体化的时候,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就已经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现象说明,每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都是不同的,由于社会对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的低认知度,这些词汇难免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

相对于从国外直接引进的节能概念,我更提倡那些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节能概念.再举一个例子,英国在节能领域具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近两年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推行下,低碳建筑大行其道,进而给本地的节能诊断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公司的生意急转直下,原因是很多印度人在英国成立了节能诊断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你的技术有多高新,要求有多严密,也会因种种社会现象夭折.由此可见,一个健康的市场秩序对于发展低碳节能概念至关重要!

低碳,对于我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能力都是一个全新挑战.国外的设计事务所大都是依赖于各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横向合作,通过细致的分析才确定如何运作、实施.相比之下,我们与国外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不仅仅是在概念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练内功”.在这一点上,媒体可否发挥自身优势,向国内建筑师们介绍一些国际上的成功案例,以及其背后具体的实施过程.


吴钢(维思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建筑师并不是LEED规则的制定者,我们更多的只是站在应用和实施的角度.这让我联想起一个山区小学的设计,在孩子眼中,究竟什么样的设计才算是低碳、环保的呢我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然而他的想法却出乎意料的简单,那就是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时,多吃蔬菜,少吃肉.孩子天真质朴的回答值得我们每一位成年人去反思,究竞什么是低碳为此,我认真查阅了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关于改变日常生活方式的倡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多吃有机食品,减少吃肉等高热量食品,因为生产这些产品需要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我还发现,今天会议的举办地皇家驿栈是没有设计电梯的.十年前,我在慕尼黑一座6层高的办公楼工作,那里也同样没有电梯,只有一部货运电梯,大家在上下班时都是走楼梯的.这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

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来谈低碳,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拿出一个自己的项目来做介绍.但是,究竟按照何种的低碳规则来做设计才是最正确的呢7每位建筑师的切入点都是不同的,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在我看来从自身做起,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根本的!在此,我倡议媒体应该向大众倡导一种非技术性的,更自然的低碳方式,并不是由低碳高技术所控制的,而是应该与低碳低技术相结合.

蔡利(联合技术公司中国区公共关系总监)

UTC选择协办这个活动,是想与广大的建筑师和媒体朋友们集思广益,探索一种多渠道的低能、低碳建筑方式.正如我们所在的这座紧临故宫的四层小楼,这种低层建筑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但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我们的可耕地、可用地变得越来越少.如何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呢我认为,设计是源头,技术是关键.通过建筑师、媒体、以及UTC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个人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技术所造成的.为什么技术会导致种种问题的出现呢7有两个原因第一,源于人类的无知.人类总是愚蠢地认为自己对大自然、对技术都很了解,其实不然.早在100年前,当第一台蒸汽诞生于世时,人类只是自作聪明地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环,第二,源于人的.《阿凡达》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电影的背影是地球在人类不断地索取开发中终于走向濒临,成为一片荒芜,而人类数量的膨胀导致不得不在星际中找寻其他的栖息地,于是他们找到了潘多拉.人类受到的蛊惑,已经麻木到了缺乏那种保护原生态的意识,这是多么的可悲!

我所理解的绿色生态,即落后的生活模式.反之则是与自然相违背!在此,我列举三件触动我心的身边故事:门)前段时间,我的工作室搬至一座写字楼,这里原是美国一家大型的电脑公司,当我进去时,发现里面是全新的桌椅,一问才知,这竟然是他们丢弃的垃圾;(2)2008年,我去巴塞罗那开会,当地夜晚灯光的亮度之强,密度之高,令我记忆犹新;(3)我在美国的一家超市购物,恰逢店铺下班时段,店员们将所有的蔬菜、肉、面包统统扔进了垃圾箱等当我们畅谈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时,殊不知发达国家的高碳生产都已经转嫁到了我们这些国家.

现在,全世界都开始按照欧洲的逻辑在跑,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些新技术,高科技真的可以克服一切难题吗我看未必!人类社会,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齐欣(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一方面我赞同胡越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也没有那么悲观.

回望中世纪的城市建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事实上,从建筑的角度去解决碳排放量问题,其能力十分有限.但是从规划和规范的角度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比如,现在房子之间都是脱离开的,但在中世纪,房子大都是挨着的,不仅节省了土地,还节省了人类行走距离.此外,北京拥有大面积覆盖率的屋顶,如果能将它们全部变为绿地,就能够解决很多节能减排方面的硬性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我非常高兴《建筑创作》杂志社能为建筑师和媒体提供这样的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借助专业媒体的力量去放大建筑师们的心声.

傅英杰(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长)

刚才齐欣的发言观点很明确,我在他的基础上加以延伸.

据国外数据统计,整个建筑的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由此可见,如果建筑能在低碳节能方面做出一点贡献的话,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首先,区域规划直接决定了建筑整体的耗能情况.我认为,城市化进程,比非城市化模式更加节能.因为人类居住的越密集,相应的能耗也就越小.这就说明,如果能在整体规划的实施上体现出绿色节能的思想,要比在单体建筑上的小变动产生的效率更大.其次,从社会整体来看,“低碳”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政治提法,致使很多建筑,无论节能与否,总要强加上一些节能、环保的提法.比如,太阳能光电板真的节能吗的确,光能转化成电能的确是节能的,但光电板昂贵的造价成本与仅仅15年的使用寿命相比,可能我们所要消耗的能量更大.这一切都值得建筑师们去反思,所谓低碳,究竟是一个标签呢还是真正能够产生实质有效的作用呢

崔彤(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

我对现代科技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并非怀疑.我赞同朴实的生态技术观点.

在英国和德国,对于建筑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一种概念、一种方法.但我相信,无论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低碳建筑、节能建筑任何一点来看,都会触动建筑师们重新规范其设计行为和设计思想,重新修正我的建筑教育方法,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存状态.

自农耕文明开始,我们就在不断地毁坏地球.由此看来,建筑师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只做建筑,研究技术大得多!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很多关于低碳的问题,正如之前傅博士(傅英杰)所言太阳能技术真的低碳吗我表示质疑.因为太阳能光电板的生产全部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而享用者却是欧洲的发达国家.再如,关于2000万人口的北京城,单就人口数量来看,它已经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国家.这就使我们不得不去考虑,这样的超大城市需要怎样的生态技术

那么,媒体的力量又是什么我认为,其力量在于能够在这么小的空间之内,将建筑师,媒体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能源取决与社会!此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再次领略到了《建筑创作》杂志社在图书、摄影、文化研究及策划方面的卓著成就,我想,只有像这样一个凝聚着巨大力量的媒体,才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份力量来自于社会、建筑师和媒体.

很高兴前来参加“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这是一个从低碳行为向低碳文化迈进的论坛,我真诚地希望这个及这类论坛持续下去!

汪恒(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

切合今天的主题,我首先想探讨一下媒体的责任与媒体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媒体的影响力可能要比建筑师大得多.建筑师只是在做一个个作品 其影响面很窄,而媒体拥有广泛的受众群,如甲方、建造商,厂商、施工单位等等.通过媒体的扩音,还能够引起政府方面的关注.

我赞同低碳的技术,但是生活的品质不能降低,那些回到原始社会的设想是不现实的.从社会发展、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向建筑师们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建筑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功能、创意等基本方面,并采取适宜的生态技术,其次,建筑师应该把节能当作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来考虑,第三,建筑师在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节能的一体化,并充分与建筑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进而传播得更远!最后,作为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应该努力将低碳建筑与创意更好的融合!

韩林飞(北方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建筑的本意是什么

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象征着权利与财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促进了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其标志是混凝土的应用.来到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对能源.信息的需求,又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建筑.正是这种需求和技术的变化促进我们从建筑的本意上来理解建筑,让我们通过很多技术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低碳.但正像傅博士(傅英杰)所举的例子,这些所谓的高新技术真的可行吗我们现在的这些低碳建筑、节能建筑五花八门,形态各异,并没有形成一种模式语言和美学认知.所以,现在全世界对该类建筑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探讨.我认为,还是应该从建筑的本源来理解低碳建筑.中外建筑有何不同

外国人称“建筑”为“Architecture”,由成就和技术组成.但在中国却没有一个词与之对应,只有屋.舍这些词,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建筑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认识.但从中国的文化角度来看,又给我们一个启发,我最近在研究屋舍的“舍”这个字,它同样也是舍得的“舍”.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字中国古代的房子都是木建筑,这也是最生态,最环保的.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只能提供一代人使用100年左右的时间,这也是一颗树的成材时间.中国所追求的不是“Architecture”所倡导的标志性和延续性,而是追求一种回归自然性.我们能否挖掘中国观念里对建筑的认识态度,现代建筑虽然解决了人们的需求,但也带来了材料回收引发的诸多问题,以及对自然的破坏问题.我们能否做到不追求建筑的永恒

赖军(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总经理)

低碳是现在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也许我们以后见面不会再问“你吃了吗”,而是改问“你低碳了吗”.但是,我却认为我们是“被低碳”了.现在,我在做三个低碳项目,它们带给我的启发是更多的是困惑.

困惑之一是标准.我们所做的这三个项目有三个标准,一个是国内三星标准,一个是LEED,一个是开发商要求我们不计成本、不计代价来做一个示范性的零碳建筑,这搞得我们很混乱.况且,现在的很多标准都是舶来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多不符之处,这确实是值得我们今后去细化、改进的地方.

困惑之二是技术.就拿我们做的第三个项目来说,起初做的两个月,我们一直达不到碳平衡,这还不是全周期的碳平衡,并没有考虑建筑材料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查找原因后发现,我们所处的楼前有一部分遮挡,降低了太阳能的使用率,给我们带来了很烦.这使我们冷静地思考,所谓的零碳,它的实际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是为了建立低碳建筑而建立吗技术是为人类所用的,但是人类不能受控于技术.

我以为零碳,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当中,有很多关于低碳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比如窑洞和四合院,再比如四合院中的一棵树,夏天它的枝叶繁茂,是为了遮风蔽日,到了冬天,它的叶子又全部脱落了,是为了让阳光照进来.作为一个建筑师,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节能技术都堆砌上,而是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去创作、去探索,回归到建筑原点上.

傅刚(任何(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我们今天所谈及的话题,牵扯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座的任何一个单位、个人所不能解决的.作为建筑师和传媒工作者,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也非常有限.低碳节能技术的确跟上时代的脉搏,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不认为我们今天所谈所讲真正触及到了话题的根本,我也不认为那些号召我们进行这些事业的人真正希望将这份事业进行到顶峰.或许,它只是一个噱头!

下面谈谈我作为一个建筑师是如何看待媒体的,因为我们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希望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我们的生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建筑媒体也好,大众媒体也罢,在提及建筑时,总是将它当作地产的副产品来说.很少从人性的角度去解释建筑,去向公众讲述在所有消耗与努力的背后所反映的人的真正愿望.也许低碳生活只不过是一个口号,但它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就是从现在开始,反思我们曾经拥有的生活经历,重新勾画出我们渴望的美好生活.因此,一个很没有意思、很冷酷的建筑物,在更广的范围内变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产物.媒体在这一层面能够比我们做的更多,因为我们所做的只是设计.而传媒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我们需要传媒的影响力.

结语

自2007年以来, 《建筑创作》杂志社已举办过三届建筑传媒的新年茶话,在广受好评的激励下,为扩大传媒的影响,从2010年正式推出每年一个主题的建筑传媒新年论坛,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专业传媒正确引导的力量.本次论坛结合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在各行业都开始关注自然生态的生活理念背景下,推出了绿色生态的主题.与会来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深入地探讨了使建筑更智能、更节能的解决方案和专业技术,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新年论坛的成功举办代表传媒的力量将担负起社会之责任,不仅履行文化传播的使命,还将倡导开创多元发展的文化模式,怎么写作于普通大众.

作者:王砷,《建筑创作》杂志社编辑

摄影:王欣斌,《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收稿日期: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