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坛”系列活动剪影

点赞:19654 浏览:853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图书,是人类思想的灵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在带给我们隽永乐趣、恒久动力的同时,更用博大精深的文字汇聚成人类文明进步不止的奔流长河,保存下民族精神凝聚复兴的璀璨果实.同样,建筑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一种载体,在积累,记载、发展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各种表象,真实而详尽的记录着历史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让我们穿越时光看到那沉淀在人类发展长河之中的流年遗迹等

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的成功举办,正是为“图书”、“建筑”,“文化遗产”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对话的平台,以探讨它们相互重合那一部分边界,为各自领域寻求另一种可能的方向,让人们在这片天地中品味书香,阅读建筑,感悟沧桑.

“图书”与“建筑”的踌界邂逅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现代印刷技术和摄影照相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建筑图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图书,作为文献成果,集中呈现了一个学科的研究历程和发展脉络,建筑图书的出版历史也正是一部建筑业发展的研究史.追溯至2007年4月23日,正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2个

“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坛”系列活动剪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建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世界读书日”之时,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适时地召开由京津两地建筑师,媒体人、图书馆学专家等参加的主题为“建筑师的非建筑阅读”的建筑师茶座.建筑师的阅读,既可以与建筑无关,又无时无刻与建筑有关,建筑师谈读书,自有其视角,无论读什么、怎么说,都离不开与建筑的纠缠.建筑师需要在读书中修炼自己的人生观和建筑观;国民建筑审美更需要优秀建筑佳作的导引.为此,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大力支持下,Bl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于2008年元月十五日召开了“第三届建筑师与媒体新年论坛”,金磊主编正式向业内外媒体宣布首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活动的开始.


回望“中国建筑图书奖”走过的三年历程,每届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2008年,《建筑创作》杂志社适时推出“中国建筑图书奖”的思路,这是1949年以来第一次对我国建筑图书进行的专项评选,其范围涵盖2007-2008年的建筑图书.且适时地抓住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契机,举办了“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文化展”.这也是国内在奥林匹克建筑文化方面举办的首个展览;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评选活动恰逢建国六十周年,侧重于对建国以来的所有建筑类图书进行梳理回顾,并举办了“用图书镜像建筑――建筑中国六十年”展览,达到了向广大读者宣传建筑文化发展的目的,在迎来新篇章的2010年,Bl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携手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建设报》等多家机构共同开启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

本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界定了明确的主题,涉足建筑与艺术领域,探寻“建筑”与“艺术”的最佳契合点.建筑承载着生活的艺术,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及渴望的艺术形态和地域文化需要艺术类图书的支持.作为本次评选的“亮点”,该类图书的出现力求为建筑创作提供灵感,为业内人士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建筑文化,学会欣赏建筑的方法,提高人文素养,在普及建筑文化方面为广大群众建立良好的桥梁.此次评选活动范围包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以版权页记载时间为准》,由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出版机构在国内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包括限国内发行)的汉文版图书,再版书,重印本、增订本均可以参加评选.自2010年1月活动发布以来,共收到143种(套)共205本报送图书,经过来自建筑、图书,艺术,文化各领域专家评委的审慎遴选,最终有16种(套)图书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与此同时,《建筑创作》杂志社还与相关单位结合“2010年中国建筑图书奖”,以建筑师为主荐者,结合理论,技术、文化,艺术各界人士,囊括城市、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集合网络、出版、校园各大领域,推出了全新“季度荐书榜”.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更为密切地关注建筑文化、艺术生活,进而推动和引导读者阅读和,并为读者、作者、译者以及出版社提供一个建筑文化学术交流的创作平台.

在整个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一致认为“中国建筑图书奖”旨在将中国建筑图书出版及在业内外阅读使用上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为读书人、写书人,出书人、评述人、藏书人等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氛围,调动了大众的积极性.此外,评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评优、评论的过程,而评价图书本身更是一次阅读、传播的过程.评委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传递一种精神,实现一种合作,寻求一种思路,开拓一片天地,进而放大“中国建筑图书奖”的品牌号召力,将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置于国际性阅读活动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筑作品,建筑文化,建筑人物、建筑事件等寻找中国建筑文化的根基和振兴之路,为建筑图书树立起“中国精神”!

2010年4月23日,在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党委书记詹福瑞在开幕致辞中谈到

“置身于古老建筑和皇家园林之中,共同探讨建筑与艺术,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中国图书馆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再次联手,颁发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并以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召开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建筑文化研究类的图书,是中国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图书奖的评选,旨在希望更多、更好的建筑作品随着图书的推广而受到普遍的关注,培养公众对于建筑的审美意识.图书馆作为一个促进知识与信息有效传播的社会公益性传播机构.中国图书馆界愿与中国建筑界及社会各界精诚合作,为传承文化遗产的精髓,为建设书香社会和提高全民素质尽一份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中国建筑,建筑图书、建筑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则在宣布获奖图书前谈到,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创办属于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传播层面的奖项,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我也并未发现过.从此种意义上,我觉得主办单位是很有远见的,他们担负起及国家倡导的‘中国出版要走出去’的责任,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如此大胆地在创立专业出版奖项上,打出‘中国建筑’的牌子,实质上体现了为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为中国建筑出版铺路、为中国建筑师及新作品赢得话语权的使命,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奖,与政府奖相比只能是一个NGO,但纵观三届的评选及每届颁奖推出的展览和论坛,都表明这个学术机构所组成的评选专家团队具有特别的感召力和权威性,它已经深得国内数十家建筑、城市,艺术等类出版机构的赞同和肯定.我希望,国家,政府及相关的出版机构应更多的关注属于中国的城市建筑,给予中国建筑文化传播更多的关怀和指导,树立起“中国建筑”传媒出版的品牌,让全世界感知到中国建筑学术与文化的影响力.未来的图书奖,不仅仅是要品评中国的建筑图书,更是在品评世界的建筑图书!”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先生则将此次“中国建筑图书奖”活动总结为是一次富有远见的中国建筑传播行为,一个彰显中外建筑学术理念的平台,一项实现中国建筑“走出去”的可行战略!他说道:“据我所知,该项活动是国内、也是世界上以建筑图书为载体,向业内外人士推荐好书,提升专业出版水平,鼓励装帧设计与印制质量的唯一的由学术机构创办的奖项.因为建筑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的缘故,我十分关注这个奖项.我认为它所评选的建筑与城市类图书代表着国内建筑和图书专业机构发展的方向,会为业内外读者提供一个展示建筑文化学术交流水准的平台.记得200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颁奖典礼上,组委会请来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总干事长卡贝丝女士,她在评价这个奖项时提到建筑图书奖的设立对中国建筑师而言,是一个技术与文化提高的过程,对世界而言,是让全球更快认知中国建筑师和中国建筑作品的过程.我赞同这个奖项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读书日’标识.在我看来,每一届奖项的举办,都是很有特色的.第一届,他们不仅举办了图书奖的颁奖活动,还适时地抓住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的契机,举办了’奥林匹克场馆建筑文化展’:第二届,他们在盘点了建国60年以来所有建筑类图书发展历程的同时,还举办了‘用图书镜像建筑――建筑中国六十年’展览.以及接下来将要举办的‘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都是颇具创意的文化活动,在业内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个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作为一个建筑学人及著作者,我都会支持这个既扎实,又深刻,既活泼,又有影响力的建筑文化遗产活动.祝愿“中国建筑图书奖”越办越好,祝愿‘中国建筑图书奖’在未来立足于国内,走向世界,创出卓越品牌!”

“建筑”与“文化遗产”的时室穿越

建筑,作为工程与艺术的结晶,真实记录着其建造时代的科技水平、社会生活需求和审美趣味.它是一个稳中有变的物质性载体,不断融入社会变迁的历史信息,倾注着使用者与观赏者的全部感情.注重传统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是当今~个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认为如何正确处理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的保护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传统建筑和历史地段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历经2008、2009年二次建筑图书评奖活动,建筑界,文博界、媒体出版界、图书馆界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公众普遍认为建筑,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文化载体,其生存与发展是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再生息息相关的.为此,借“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之机,主办者特将纪念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举办了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旨在从文化遗产保护层面提出新思想,以广泛听取各方专家之意见,为不断深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并探索合理的发展路径.

正如论坛策划者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所言“与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的评选颁奖活动相衔接,我们围绕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在我身边’的主题,策划组织了‘第一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因为所谓读书,不该是一个纪念日的事,它应如同经典建筑一样永恒!在中国建筑图书奖活动过后,研讨建筑文化遗产主题更是一个天然的良机.我们希望,本届论坛成为一个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持与发展形成共识理念的论坛,本届论坛能成为深入开启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系统化研究的论坛:本届论坛更是凝聚建筑界关注文博事业热情并主动投入做出不懈贡献的论坛.”

作为本届论坛的亮点,其会址不仅选在有着著名历史及学术地位的国家图书馆旧馆的文津讲堂,还邀请到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红、东南大学教授陈薇这四位主讲嘉宾作为论坛主讲人.他们均用自己孜孜以求的读书.著书及治学态度的亲为,推动着行业乃至全民的阅读.主办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的演讲,不仅领悟建筑文化遗产的内涵,更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及社会责任、一种可敬的精神追求!

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首先进行了“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主题发言.自建国60年以来,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近30年的建设速度,已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拓展,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在旧城改造中快速消失.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7如何使城市建设工作者有更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如何让全社会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伴随着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提出和深入发展,预示着跨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界限,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界限.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界限的广义的保护时代已经到来,并正在担负起保持和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传承和塑造人类精神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单局长以从事历史性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30多年来的切身经历和感触,结合亲自主持的故宫筒子河保护整治,圆明园遗址保护整治、明城墙遗址保护整治等相关实例,阐述对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保护新领域的研究.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红发表了主题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学术讲座.她在发言中谈到,天津作为我国北方近代最早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了天津悠久、多彩的历史,尤其展示了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第一次、第二次战争帝国主义入侵,租界的建立、清王朝覆灭,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无不能在天津寻找到历史遗迹.随着2005年9月1日,天津市人大颁布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使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中的珍品一一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仍有很多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反思,需要我们努力.比如完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机制,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科技投入、加强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等.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进行了“和谐共生中的西安模式――西安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主题发言.他力求通过对西安处理文物遗址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和谐共生关系的解读,从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在城市特色与建筑创作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试图为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讲演的最后,以视频播放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一个正在为逐步实现“国家级中心城市、世界文化之都”目标探索前行的古都西安,所谓西安模式,正是运用文化策略,寻求遗产保护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共生,运用规划手段,寻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运用生态技术,寻求遗产保护与低碳环境的和谐共生;运用经营理念,寻求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从而形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一条符合西安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也是在探索中形成的“西安模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教授陈薇作了“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主题发言.她以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线型道路与南京历史概括了南京历代都城选址及线型道路遗产由西向东演进并在近代进行整合的发展轨迹;二,线型道路遗产与评估对2007-2008年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中开展的关于南京线型道路遗产的门槛设置,评估指标体系、评分和分级标准,保护对策等工作进行了介绍,三,提出从线型道路遗产的全新角度去认识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若干思路,如包括线型道路遗产与南京山水与绿化保护、相关的线型历史廊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并通过这三点阐述得出结论线型道路遗产对南京历史城市保护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将促使我们加速关于对线型道路遗产的理解和建立保护机制.同时,由于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连续性特征,大多历史城市呈现层叠型和变迁型特点,而其中,线型道路遗产是解读和保留城市特征的重要要素.此外,道路遗产在今天城市高度发展中的窘境也最为突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在南京历史城市保护中对线型道路遗产工作的探讨,有投石问路的探索意义.

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北京论坛”的最后,为了让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发扬光大、为了让城市建设及管理者从深层次上理解建筑文化遗产的作用,为了使一代代建筑师与文博专家倾注身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追求早日实现,也为了在当今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变化中为中国文化遗产注入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项目,由本届论坛组委会代表全体与会者起草了第一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北京建议》.其要点在于提出了三个共识及六点倡议.

采写于本文的点滴随想

面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不仅要以高端的标准推动国际化,更要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城市的地位.新一轮的建设不仅应具有国际化视野,更应着眼本土的文化遗产.建筑作为体量最大、最显著的文化形象和代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几千年的积累留下了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它汇聚了艺术的灵感和璀璨的文明:而近100年,近30年以来的艺术创造和建筑革新更带来了丰富的创意产业和文化模式.这些积淀不单靠建筑形态的展现和口口相传,更需要被记载被流传,研究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建筑文化图书,这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向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前进.

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力量.一个不爱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书香四溢的国家是不可估量的.国民阅读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影响到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更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这是读书对于一个国家的深层意义.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侧报道犹太人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一智慧和富有民族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大学多,二是图书馆多,三是读书的人多.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人口仅500万,却拥有六所世界一流大学,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海法大学、内格夫――本古安大学和巴尔伊兰大学.不仅如此,以色列建立的图书馆有1000多所,平均不到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表明,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以色列更是嗜书如命的国家,每年都在耶路撒冷举办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办出的借书证有100万个,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嗜书如命的犹太人通过读书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深度,换来了巨大的回报.在占全球总人口的0.3%的犹太人却有15%的人获得诺贝尔奖!由此可见,最能创造文化的城市一定是读书最多的城市,最能创造文化的国家一定是读书最多的国家.

我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总是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但其实读书更是一个国家走向真正强大的思想基石,正是这种智慧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正是这种思想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着永恒的理论支持和行动力量.

我想,此时此刻刊登在本版的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文字,更是在传递一种讯息――一个书香建筑中国.期待大家的共同参与!让阅读,提高建筑的素养,让阅读,坚定共识的信念,让阅读,凝聚公众的力量,让阅读,传承中外的文化!

附: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北京建议(初稿)

2010年4月23日,“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暨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

历经2008,2009年两次建筑图书评奖活动,建筑界、文博界、媒体出版界,图书馆界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及公众普遍认为

建筑作为实用性很强的文化载体,其生存与发展是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再生息息相关的.为此,借”第三届中国建筑图书奖颁奖大会”之机,主办者特将纪念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举办了“首届建筑文化遗产论坛”,旨在从文化遗产保护层面提出新思想.以广泛听取各方专家之意见,为不断深入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并探索合理的发展路径.

与会者认为

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评判,不仅要继续依据“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而要将其纳入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之中.不仅要研究建筑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范围的界定,更要使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怎么写作于告诉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我们认为

(1)自上古时代至公元1840年之前的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营建技术,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至今仍需加大保护与研究力度,而重点在于探究其文化体系的独特性及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启示作用.

(2)自1840-1949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中国由文明古国向现代国家嬗变这一特定时期的见证物,记录着中国近现代推翻封建帝制、创立共和政体、逐步走向富强的艰难路途,同样是一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对于这一时期的保护与研究,其重点在于探讨社会转型期在建筑问题上的表象及其深刻的文化含义.

(3)1949年之后的中国当代建筑也已有了60多年的实践历程,并产生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在复兴民族文化方面的思考和行动.关于当代建筑,工作重点应是遴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性作品,以此记录这一时期的建筑历程,明确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未来走向.

有鉴于上述判断,此次论坛的参与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华民族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往所必然出现的多元性,技术的先进性和风格的独特性,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巨变,是无比珍贵、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必须给予充分关注.为此,与会者倡议

(1)加大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结合并利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转档案,对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应由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和环境控制要求,并与研究机构和出版机构密切配合,编撰高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图册及专著,为中国经典建筑树碑立传.

(2)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技术的研究.近现代建筑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近现代建筑的结构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其保护维修技术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此外,围绕着具体建筑实例的历史事件或故事,也必须视为建筑文化内涵的必要组成部分,加以搜集,整理,及文化传承意义上的提升.

(3)抓紧对我国当代建筑的调研工作.当代建筑60年历程,是历经挫折而走向民族文化复兴的关键阶段,其技术进步之迅猛,艺术风格之多变,项目规模之大,面临问题之复杂性,均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总和.因此,及时调研、及时保护其代表作和优秀作品,是总结经验、为国家建筑安全、引领未来的当务之急.

(4)研究建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门协会,设立专项基金,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长期、持续、系统的文化工程,为不可再生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合理利用提供帮助.如认真考虑将中国古代唐辽木构建筑系列,近现代的中山纪念建筑,抗战建筑、辛亥革命建筑系列等优秀建筑尽早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程序.

(5)继续开展诸如“田野新考察”等旨在结合实例调查的研究工作,针对建筑文化遗产在艺术思想、科技进步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处理,在建筑思潮方面发挥其对当代建筑活动的借鉴作用,在加强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使之怎么写作于社会、怎么写作于未来.

(6)加大对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使全社会自觉加入到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之中.

上述建议旨在从新的起点去思考新的价值,旨在和与会者共同感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旨在传递理性反思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