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

点赞:12987 浏览:573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于赋有“富饶的贫困”之称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必须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对居住在凤凰县的农村少数民族家庭随机抽样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方面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揭示了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与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效益、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关 键 词:人力资源;家庭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偏差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ll一0234―02

1 湘西自治州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家庭背景

一般认为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孩子数量多、家庭劳动力少、家庭经济条件差会减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投资,影响到孩子的上学.在民族地区,像湘西这样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农业人口大都占全部人口的90%以上,因此,农民的观念意识也直接影响着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从笔者的调查结果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表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民的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1001―3000元、3001―5000元、5000以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45%、10%和15%.1001―3000元占的比重最大,占了将近一半;在人均3000元以下所占的比例更大,占了75%.也就是说农村家庭收入与其他地区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农民对教育的投人在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中占很大的一部分,农民的教育投资负担还很重.

同时.在调查中.90%以上的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开支占到了总开支的30%甚至更高,而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的上学费用过重.

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愿意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愿意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由表2可见,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认为教育“很值得的”小学程度占了61.1%,初中程度占了84.5%,高中或中专占了87.4%,由于高学历以上的很少,笔者把此类归人了大学及以上,他们占了93.8%.可见家长的文化水平越高,越认为受教育很值得,即高学历家长倾向于重视孩子的教育,愿意给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

1、2 对子女教育投资

许多贫困民族地区“传宗接代”、“多子多福”观念根深蒂固.从笔者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在湘西州,很多家庭都是4口以上的大家庭占到了70%以上,子女人口的激增导致了家庭负担的加重,直接影响了子女的受教育程度.

在教育期望上,80.6%的家庭期望男孩能受到大学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78.5%的家庭期望女孩能受到大学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

在上学和打工的选择上,很多人便选择打工.笔者还对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目的进行了调查.对这一问题的调查采用的是多项选择的方式.

调查结果表3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将来找个好工作和多学点知识的百分比相对较高,前者都占了35%,后者都占了55%.笔者认为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很实际的,多学点知识,提高素质,找份好工作,跳出农门,不做社会的最低层.而显示传统思想的“光宗耀祖”目的的比例已经是很小,人们的思想已经变得相当的开放.

1、3 教育投资结构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农民家长的家庭教育投资意愿上升,投资意识加强.从家长投资教育的目的上看,有近8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点知识,考上大学,并表现出强烈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意识.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和与村民的聊天认为目前家庭教育投资意愿上升,投资意识增强,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1)投资目标单一与投资盲目性并存.

在本调查中,有22户派人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占被调查家庭总数的22%.部分家庭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继续上学,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更重要的方面是这一类的家庭主要是想让孩子获得高等教育学历为脱离农村辅路.“让孩子直接回来务农或务工”的农村家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代表农民的本能愿望和近利思想,这部分农民认识到此时子女既有一定的知识,又基本发育成熟,能担当一般的重体力劳动或外出务工,能为家庭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2)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

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的投资,忽视思想品德教育投资.他们认为,只要为子女提供足够的金钱,舒适的生活、学习条件,似乎就已经万事大吉了,很少去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有些家长甚至向子女保证,只要能好好学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包括整理个人内务,就连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都一律包办,从而造成了智力投资过滥与德育投资不足并存的局面.


(3)对子女投资过剩与对自身投资不足并存.

调查中,有近62%的家庭认为关心孩子成长,父母要以身作则,即要求孩子怎样,自己也要怎样――应该以身作则,如要求孩子努力、刻苦,父母也要勤奋、敬业.但仍有8%的家庭以家长的姿态来要求小孩,认为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还搞什么条件;同时,有30%家长认为这是两码事,父母就这个水平了,保证家庭的经济来源就行了,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在情感投入上,89%家长表示非常关心和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87.1%的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实行过奖励.其中较多的是实施了不花成本的口头奖励.

总之,通过对各种家庭教育投资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教育政策和形势下,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其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还是对子女的教育决策产生了影响.

2 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的因素分析

2、1 经济环境

经济水平低下、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一定的观念总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因此,经济因素也是制约乃至决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存在,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技术含量低.因此,无法形成吸纳科技人才和发挥其更大作用的工作环境,严重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2、2 观念落后

农村过去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教育存在很大的偏见,“书中自有黄金房,书中自有颜如玉”,人们把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看作是升官发财的阶梯.在男女教育上也存在偏见,男孩可以上学念书识字,女孩是要嫁人的,没有必要念书识字.但增加收益,必须增加投入,而且他们也认识到了这种投人包括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但他们把投入的增加仅局限于量的增加,希望于“多生致富”,他们认为“多生”可以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因此,长期以来不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都十分低下.

2、3 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地区基本上还是一个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无形中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可以表现在:

(1)难以形成和强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在动力.

(2)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其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很难形成一种能够刺激人力资源进行自我投资和自我开发的机制,个体素质不但不能很好的提高.反而会受到压抑和排挤.

(3)论资排辈及由血缘关系和平均主义来评价的做法仍还有一定的市场.

3 对策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城市和富裕地区一般家庭相比,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人是较低的.家庭经济是教育投入的基础,而较好的教育投入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现代教育设备,使孩子接受更多的信息;同时,家长也应相对地更多地面向社会,站得高看得远,更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教育孩子.反之当孩子获得较高的成就后,对本民族、本家庭也会有更大的贡献.

3、1 扩大家庭教育投入

作为家庭和个人要承担一定的学习费用的,可以理解为是接受教育的一种,这一同样对人们的教育消费或需求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如果过高,则人们将减少对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调节的重点是通过加大投入,对民族地区接受教育的家庭和个人给予较大力度的补贴.

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2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续型(3+x):在学生初中毕业后,对不能升学的毕业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用技术教育.

(2)渗透型(3+0):在不改变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整个初中学习阶段适当增设农业技术课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农业、职业技术知识.

(3)“9+2”教育模式: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孩子实行2年以内免费(或优惠)的“订单式”职业教育,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脱胎换骨”,同时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3、3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投资效率

采取以就业、产业为导向的教育投资体制,提升人们对教育投资的预期,使基础教育投资获得理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