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现状概况评述

点赞:15947 浏览:697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公共怎么写作均等问题研究的兴起,对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研究也一直方兴未艾,通过梳理在此问题上的相关文献,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并提出问题,以供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对现实的改善更好的怎么写作.

关 键 词:义务教育,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95-02

1引言

义务教育以基本的生存技能训练和合格的国民素质培养为目标,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调查,无论是价值讨论还是政策思考都是学人们对国家事务进行进言献策的责任与贡献所在.目前学术界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上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笔者在梳理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时发现虽然言者众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人们的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为现实的改善怎么写作.

2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专著很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在以义务教育研究为主题的著作中,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直接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4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10篇,论文发表从1980年开始,截止到2008年.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从2006年开始共有8篇,博士论文为0.研究主题主要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机制与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

1980年城乡义务教育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公平性等问题的探讨,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研究并不多.一是,义务教育区域差距问题更为受到学者关注,这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衡量义务教育水平的公开统计数据在分城乡统计方面比较缺失,一手资料的不足直接导致研究障碍,再次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界主流对城乡差异问题关注度并不高,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建国伊始就开始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普遍质疑通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3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目前为数不多直接以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为:“城乡义务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这两方面.

3.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里既有全国性的城乡对比研究,也有关于某个省,县等的个案分析.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的城乡分析部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及模式创新”.硕士论文:《嘉兴市南湖区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马正忠,20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袁佩琦,2008),《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马萍,2007)等.期刊论文:《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杨伟,2006),《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吴春霞,2007)等.

游河和刘小干(2007)对全国各地50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不公平问题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描述一般选择这些方面: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衡量一般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事业费等.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比较各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国家的财政投资比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比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进行总量投入上的考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人都大大低于城市,两者之比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鲍传友,2005).(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差距(鲍传友,2005),这导致了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张家勇等,2003).其次,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村级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李振国,2006,中国教育绿皮书,2008).(3)城乡中小学校的物质条件相差较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陈回花,2004,徐剑波,2006),在办学条件衡量指标方面,使用最广的是危房面积城乡比重(解建立,2007),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很多实证研究还选取生均微机数量、生均电子书、生均图书、生均语音室等指标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选择音体美教学器材达标校比重来考察.2、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差距.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人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而且由于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已入学儿童中途辍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鲍传友,2005,李波,2005,张鸿,2007,李振国,2006).3、城乡教育结果差距大.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关联.“城乡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朱迎春、周志刚,2006).在结果衡量指标方面一般选择升学率.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现状概况评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义务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2原因分析

关于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一方面在上述涉及有关城乡义务教育的著作和评论性期刊如《中国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中有所分析,另一方面在一些关于公共怎么写作均等化问题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也有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怎么写作均等化》(樊继达,2008),《中国政府公共怎么写作: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陈昌盛,蔡跃洲,2007),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解建立,2007)等.针对性的讨论主要还是在各种期刊论文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制度因素.这些制度和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士地制度、农村税收制度、农民会保障制度、重点学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鲍传友,2005,李振国,2006)、精英或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马佳宏、彭慧,2006)等.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原因.中国多年以来所制定的诸多教育政策并没有发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政策的的精英或者城市取向,教育资源的分配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均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经济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陈回花,2004,朱迎春、周志刚,2006),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一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支撑系统不同,支撑城市教育一的是现代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商业文明,而支撑农村教育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和农业文明”(任仕君,2005).在经济因素方面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城乡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曲恒昌,2003).杜育红认为“财政分权化改革以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使得能够利用多渠道的往往是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这就使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管理因素.学者多从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来分析它们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存不少弊端,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陈回花,2004,马佳宏、彭慧,2006).农村教育始终未解决谁负责、应该负什么“责”的问题.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宏观层面,政府对城乡教育差距反应迟钝,对于农村教育中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财物”责任不到位.

(4)法律因素.从法治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强制性,处于弱势的地方农村教育未能享有法律上的真正公平(宁本涛,2006).

(5)教育因素.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但“我国农村教育缺乏真正教育学的关注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宁本涛,2006).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得到高度关注,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农村学校盲目追求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何奕飞,2006).

4问题与分析

(1)实证分析还需完善和科学.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一致,并且大部分文献认为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基本已经实现,发展的差异主要在质量方面,也就是过程的不平等.虽然指标选取学界已形成一致意见,然而在数据处理方面,相对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研究已经运用极差、方差等比较科学的统计方式,目前已有的城乡义务教育实证文献对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上,缺乏比较和评价(这与我国国家统计资料在这方面的不完善有关),同时引用间接资料,数据陈旧、单调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学者们一方面尽量从国家公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上获取第一手数据,数据来源务必系统一致和最新(我国不同的统计资料选取口径不一,若来源不系统一致将使关键数据出现较大出入),另一方面须对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比较的处理,如使用“差异系数”来衡量城乡差异等.

(2)原因分析尚待深入与创新.研究者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比较透彻和全面,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彼此间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论,这个观点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义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制度原因,这对于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制度安排和决策本身为什么明显有失公正的制度会一直使用而得不到改善,为什么更加剧城乡不均衡的义务教育政策会一直以合理的面貌从上到下贯彻为什么相关法律己经对于教育投入做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为“三个增长”的规定),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而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出现过热的现象等这些都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不能或者没有很好地回答的问题.另外,已有研究大多从教育内部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问题,如“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体制对于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带来的投入不足等.实际上,义务教育的差距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兼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问题.还有学者从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方面城乡的不公平待遇逐一分析.虽然这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实践中的公共政策方面的不合理,但这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政策而不是另外的政策,对此却缺乏解释.因此,对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造成制度与政策选择的背后机理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