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教学

点赞:32881 浏览:1543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整个大学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评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与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要围绕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改革教学,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关 键 词】独立学院,计算机,教学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地位和特点

独立学院帮助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普及型转化.处在这种转变中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尤其是教育对象都发生了转变.大学生由以前的统一性逐渐差异化,整体基础有着明显的降低,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足,缺少较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基础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有着畏难和厌烦情绪.由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状况不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差在大学自主性学习尤为重要的状况下,这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就十分困难,教师很难及时有效地完成教学计划与任务.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衡量的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是相当重要,独立学院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操作影响学生能否被社会认可,能否被用人单位接纳.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受条件所限,他们可能既没有普通本科学生深厚的理论功底,独立学院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提高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减少日后在工作单位培训的环节.

二、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依托公办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吸引社会资金创办的相对独立的本科层次高等院校,是对公立普通高校的补充和完善.由于创办时间短,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正处于模仿学习的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等基本沿用母体的做法,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是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上也不例外,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与母体学校有较大的差别,完全照搬母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尤其是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将无法适应.

目前全国还没有适用于独立学院的统编教材,教师授课时只能选择其他本二的教材,照搬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这些教材在内容和安排上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挫伤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表现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觉性不强,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出于考试的需要,而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适用于独立学院教学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的编写是今后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个内容.在大学教学中,每门课程都被当作纯粹的“知识”进行教授,在整个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强调一节课讲了几个知识点,有几个新概念,新理论等.这种过于强调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方法和倾向反映在计算机教学中使课程的教学忽视了计算机本身作为人类交流信息和处理工具的作用,将计算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强行灌输给学生.由于将对其工具价值忽视,把他作为一门“知识”传授,相应的在师生关系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听讲、记笔记、做练习.学生似乎成了被动的“知识容器”.大大忽视了计算机这门课程实践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弱化了对工具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生习惯被动跟着教师思维走,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力,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畏惧情绪,并降低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因素除了受限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外,更多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努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注意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时的两种倾向:一是认为计算机过于专业化,太多数理知识,二是认为计算机基础单调枯燥无趣味,没有什么学习的价值.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选择简单、直观、能说明问题的应用实例引入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觉得他们是可以接受这些概念、思想和方法.

2.合理化教材和授课内容.删减一些陈旧的知识,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课程内容力争少而精.特别是计算机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对于缺少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理解是有困难的.在准备授课内容时应做到如下几点:结构合理,思路流畅,由浅入深,简明易懂,尽量多得引用实例以助理解内容,削减占大量学时的概念和理论讲解部分,淡化概念和理论,加强应用内容的讲授,使学生学会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3.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共同体,教师既不是教育活动的惟一组织者,也不是知识信息的惟一拥有者,师生共同确定、共同感受、共同研究教育活动内容,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共同的活动任务,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合作过程师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应该是“研究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合作者”和“探究者”.在教学中师生是相辅相成的平等互动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交流、协作、研讨,使意义建构更趋完整.针对学生特点:一方面学生基础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在基础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上存在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大学的新生都已经在中学时代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教育,由于新生来源地很广,有些接触计算机途径多,基础相对较好,有些因各方面诸如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不同,计算机基础不太理想,这种状况造成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计算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统一教学,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同学认为太简单而枯燥无味,基础不好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得快而多跟不上教学进程,甚至会产生怕学、厌学等情绪.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由于独特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使他们也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和潜能.应根据学生这种现状,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活跃、个性突出等特征采用分层次教学.把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分为从基础到高级的不同层次,每一层次侧重点不同.从偏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同时培养综合和实用能力到偏重综合和应用,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更注重综合应用与提高,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重点和针对性地授课.

4.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消化并内化知识为自身的各种感性经验和习惯处理、能运用这个技能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考试的目的旨在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并借此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书面知识的掌握不能等同于对计算机工具的应用能力的高低.课程的考核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平时在计算机实践过程中的变现的比重.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标的教育理念,促进从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行为能力、生存发展能力、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