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建设现状的调研

点赞:23082 浏览:1066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农村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新农村的发展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依托.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的一些农村的走访调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进而为农村经济建设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相关的改进措施.

农村经济建设现状的调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

2010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情系大悟”社会实践小组,赴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希望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现状,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并积极的分析思考,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宣化店镇是抗日战争时期打响中原突围第一的地方,人口63620人,面积268.4平方千米,下属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鉴于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等一些客观因素所限,主要采取的是走访座谈的调查方法,深入到多个农村及当地乡镇企业和居民家中,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通过调查,看到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缺失.

1.农村产业结构不协调.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的严重不协调.农村的产业严重偏向于农业,出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严重落后甚至是缺失的现象,使产业链条大大缩短,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不同产业之间的带动机制,原本力量就薄弱的农业很难高速高效的发展,工业的起步也很艰难.

2.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当地的大部分农户所采取的土地经营模式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很难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因此土地经营给农户带来的额外经济收益几乎为零.另外由于土地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成本过高,而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又会使土地产出率大大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难以优化,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靠政府的组织、引导、支持.由于小农经济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需求不足,因此没有动力使政府向当地农村投入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严重不足.这又会造成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难以运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形成,农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等问题.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就是当地的农业生产只能在低级的生产模式下进行低效率的生产,难以形成发达的农业基础产业链.

4.农业科技化程度低.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很低.就生产工具而言,几乎全是手工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工具没有运用.就生产资料而言,化肥农药的使用率很低,对农作物的日常护理作业几乎全靠人工完成.另外所种植的农作物的结构单一,很难形成合理种植,没有科学的异季农作物轮换,难以用科学的方法保持土地肥力的最大化,进一步造成土地产出率低的现象.

5.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充分的发挥.调查了解当地的特产是板栗,但通过调查发现板栗的种植户很少,而且板栗种植的规模也很小,没有大规模的山地板栗林,多数的山地处于荒废的状态.并且当地处于大别山区,茶也是当地的另一特色农作物,但当地只有极少的几个茶厂.由此可以看出,当地的特色产业的优势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很小.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或农户方面

(1)农民对小农意识存在严重的沿袭.农村居民在思想意识上严重沿袭封建小农意识,农民对贫穷落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去提高生活水平摆脱贫困的创富意识.再加上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的落后,又使得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进一步降低.这也是小农经济的土地经营模式在农村长期存在,农民难以摆脱贫困以及农业经济难以取得发展的原因之一.(2)对政策的了解不足.农民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以及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运作机制了解不足,农民难以从国家惠农政策中受益,难以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3)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低.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难以将科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个体的创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去.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低,必然导致农村经济建设推进的难度大、速度慢.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低已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4)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缺乏.土地规模经营、兴办企业是土地的租赁及厂房的兴建、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在政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农户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在这个前提下农户仍需要自己拿出大量的资金.这使得农户没有资金力量去办厂,进行规模化生产或是发展当地优势产业,从而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被阻滞.

(二)政府方面

1.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不到位.由于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农民难以真正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内容与政策.这使得农民没有意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只是被动的接受政府的政策安排,农民并不能积极的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农村经济也难以发展.

2.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政府对农村的产业发展缺少科学的组织引导,在农户由于经济落后、资金缺乏等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或是无法进行优势产业的发展时,政府不能积极主动的鼓励和引导农户解决困难、发展优势产业,使农村优势产业的优势不能发挥,难以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的推动力.

3.政府投放到基层进行经济建设的资金不足.由于政府开支中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数量有限,而且政府下属的村委会太多,使得政府无法集中力量进行农村经济建设,公平与效率难以兼顾.力量分散的结果就是执行到每个村的支持经济建设力度不强.名义上是政府有资金投放到基层,但是由于投放的量少,这些资金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起太大的推动作用.


4.政府的农村经济建设运作机制的缺失.农村经济建设的运作机制存在严重的缺失,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难以长期发展.农村的经济建设没有很好的运作机制,每一届村委会成员出于自己的政绩考虑,都希望农村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发展,而又惧于农村经济建设起步的艰难和过程的漫长,造成农村经济建设难以起步,或是起步后难以保持发展.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对策的建议

1.加快推进科教兴农进程.(1)重视和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加大对农村知识建设力量的投入,充分发挥下乡科技队伍的科教知识普及作用,积极大力的对农村居民进行农业科学知识普及,以科技的力量指导和带动农业的发展.(2)通过教育及科学普及来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改变农村居民落后的小农意识观念.可以采取以政府组织、村委会带头的形式积极落实和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基层居民中的普及扎根,让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农业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农村居民改变落后的小农意识下的农业生产模式,以科技的力量在农村基层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3)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首先是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带头作用,积极进行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和机械化进程.可以试点型的采用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代替农户单独经营模式.引导规模农业在农村的建立,并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进程.在先进的生产模式建立的情况下,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械化生产工具,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2.加大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经济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宣传力度.将宣传工作做到每一个村、每一户农家、每一个农村居民.让他们清楚的了解政府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形式和支持力度.让农民有积极性和充分的信心投身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3.进一步加大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施力度.(1)政府在大力发展强势农业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城镇或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引导和发展.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求,以政府带头、鼓励农户参与的形式积极兴办乡镇企业或是鼓励村办企业兴办,带动乡镇和农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村的产业结构链,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硬件设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硬实力支撑,使农村经济在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下高速高效的发展.(2)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调节农民收入结构,使农民收入结构多元化稳定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完善的过程,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使农民收入多元化的最主要的方法.规模农业的发展必然会使农民收入增加,但也会使农村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则可以使乡镇和农村有更多的岗位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推进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教育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含量,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外出劳动力归乡,使农村的经济建设拥有一批相对优质的劳动力量,这些将大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3)建立产业间、企业间、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助机制.政府应积极的推进不同的产业之间、不同的企业之间、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助发展机制.企业与企业之间、村与村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经验、相互合作、互展所长、互补所短、协力发展.产业与产业间应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工带农、以农助工、第三产业协助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产业带动互助机制,充分发挥不同产业的优势,形成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4)完善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完善管理规则、严格管理制度的方法,完善农村经济建设中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解决因腐败、道德风险等而产生的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行为.最大程度的做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制度管理保障.(5)加大农村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在完善资金的投放管理监督机制下,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强力的资金保障,使每一笔资金都可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最大的力度.并且适当的扩大符合政策导向的贷款额度,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4.注重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和委任.基层干部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先锋.农村建设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农村,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基层干部大胆的带头、积极配合国家政府的政策、积极的推进新农村各方面的建设.因此一批素质优良的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建设必不可缺的力量.所以政府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为农村建设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主力军.

5.制定和完善农村经济建设长期运作机制.政府应根据不同农村不同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长久、科学、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的政治、科技、教育、卫生、医疗等,建设多元化发展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