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产减值准则

点赞:27456 浏览:1296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业大为增加了.这种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影响到了企业的资产价值.因而资产减值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资产减值准则进行了规范后,我国也相续对其进行了规范.本文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对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计提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发生不断的改革,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我国会计制度变革中不可分割的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资产减值准则方面进行了完善、规范,之后陆续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政策法规,基本上形成了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建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理论在学界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还有很多问题.

二、我国资产减值准则概述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发展.1992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坏账准备进行了规范.同年7月,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应收账款坏账采用备抵法进行相关的核算,允许在会计期末对短缺损失提取存货变现损失准备.1998年,财政部颁发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2000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重新对资产进行了界定,并首次增加了资产减值的概念,是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重大事件.之后又陆续对有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资产的减值相关问题进行了修订和规范.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事宜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规范,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规范.我国在资产减值确认方面遵循的是国际惯例,只要在会计当期可回收的资产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时就要对减值予以确认,并不再对其可能性进行评估.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并判断资产是否有发生减值的可能性.我国规定企业在对资产减值进行计量时采用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标准.可收回金额应当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流量现值二者之间较高者.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要求企业必须披露的信息包括:(1)当期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2)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3)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应当披露每个报告分部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对于重大资产减值,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采取的资产减值确认方法和资产减值的原因、金额.

3.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的问题.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涉及内容多、细节广,本身就很复杂,不同的确认方法又有多种核算方法可供选择,而且没有哪种方法是完美的,再加之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缺乏,致使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存在一些问题.减值准则存在一些不够全面和精确的规则,比如《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一律作为费用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如果企业管理层认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需要从新估计并付诸了行动时候,就不能按照规定中的方法进行处理,但《企业会计制度》中却没有对其的处理方法进行规定.还有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过多提取或者过少提取都未在准则中详细规定.


三、关于改进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对策建议

我国在资产减值的计量方面有待改进,在制定准则方面往往是采用国际惯例的一部分,而剩余部分则自行制定,这就使得准则很可能在先天上就存在漏洞.我国在制定准则方面应该尽量遵循国际惯例.

我国虽然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但是在资产减值的过程中始终是以资产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但在实际中,企业在购写资产时往往打包购写,比如说购写了整个厂房,包括了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并对土地进行了改良、对建筑物和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等等一些列资产.对于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资产组根据配比原则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对的收入,因此,至少在资产使用的状况下对应该对整个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而不是仅仅针对某项资产.当然,目前在我国应用资产组来进行减值存在一些客观困难,如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足以提供一套高水平的管理方案,财务成本往往超过其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