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泡沫怎么赚钱

点赞:7400 浏览:311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毫无疑问,现在是有泡沫的.在硅谷,创业公司的租金是10年来的高位,出现不少10年的租约.这些房东不是傻瓜,他们知道现在的是最贵的,才会一次跟你签10年.上一次出现10年租约还是2000年.

再看国内,初创企业的融资估值很高.2009年创新工场的李开复融资,3个人的团队就要2000万美元的估值,大家都觉得很离谱.2010年初,我跟晨兴资本的刘芹一起投小米的时候,估值是3000万美元,当时就觉得小米几乎是个奇迹.Google的首轮融资估值不过6000万美元.现在,随便一个项目融资估值都是2000万美元,但是每个公司都能成为小米和Google吗?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没有泡沫怎么赚钱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互联网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至于背后的原因,还是跟钱太多有关.美联储给的利息非常低,有大量的钱要去找回报,不然钱放在那里就是贬值.国内在2009年启动创业板后,有几十家公司上市,很多投资人以当初很低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退出回报.现在热钱涌入,还想重复当年的好事是不现实的.

当然,BAT近两年的频繁收购,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估值.他们彼此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时间抄不如去写,效果就立刻明显了.以前没有并购这种退出机制很糟糕,仅仅靠IPO,现在BAT愿意花钱收购,我觉得是健康的.

2011年曾有过一个小的资本低谷期,正是因为太多资金在系统里循环.以团购为代表,很多公司拿到钱,但是市场格局定不下来.BAT这些大家伙没法发挥影响,腾讯投了F团等几家公司也没做起来.当时巨头自己也在转型,本身急需移动互联网流量,无法发挥太大作用.经过三四年发展,每一家都在移动端有布局,把流量导向细分领域,让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变现,这是很好的模式.

泡沫归泡沫,这只是一个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果你观察到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趋势,可以发现几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2005年全球网民人数是10亿,现在是30亿,增长的20亿人口差不多1/3来自中国,网民数翻了30倍.

从全球来讲,移动互联网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虽然项目现在比较贵,但是我还是会投,因为我会看增长的网民数量,我会赌下一拨起来的公司是谁.只要不是太离谱,贵一点我不会太介意.没有泡沫怎么赚钱?

现在私募市场的估值可能比IPO还要高,因为VC/PE怕错失好的项目,还是愿意付钱.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期,一旦二级市场波动,就会影响到一级市场,只是有时间差而已.有泡沫吗?有.会破吗?会.但是就算泡沫破裂也不要紧,不会出现像2000年那样的灾难.2000年泡沫时期,全球只有1亿网民,一下涌现出那么多公司,而且那么贵,做的产品只有几百万人在用,企业无法变现.公司动辄估值几十亿美金,肯定不合理.


现在则不然,有30亿人口在上网,未来这个数量还会增加.而全球真正具备互联网经验和市场的只有美国、中国,或许再加上日本、韩国,其他地方没有经过十几年竞争产生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中国创业者不要担心是否有泡沫,而是应该想着怎么出海,去外面抢市场,怎样打造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泡沫破灭也不见得是坏事,很多好的企业都是在泡沫破裂后出现的.Facebook是2004年创办的,如果那时候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很热,扎克伯格不一定会那么专心做他的事情.我希望泡沫破掉,这样我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我希望一些不应该拿钱的人不要拿钱,真正好的公司拿到钱继续往前走.

很多人也在问,阿里上市会不会是一个分水岭?上市的窗口期还在不在?这个没有人知道,但是阿里一直对资本市场很有感觉,两次上市的时机都把握得很好,因为有足够的银行家给他们做分析,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融资最合适.

小米跟阿里的心态比较像,不着急上市.现在有些人讲,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小米发展一定会遇到瓶颈,这些人没有注意到海外市场.雷军找来Google的Hugo,加上小米生态链,这会让小米在海外充满想象空间.我还是那句话:中国到了互联网创业的最好时代,未来10年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