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

点赞:10703 浏览:451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胸腰椎结核分别采用单纯病灶清除33例,一期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49例,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17例,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后路内固定41例,术后随访对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分别评估.结果:随防2~3.5年(平均2.4年),所有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未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8°,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31°,瘫痪患者术后一年Frankel分级明显提高,108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脊柱结核治疗必须遵循局部与系统兼顾的原则,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疗方式,疗效满意.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生物膜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内固定,病灶清除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041-02

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居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左右[1],传统外科治疗是单纯脓肿引流、病灶清除,随着对脊柱稳定性重要意义认识,外科治疗发展为病灶清除的基础上,对骨缺损较大有畸形倾向或已经畸形者加用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治疗,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手术策略、内固定的选择等问题虽有一定争议,但只要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疗方式,疗效均较满意,本文回顾分析了1990年~2008年我院120例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28~71岁,平均41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5.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胸背部疼痛、腰痛、双下肢疼痛伴麻木无力、行走及弯腰困难、少数双下肢截瘫,29例患者伴有慢性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有椎体破坏、塌陷、椎间隙变窄、椎旁或腰大肌脓肿,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受压.其中胸椎16例,胸腰段(T11~L2)37例,腰椎67例,结核病灶侵犯脊柱单节段36例,双节段77例,三节段7例,并发截瘫12例,Frankel[2]评分B级3例,C级5例,D级4例,11例有脊柱后凸畸形,Cobb’s角(19.5±6)°.

1.2手术方式: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明确结核病灶范围、破坏程度、后凸角度、脊髓压迫及合并脓肿情况,初步判断结核破坏及手术可能造成的脊柱稳定性改变,选择相应的外科治疗术式.33例患者采取单纯病灶清除,其中5例胸椎结核采用胸膜外(肋横突入路),4例经胸入路,9例胸腰段结核取胸腹联合切口,15例下腰椎结核采用倒“八”型腹膜外入路.87例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其中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49例,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17例,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后路内固定41例,顺序为先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再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器采用“K”形钛板或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器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中按常规彻底清除寒性脓肿、结核坏死组织、死骨、椎间盘,直至正常骨质.若有截瘫,则清除硬脊膜前方的坏死物、碎骨块,解除脊髓压迫,若有后凸畸形则用撑开器撑开上下椎体矫正,后取合适的肋骨或髂骨植骨,病灶内常规放人链霉素lg,雷米封0.2g.

1.3术后处理:引流管一般于术后48~72小时内拔除.未行内固定者术后严格卧床3个月,行内固定者术后6周X线检查无异常下床活动.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合并症处理,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INH++PZA(或EMB)+RFP]3个月,停用改用[INH+PZA(或EMB)+RFP]l2个月,再停用PZA(或EMB)改用(INH+RFP)3个月.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切口均一期愈合.随防2~3.5年(平均2.4年).未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月,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8°,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3.1°,一例L1结核经左侧径路前路病灶清除加后路内固定术后11月右侧腰大肌脓肿复发,取除后路内固定,清除右侧病灶后愈合.瘫痪患者术后一年Frankel分级为C级2例、D级l例、E级9例.未出现植骨块脱出、吸收,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手术并发症.108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3讨论

脊柱结核是结核杆菌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其治疗必须遵循局部与系统兼顾的综合治疗原则.包括:全身治疗、局部制动、药物化疗及外科治疗等.化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并占据主导地位.而外科治疗仅为治疗过程中某一阶段的辅助疗法.脊柱结核的化疗同样遵循“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并强调全程督导这一原则[3].外科治疗的原则:早期诊断,明确病变的程度和原因,保护神经功能,终止神经损害的发展,彻底消灭感染,消除疼痛,稳定脊柱.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成败与多个因素有关:

首先术前准备要充分,正规抗结核至少二周,血红蛋白>90g/L,肝功能正常,全身情况好.

术前血沉高低是否作为手术禁忌指标有争议,有人认为血沉≥80mm/h是脊柱结核手术的禁区[4].而另外的人认为[5]即使血沉很高,对于截瘫症状持续加剧的患者,仍然要进行抢救性手术,其理论解释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当结核病患者病情严重时,机体免疫力下降,血沉可表现在正常范围,经抗结核治疗后,由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使结核菌毒力降低,另一方面使机体免疫状态得到调理,免疫功能增高,导致血沉异常增高,出现血沉与病情表现不相符,血沉的增高幅度与临床结核中毒症状不相符.我们认为血沉可作为术前准备的参考,但不是标志性指标,术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通过血沉的动态观察可得到衡量.

术前制定充分而全面的手术方案有助于减少术后的复发,脊柱的不稳定影响病变稳定与修复,造成病变恶化或复发,甚至导致截瘫的发生[6].以前认为胸椎较稳定,病灶清除后可不植骨,结果出现不少并发症.特别是继发二次截瘫.有文献报道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脊柱稳定性的严重破坏,影响病椎之间的骨性融合[7].

稳定脊柱必然要用内固定物,由于内固定是金属异物,有增加感染的机会.传统观点:金属表面会使细菌粘附力增加,从而增加复发率或引起结核不愈、感染扩散等.但Oga等[8]研究表明,结核杆菌粘附力比普通细菌要弱很多,表面不易形成生物膜,也不易在生物膜下生长繁殖.目前的研究表明[9]钛合金生物相容性好,结核杆菌对金属异物的亲和力小,对内固定物粘附性较小,产生的生物膜既小且薄.虽然如此,内固定应用必须掌握严格的适应证:①脊柱结核造成椎体破坏明显,

在病灶清除或切除后必须以植骨来修复骨缺损及恢复椎体间高度者,②病灶清除或切除后对脊柱稳定性有明显损害者,③脊柱后凸畸形需要矫正者.

手术入路和方式选择:胸段(T8-10)病变取经胸腔入路,胸腰段(T11-L2)采用经胸-腹膜外入路,腰段采用倒“八”形腹膜外入路.内固定选择前路还是后路有争议[10],但我们的结果提示只要达到稳定脊柱的作用,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选用,效果均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