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之城:品质合肥装置合肥

点赞:25811 浏览:11940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绿色之城:品质合肥装置合肥

GreenCity,Hefei:QualiyandDecorated

主持:吴永发

策划:周国艳

文字记录:徐震秦雯张洁刘璇

文字整理:周国艳徐震

会场摄影:栗洪宁

其他图片提供:合肥市规划局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时间:2008年12月12日14:00

地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会议室

本系列活动由《中外建筑》杂志社全程策划、承办

绿色之城缘起

吴永发:《中外建筑》杂志社最近一年组织了一系列的城市专题,今天城市论坛来到了合肥,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外建筑》杂志社、合肥市规划局、合肥晚报社的支持.参加论坛的有来自我省规划界、建筑界、美术界、社会历史学界的知名专家、领导和学者,还有我院和安徽建工学院的教授们.在此,表示万分地感谢!

今天的论坛的主题是绿色之城,合肥市于1992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园林城市,绿色是合肥的城市名片.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规划、建筑、景观的三位一体,更进一步还依赖于建筑人才培养.针对合肥城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是建筑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当今建筑教育的热潮中,如何扎根本土,立足于地方特色的建筑教育,如何立足城市建设的语境,在教育中表现当下时态.二是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合肥这几年发展建设很快,城市规划增长显著,目前“141”发展战略、滨湖新城建设等都在稳步进行,但当前的城市建设如何体现城市特色,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何在.三是城市生态与景观艺术.合肥作为国家园林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在城市建设中如何突出生态特点、塑造特色景观.四是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合肥处于文化多元交汇的地区,北有中原文化,西有楚文化,南有徽州文化,东部有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开埠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开埠城市文化,在合肥这样一个地域文化交汇的地区如何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地域文化.历史建筑与城市是什么关系,合肥的近现代建筑如何保护.在合肥市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参与者聚集在一起对合肥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就以上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最深刻的体会表达出来.

绿源――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

城市建设和历史保护

戴健:合肥旧为庐州府治,抗战胜利后一直为安徽省省会.它地处江淮之间,大蜀山独峙城西,南淝河穿城而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

在合肥的城市发展中有一组有趣的数字.1949年1月21日是合肥解放的日子,合肥解放时人口5.1万人、建成区面积5.2km2,1978年改革开放初时人口45万人,建成区面积45km2,十年前1999年时建成区面积120km2,人口120万人,目前建成区面积260km2,人口260万人.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始终和人口的增长相适应.而从历史发展来看,在我们迎来合肥解放60周年之际,今天的人口数据和建成区数据是1999年(十年前)的差不多两倍,是1978年(30年前)的五倍,是1949年(60年前)的50倍,而人均寿命也从45岁发展到了75岁.合肥城市发展60年来,最显著的变化是建筑长高了,城市变大了,城市也变亮了.这是劳动人民的功劳,也还是我们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专家学者的功劳.

同时我还想谈谈合肥的建筑在这几年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的合肥不是在拆旧建新,而是在拆新建新,这几年拓宽马路也好,危房改造也好,改的都是不过50年的房屋,从房屋建筑寿命来看,时间太短.这个问题体现的是城市建设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注意到近现代建筑,尤其二十世纪后建筑的保护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立法明确保护对象与保护方法,20世纪遗产的概念开始为人所知,我国的上海也制定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标准,凡30年以上的优秀建筑都应当加以保护.合肥在这个问题上起步虽晚,也注意到了历史建筑与城市文脉延续的关系问题,但由于合肥市解放前建筑发展水平较低,建成区内的建筑基本没有什么特点,所以城市建成区的历史建筑保护主要针对50年代以后的建筑,江淮大戏院和省博物馆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幢建筑被认为是苏式建筑的典范.城市建设必然面临建筑的存留问题,虽然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在向五十年代后延伸,但在存废之间如何权衡利弊得失,仍是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回顾历史,寻觅特色

江海东:合肥虽然历史悠久,自秦时置县,但真正开展大规模建设还是解放以后的事情.城市建设六十年成果卓著,但城市虽然有着“科教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城市的地方特色并不十分显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追寻合肥的城市建设历史,找寻城市建设的文脉.合肥历史上城市建设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环城公园,那是合肥最初的大建设.环城公园构成了合肥城市的景观体系和主城区的城市核心,应该说也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景观建设树立了样板和标杆.二是要找寻合肥本土的原创建筑特色.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徽州建筑作为安徽地方建筑的代表,在全国建筑界都独树一帜.合肥地处徽州文化的影响区,建筑设计上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徽派建筑风格.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合肥的本土建筑师,近年来在合肥的高新区、政务新区、大学城以及滨湖新城建设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和优秀建筑师,合肥本土的原创建筑在城市中起到了构建空间、营造环境、塑造特色的作用,他们令今天的合肥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

陈宇飞:我作为个体艺术家也作为一个市民,既是城市的感受者,也是城市的建设者,作为居民来说,我希望城市尺度不要太大.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打造环巢湖文化圈

翁飞:合肥的城市特点的确不像上海、大连等个性鲜明,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形成了环巢湖文化圈.

合肥,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稍后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也重复了这一记载,并加重语气说:“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可见,合肥最初的形象是作为一个水运中转的商业贸易中心出现的.合肥地名的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都与流经这座城市的母亲河淝河(古称肥水)有关.根据北魏地理名家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述: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气.远古的人们逐水而居、毗水为邻、藉水生息.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横贯安徽境内的三条大河――淮河、长江和新安江,距我们近在咫尺又与我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它在安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如何的呢“环巢湖”的地域范畴,如果按照自然水系来划分,它应该泛指整个巢湖流域,如果按照行政区划,它约相当于清代安徽行省治下的庐州府、六安直隶州本州和州直隶州的范围.这样一个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区划,与目前经济地理上合、六、巢省会经济圈的区划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并有着以下几点鲜明的特色:(一)就考古发掘而言,此地域内有和县龙潭洞猿人遗址、巢县银山智人遗址和放王岗遗址,含山县新石器时代凌家滩遗址,六安城东“上古四圣”之一皋陶墓等多处遗址,这些星罗棋布的遗址和数量可观的出土文物,说明巢湖流域是中华文明最初的发祥地之一,它的地位丝毫不比淮河流域和皖江、新安江流域逊色.(二)西周晚期,巢湖流域和安徽境内其他地区一样,方国林立,它们地望毗连、唇齿相依,为今天留下了许多一脉相连的地名痕迹.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号称“吴头楚尾”,合肥往北70km是楚国晚期都城寿春,而往东南不到100km是吴国地界.这里是典型的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相汇交融的地方,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文化传承,都具有承东启西的特征,并相沿而形成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习俗传统.(三)就地理学本身而言,古庐州和古巢州在地质构造上同属于“淮阳古陆”板块,东亚大陆最大的郯庐断裂带横贯其中.古代文献记载中“庐子国”和“巢伯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重合的,巢湖唐家嘴水下汉城遗址的发现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四)就物产物种、民风民俗而言,庐巢地区乃至六安东部,有相当大部分是相同的.从整体上看,这一块地区的民俗方言等,与淮河沿岸、皖江之畔,确实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五)自秦汉以降直至明清,环巢湖地区同样也是人才辈出,并且由于历史、地理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特点.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三国名将周瑜,淮军名将刘铭传、水师提督丁汝昌等,都出生于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巢湖的地缘因素,水师名将成为一大特色,如周瑜、丁汝昌等.这里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所,历代贤人高士层出不穷.上古高人许由、巢父在卧牛山隐居,留下洗耳池.唐宋文化大繁荣时期,这里的名山胜迹曾吸引过无数文人墨客,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等.到了近代,由于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又产生出一大批具有近代意识和近代眼光的知识分子.上面所举,均只是荦荦大者,难免挂一漏万,但已经是琳琅满目,熠熠生辉.


在列出了上面所举的历史、考古、地缘、民俗、人文等多方面的因素后,我们有理由认为,环巢湖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是可以成立的.环巢湖文化圈,就是合肥城市建设最好、最适宜的文化拓展带,资源丰厚、品质优良,取之有度,用之不竭.特别是在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大都市的同时,加强大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和文化整体上的良性互动,将会对省会都市未来健康、平衡的发展产生极为有利的作用和影响.

绿形――城乡规划与建设发展

创造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城

汪正章:合肥这几年变高了、变亮了也变美了.合肥有着众多的城市名片,园林城市、科教城市等等,不一而足.今天的合肥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虽然名称众多,但都不如宜居之城.建设宜居城市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是建筑与人.工业化时代强调由物及人,后工业化时代强调由人到物.各执一词,都过于片面,我们应该通过将人和物两者结合来实现宜居城市.首先是城市中人与车的关系问题,现在的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往往通过建设高架路的方式解决人车分流问题.高架路对于城市交通的贡献的确很大,但也牺牲了一定的生活气息.美国作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猛烈抨击了美国的大城市,反而对欧洲小城中的街道空间推崇备至,她认为后者空间多变、尺度适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实现了城市生活的理想.从塑造城市的生活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建设中要少用高架路,多多建设有意思的小街小巷.合肥道路不少,但适宜人生活的小街小巷十分缺乏.成都的宽巷子、窄巷子全国有名,空间十分有意思.合肥也有这样的小街小巷如红星路等,但数量太少,在今后建设中可以更多地加以关注.其次,人的共享与分享问题.共享空间是城市的主要特征,封闭还是开放,关系到社会公平.城市最好的地段应当留给公众.合肥八十年代建设的环城公园,政务区新落成的天鹅湖及其周边区域就是很好的公共空间的例子,层次丰富,变化多样.再次,商品房开发为利为人的问题.我们设计的阳光花园,原有的生态绿带现在都没有了,就留下一处水塘,几块石头,干巴巴的.另外我们当时留了个东南方向通风口,但现在也被挡住了(政务大楼).

二是建筑与自然.建筑、人与自然要友好相处,以人为中心,但并非人凌驾于自然之上.这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失掉了许多生态资源,但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再补回来,实现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合肥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应注重做水文章.合肥有南淝河穿城而过,就目前没有处理好,驳岸是硬质的,虽然可以防洪,但是从生态角度来看还可以改造得更为人性化,完全可以依托南淝河岸线塑造优美的生活空间.合肥距离全国重要的淡水湖巢湖很近,目前的滨湖新城建设拉近了合肥与巢湖之间的距离,使巢湖与城市相得益彰.在滨湖新城建设向纵深发展之后可以考虑沿巢湖边建设生态绿地,形成最大的内陆湖生态公园.

另外大拆违拆下来的废物垃圾,为什么不能全部拉到某处,建造一处人造地景呢,这在南加洲早有先例.

三是建筑与城市.现在已进入城市建筑学的范畴,过去是建筑的城市,现在是城市中的建筑,城市与建筑需要协调.城市中有的建筑与城市景观相抵触,是缺乏城市设计造成的.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往往考虑城市总体的空间安排和资源配置,而建筑往往考虑具体功能和建筑造型,建筑和规划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这就需要树立城市设计的观念,在城市景观和单体建筑中进行协调.

四是建筑与文化.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带来文化的全球化,这将导致文化差异的消失和地域文化的式微,这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思考.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时代在发展,建筑必然也要进步,退回到过去的建筑体系中去不是适宜的作法,还是应当以现代建筑为主,应当充分利用全球化信息化的优势汲取营养,提高设计水平,利用现代化的渗透创造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建筑.另外还有城市文化记忆的问题,要注意对古建筑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合肥的三国新城是一个对古建筑文化进行挖掘创造的良好的例子.

五是建筑与科学,这个问题似乎经常被我们忽略,但实际上建筑中包含许多科学问题,建筑与科学的关系并不神秘,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行为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等都是建筑科学问题.

六是建筑与美.一个城市美的形式多种多样,既要有繁华的美,又要有幽静的美,有现实的美,也要有历史的美,既要有城市的美,也要有乡村的美.合肥的大圩乡风景很美,目前发展生态旅游,但缺乏规划和主体景观,如果按照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思路加以规划,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关于城市色彩的问题,合肥市的城市色调应当多元化.

七是建筑与管理.规划再好,没有管理,就会面目全非.这涉及到法规、监督问题,目前合肥城市管理不够细,停车等问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八是建筑与建筑师.建筑师要有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能力,建筑师“设计要精、眼界要广”.总而言之,合肥应建成宜居和谐的诗化之城.

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可持续城市

姜长征:合肥市从1949年的5km2、5万人发展到今天的260km2、260万人,仅仅用了50年的时间,合肥城市的发展其实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发展,用三十年经历了发达国家将近一百年的历程.合肥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在中国每一个城市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存在着这种表现得原因是发展得太快了.我们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

合肥市与石家庄市相同,是直接从县城发展出的省会,与南京、杭州等城市相比,特色的确并不鲜明,但也有自己的地方特点,我认为合肥的城市建设应当挖掘这些潜力,塑造自己城市形象:一是山水特色,合肥有大蜀山、紫蓬山,有南淝河,还有巢湖,山水生态资源并不缺乏.合肥的山虽非崇山峻岭,合肥的水亦不是大江大河,但合肥的山水是清山秀水,幽静娴雅,更具生活气息,也更加适应城市需要,易于造景,二是人文特色,合肥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如五代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北宋清官包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等,具有浓厚的人文特色,合肥也有许多的典故,如赤阑桥与曾经寄居合肥的宋代著名词人姜夔有关,未来可以结合周边的自然景观建设为标志性景点,三是建筑特色,合肥市的近现代建筑尤其是五十年代建造的苏式建筑,风格厚重,工艺精美,有许多可以值得保留的,可以采取功能置换等办法纳入城市生活.总之,打造合肥未来的城市名片,离不开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合肥的城市建设应本着长远发展的目标,以绿色人文为底蕴,创造可持续的城市.

另外,城市建设中还需要考虑以下三种意识的平衡:权力意识、专家意识、公众意识.现在起主导的主要是权力意识,专家意识是变相失语,而公众意识则完全失语.保持城市长久的发展与长久的活力,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三种意识的平衡,所以要适当地弱化权力意识,强化专家意识,倡导公众意识.

城市建设中的平衡与度

乔森:这几年合肥市的建设发展是十分快速的.在合肥市发展过程中也听到一些议论,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我主要想谈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平衡.城市建设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举措的平衡.而举措的平衡主要依赖四个方面:理论可能,技术合理,经济可行,运作可操作性.这四个层面的平衡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举措的好坏.

从这几年合肥的发展变化来看,主要体现了经济和运作上的发展.合肥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得社会发展首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合肥的“强势政府”促进了运作上的可操作性.从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技术来说,技术合理性在未来应当得到我们更进一步关注.这个方面需要更多地发挥专家作用,从技术上把合肥的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合肥市总体布局形态被誉为城市规划布局的“合肥模式”.1984年合肥市总体规划获得全国最高奖.这代表了合肥市城市建设事业的辉煌历史,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规模的增大,城市建设需要根据目前的“引领皖中、辐射全省、联动中部、接轨长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城市定位,来进一步探索技术的合理性.

二是度的把握.城市建设必然存在着拆、改、扩建.物质形态的更新与意识形态的传承并非是一对矛盾,我们不能只关注于物质形态的更新,而导致传统文化式微、地域特色消亡,而至人们的心灵失去归所,出现西方国家后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而裹足不前,那不符合社会发展进化的规律,而且物质形态的停滞不前也终将危害意识形态的发展.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度的把握相当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完全能够实现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的齐头并进.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中,他将人的需求划分为自下而上相互交织着的五级,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上的需要.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只是城市的最基本功能,而较高级的三个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直接关系到我们构建什么样的城市.随着人的发展,需求的层级不断提高,到后来在城市中主要表现为交往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更多的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建设.

从合肥的发展来看,目前城市建设快速进程中,物质形态拓展很快,但意识形态发展与物质形态像物质形态相比有些不足,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的层级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建设将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今后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意识形态的建设,更好地梳理合肥的文化特点,构建鲜明的城市特色.这其中,保护文化传统对合肥意识形态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然在保护中也存在着保护什么的问题,有些意识形态的东西目前无法确定优劣,按照国际上建筑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威尼斯宪章》所言,成为“历史纪念物”时才能够明确是否有价值.对于这个问题,属于城市建设中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绿色之城:品质合肥装置合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城市建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认识城市规划的本质关注城市规划的成效

周国艳:我主要谈两个必要性:一是有必要重新认识城市规划.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历史沿革来看,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城市规划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的过程.六十年代,城市规划被认为是空间资源的一种设计和安排,是对于未来的一种理想的蓝图,七十年代,城市规划被认为是一个理性决策过程,八十年代,城市规划是一个多元观念的过程,九十年代以后可持续发展和合作规划的思想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城市规划面临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公平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挑战.城市规划的本质应当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二是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问题.什么样的规划才是真正有效的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决策者的发展观、政绩观和规划师的职业观.

从“环城内外”到“滨湖时代”

宁波: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从问题到方法.探讨合肥的城市建设需要对合肥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情状有深入的了解,继而对要解决的问题有深入地了解.合肥有许多角色定位,如科教城市、园林城市、包公故里、三国名城等等,但合肥首先是个省会城市,这是合肥最主要的角色.合肥是安徽省首位度最高的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决定了合肥具有带领全省发展,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融入长三角等等诸多职责,城市定位决定了合肥市目前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发展,这是目前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城市建设的当前阶段主要解决这个问题.

合肥是一个从县城发展出来的城市,合肥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在1995年以前合肥城市建设的亮点是环城公园,当时的合肥是个典型的“环城内外”的城市,琥珀山庄已经令人感到十分遥远了.八十年代的总体规划提出以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以环城公园环绕老城,以三翼之间大片绿地、水面楔入市区.保留和利用古城的护城河水面,并将城墙改修为环城道路使之形成了绿色的“环城公园”,被称为合肥的“翡翠项链”.这奠定了合肥作为一个“绿色城市”的最初基础,合肥的宜居性令人称道,也使得合肥市1992年第一批进入园林城市名单.

但是合肥要从一个中小城市发展为一个大城市仅靠一个单中心、三片风叶式组团如何完成刚才关于城市人口增长的数据表明合肥60年人口增长50倍,而得到联合国“人居奖”的大连市从1945年至今人口增长只有10倍.人口增长迅猛,导致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50倍的增长情况决定了城市必然要发生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现在的141空间发展战略、滨湖新区建设就是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的过程.根据141空间发展战略,合肥将形成一主城、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多中心发展态势.到2020年,城市人口350万,建成区面积350km2,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滨湖新区建设即沿巢湖周边逐步兴建一个全国独具魅力特色的以休闲、旅游、商务、会展、居住为主的生态型、高档次现代化新城区.

141发展战略与原有的三页风扇式的格局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在现有布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周边城镇呈一体化发展,并完成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这一过程.实现从“环城时代”到“滨湖时代”的跨越.环城时代的合肥着眼于省内区域,主要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滨湖时代的合肥则着眼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积极融入长三角,力争成为长三角的后来居上的增长极,合肥不仅从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上,更是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上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城市宜居和美观的问题,这二者并不矛盾.但目前合肥在负重前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大家的也包括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在“环城时代”,城市建设依托的主要自然元素是水,是淝河两岸的莺歌燕舞,杨柳依依,在“滨湖时代”,城市建设依托的主要自然元素仍然是水,是浩渺巢湖的涛澜汹涌,大气磅礴,“绿色”依然是城市建设的主题.

城市如何建设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不同的利益相关着所关注的角度也不同.高层领导较宏观,关注城市竞争力,而普通市民较微观,关注周边环境的问题,如何将从两个角度把这两方面观点加以结合也许要依赖教育的功能来实现.

现在有的城市规划往往是采用外科医生手术一刀切的方式,以求快速解决问题.但是这样有可能导致不少负面效果.城市规划应当兼顾长远和近期利益,以长远利益为重.


绿意――生态环境与景观艺术

建设城市大园林

潘国泰:我从1954年到合肥,当时的合肥与今天有着巨大的差别.合肥被称为“园林城市”、“绿色之城”,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得来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合肥大园林建设在合肥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走大环境绿化、城市园林的道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的城市大园林建设初见成效,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出现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认为,合肥的城市建设还是应当按照原先大园林的思路进行下去.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肥在发展中应注意科学发展观,即绿色、生态、以人为本.

城市景观建设与自然和谐统一.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夏季炎热,冬季较冷,四季分明.从市民生活出发夏季城市需引入南风和东南季风,冬季则需屏避北风、西北风.所以在城市规划和园林绿化的布局中应充分加以考虑.将城市中的建筑与楔入的田野交融,通过整治使田野园林化,使之变为都市中的田原、田野中的都市,将山川、湖泊、田野等等大自然纳入城市,成为山水城市,绿色的生态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

城市景观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合肥自秦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被称为“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的古城.历史遗迹很多.例如曹魏的遗址有:三国城、教弩台、逍遥津、斛兵塘、藏舟浦等等,包拯的遗迹有包公祠、包公墓、包公印迹等等.除三国、包公遗迹外还有近代、现代史上很有名的人物遗迹,如:李鸿章、段祺瑞、刘铭传等名人遗址,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的总前委旧址.要在建设大园林中与文物保护、文化创造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发展合肥的旅游事业,而且可以增加大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对现存的历史遗迹要加以保护,或创造新的人文景点,可以把安徽省的历史名人及历史事件集中在合肥通过园林建设加以表现,以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大园林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城市景观建设与建筑相协调.对于作为大园林的合肥来说,城市中的建筑必须与园林的尺度相适应.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因为容积率的提高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造成了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社会问题.这对发达国家已有了惨重的教训,合肥也要总结经验不再重蹈复辙.要防止建大都市就是要建大片混凝土森林的误导.多少年不落后的口号,楼要攀高、攀密这种违反自然法则的做法,最终必将会导致成为都市的公害.多少年后不是不落后,而是必须拆除.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必须实行城市设计的必要步骤与审查制度,确保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城市景观建设与市政设施建设协调.大园林的城市道路应是绿色的,结合开发的空间建设使之成为公园式的路,使人处处与自然交融,立交桥的尺度与人流、车流的流量要协调,近期与远期相结合.不要以混凝土的庞然大物主宰城市,要使桥变绿,桥与绿化应同时设计,道路骨架要展开网络,城乡规划结合一体.对老城区宜控制发展,优先发展新区减少老城区的交通压力,给排水、供电、煤气、通讯等管网要与环境保护结合考虑,要与楔入城市的农村同时考虑,一次规划分期逐步实施.

城市景观建设与旧城改造协调.旧城改造中必须实施绿色城市设计,要妥善处理好新老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符合生态的城市关系.现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又开始重新评价旧建筑和砖瓦泥浆在旧城改造中的意义,并认为,旧建筑是一种储存着的,现成可以利用的能源,而建混凝土高楼大厦将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去生产,要保护旧城中历史上形成的目前仍维系完好的社区生态结构,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延续性,并可将主要投资方向转向绿色的新城建设.

建筑的艺术本性

张国霖:“美术最早与建筑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建筑就没有美术”,先秦时期的绘画都在墙上、庙里,后来建筑和美术才逐渐分离.西方国家的雕塑、绘画最初都位于神庙和教堂的墙上,附丽于建筑.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最好能把美术考虑进去,而且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比如西方教堂,如果没有了美术,建筑似乎就没有意义了.美术不能当作是附加的东西,最早的美术是为建筑怎么写作的.

城市雕塑往往是城市内在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和外在显现.城市雕塑的艺术质量也是城市景观质量的重要表征.合肥市能不能打造一个具有城市艺术典范的东西以前曾经提出过进行城市雕塑群建设活动的设想.这种活动最好是由规划师、建筑师来牵头作.因此我在此建议,在城市建设中能否更多地考虑一些文化、美感的东西,合肥市已经有了许多城市雕塑,但未来应该可以作得更加深入而系统.

雕塑是城市景观的要素

徐晓虹:我一直战斗在合肥的雕塑界,对合肥充满了感情.1982年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开始起步,合肥的雕塑是与全国同步开始的.合肥现在马路变宽了,城市变大了,但人和人的距离变远了,人和人之间的气氛不太热烈,这与城市作为城市语言的景观艺术创造也有关.景观艺术是沟通高大的城市与人的一个纽带,不可小视.在安徽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过程中,景观艺术和城市雕塑十分重要,目前景观艺术创作现状尚良好,但城市雕塑的状况堪忧.城市景观设计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城市雕塑的作用还远未为人所知.应该说,好的城市景观离不开优秀的城市雕塑,例如文化名城圣彼得堡,触目所及都是大大小小的雕塑,广场上、建筑中自然不必说,就是在灯柱上、店铺的招牌上都精雕细刻,雕塑在这里充斥到了每一个角落.圣彼得堡地标性雕塑是代表了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像”,由雕塑你能想到圣彼得堡人的精神、气魄、自豪感和它所代表的一切物质与文化的旗帜,成为圣彼得堡人文精髓的象征.目前对于城市雕塑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表的层面,一方面认识不到城市雕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城市雕塑往往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缺乏与城市建设和景观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我建议,一是城市雕塑能够纳入城市建设范畴,最好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城市雕塑的功能定位.二是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就要引入城市雕塑设计,让城市雕塑能够与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相衔接,最终完美地实现景观设计意图.

城市空间布局特色问题

劳诚:城市空间艺术布局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问题.城市景观是人们在城市空间中活动时所感受到视觉印象,对城市景观的分析可以用来修正空间布局的不足,而不能代替它,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设计时一定要在城市空间艺术布局上下功夫,必须用优秀的城市设计去指导城市建设,才能建成有特色的城市空间.从八十年代的合肥城市空间布局来看,具有如下的特色:

巧用环境的城市布局形态.从合肥自然环境来看,合肥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为平缓起伏的丘陵地.南把河自西向东绕老城区北流经合肥.老城区东南方向沿南把河为低洼地.南祀河、四里河上游为水面辽阔的董铺水库、大房邹水库,水库南岸是大片果园苗圃.董铺水库以南为绿荫覆盖的大蜀山.铁路在东北方向.合肥城市总体布局是以老城区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片新市区.因此,合肥形成风扇状的布局形态.市中心绕老城区一周的是古代城墙护城河改建的环城公园,作为新市区与老城区之间的隔离地段.城市东南、西北、东北规划有大片绿地楔入城市,形成城市通风道,将城东南巢湖水面上的新鲜空气引入城市.城市总体布局由一个核心加上三翼,中间绿地穿插,城市布局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


主城区线性绿地与周边环境绿化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从主城区来看:环城公园为第一道绿化环,它串联了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等四颗明珠.城市二环规划第二道绿环,也串联了瑶海公园、西郊风景区等绿地,其规模气魄远比环城公园大.在两个绿化环之间,布置黄山路等大型园林路带状绿地,同时用沿南把河、板桥河等沿河绿带将绿地联结成网,构成主城区的绿地系统.

继承传统文脉、尊重城市环境的城市设计.合肥环城公园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构思的.合肥古城墙的范围是南宋时(公元1169年)遗留下来的,清代修复的城墙建国初期已被拆除,在此基础上修筑了环城路,营造了林带.沿古城墙一带古代遗址有:三国时的逍遥津、藏舟浦、筝笛浦,北宋遗址香花墩包公祠,清初稻香楼、淮浦春融等等.原古城墙的景色很美,有的“绿水潦徊”,“花竹青葱”,有的“长桥迁渡竹树荫臀,蒲荷数里鱼凫上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结合自然环境,规划设计并建成了被誉为“翡翠项链”的环城公园,成为合肥建设中的“闪光点”,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

环城公园从总体上看是大面积、长距离自然式的风致园(仅局部为规则式的),犹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长卷.从园林风格上看:环北极少人工精雕细刻,朴实粗犷、富有野趣,环南着意人工精雕细刻,秀丽典雅,南北各异其趣.但总的是以山水植物造园为主,人工雕琢为辅.从造园艺术上讲:环城公园是以历史人文、自然环境为依据,在继承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城市园林艺术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合肥城市的总体布局,绿地系统的构思是在研究合肥市域环境固有特色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环境的产物,合肥城市空间艺术是多轴的,是多元物质空间的共生,合肥城市设计、建筑创作是历史的延续,多样建筑文化的共存,而且是地方的、民族的,并不断创新.合肥必将以其独特的风貌、优美的环境空间而成为独具特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环境和景观的改变,是历史的必然.

目前的大建设跟城市规划似乎看起来显得过去的城市规划太保守了.但是作城市规划最重要的是作城市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很快,70年代人们生活还很贫困,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规划相应也应当改变.三十年前考虑自行车解决交通,所以是三块板的道路,中间机动车道,两旁非机动车道,等到九十年代中以后,小汽车进入家庭,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带来了城市道路网的改变,全国各省会城市都如此.现在道路的改造是中国城市中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城市的发展,面积的扩大,道路交通网的转变,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

李学斌:我主要从雕塑角度谈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是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部分,城市雕塑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外发达城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发展来看,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的著名雕塑《火烈鸟》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雕塑以斜线和弧线来展现形体的,庞大而又空灵的形体与周围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作品的线性造型又与建筑的直线感构成一种内在的联系,显得协调合拍,创造了一种富有生气的环境氛围.作者考尔德所作的那些壮丽庞大的城市雕塑成为美化环境的手段,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雕塑类型,赢得了公众对城市雕塑在城市景观中所处的必不可少的地位的认同,开创了城市雕塑进入城市设计的新阶段.城市建设部门应充分重视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公共艺术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话题.二是城市公共艺术应加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公共艺术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公共艺术不是孤立的存在,它要和城市空间,包括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发生关联,产生某种协调性,基于此,城市公共艺术创造亦不能独立进行,而必然要和城市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衔接,但目前规划、建筑、景观设计都纳入城市建设轨道有序管理,公共艺术创作也亟待改变现状.

城市景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赵茸:城市的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来看,景观建设存在着修整、建设、提升三个层次.合肥市城市建设已经经历了前两个过程.前两年的大拆违是一个还债的过程,借此对环境进行整治改善.现在的大建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未来应当还有一个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的阶段.


从合肥的景观建设来看,不应当仅仅把城市定位于科教、绿色、三国故地.合肥以前的“三叶风扇式”被称为合肥模式,是符合合肥地理条件的,合肥河网密布,采用成片方式进行发展比较适宜.现在的建设模式在城市中引入了绿廊,现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采用绿化遮盖的方式解决建设“蚕食”空地的现象,将空地建设成绿地.与许多城市一样,合肥也存在着滨水景观的问题.河道应该是一个生态廊道,而不仅仅只是泄洪道.但现在很多驳岸硬质化了,起不到生态廊道的作用,河道变成了下水道.目前合肥提出河道改造,主要是考虑生活的需要,但改造过程中要注意水质改造,和周边绿化,水质与绿化景观相配合才能形成比较宜人的景观.此外还有景观治理工作,城市景观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并非仅仅停留在立面上,最后应当落实到空间中去,可能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要更加有利.

绿色根――建筑教育与人才培养

规划师的角色定位与公共政策教育

高冰松:建设绿色城市,最后总还是要落实到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上来.城市规划师的素质将直接决定城市的品位,因此对于城市规划师的培养是创造绿色城市的根基.

现在安徽有三所高校有城市规划专业,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从目前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需要出发,我认为需要修正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定位,另外城市规划的专业教育中也有些要素需要补充,尤其是公共政策教育方面有待加强.在规划的设计实施中,规划师有四个任务:理解领导意图,把握公众社会的要求,熟悉实现意图和要求的技术路径,具有实现城市目标的制度设计和程序设计的能力.这需要相关的理解沟通和协调能力,包括技术方法与政策规定之间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沟通,领导意图与公众利益之间的沟通.

城市规划系作为规划师的培养单位,除了设置必要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之外,未来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培养规划师对社会的认知、思考和理解能力.这个方面的培养可以参考社会学的方法,采用社会实践、田野调查等方式进行,加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修正规划师的角色定位.城市规划出身于工程技术,但绝不局限于工程技术,城市规划师的工作职能不仅包含工程技术,还有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工大具有丰富的建筑底蕴,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增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三是补充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知识.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城市规划师需要具备理解掌握公共政策的能力.合肥的城市规划从最初的构想到最后的成果,从最初的规划设想到目前的滨湖新城建设以及141发展战略,中间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公共政策.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规划师的作用受政策的影响十分大,城市规划师应当具有相关的能力.城市规划专业教学需要加设社会学、政治学等课程,这可能比增加技术能力更为重要.

未来绿色的希望

吴永发:合肥有一个得到认可的规划格局,有一个得到认可的环城公园,有许多实验性的成功建筑案例,有跨世纪以后的新景观(天鹅湖)的创造.合肥的城市发展,真正体现《马丘比丘宪章》所提出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合肥的未来如何发展我认为要明确定位、把握过程、科学决策.

明确定位.园林城市,科教城市等等,标签众多,结合合肥城市发展的历史,我认为归根结底应当是“山水城林”的绿色之城和品质之城.

把握过程.如何实现这一定位应当“通过装置,实现品质”.装置可以从功能性完善、包装性完善、安装性完善三个方面着手:功能性完善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布局完善和功能结构合理,包装性完善指的是优美的城市街道空间和风格适宜的建筑造型语言,安装性完善指的是景观设计和公共艺术对空间环境的良好修饰以及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品质可以从品位、品牌、品味三个方面入手.品位是城市的骨,品位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文化特色,合肥的城市品位应当是高品质、地域性的,品牌是城市的衣,是对外展示的形象和名片,科教城市、园林城市、滨湖城市作为城市的名片,未来需要进一步着力打造,品味是城市的核,城市最终属于它的居民,品味只有在长久的感受之后才体会深切,宜居始终应是我们的城市修习的方向.

科学决策.品质城市不仅是城市文化文明的表达,也是心态心灵的表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过程的科学,政策的科学,观念的科学,技术的科学.

六十甲子,合肥奠定了绿色城市之基,下一个六十年,“山水城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