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点赞:4706 浏览:157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上学时帮助母亲种地,到从学校毕业后外出打工学习园林的种植管理技术,再到主动返乡租地种植苗木,平顶山湛河区北渡镇汴城村一个新型农民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这个新型农民名字叫孙超权.

从害怕到尝试的转变

“我已经租了18亩地,每亩地能出圃4000多株苗木,按2008年的市场行情每株2元计算,每亩地的产值能达到近万元.”近日,在即将出圃做最后修剪的杨树园里,孙超权给笔者讲述了他从害怕种地到尝到种地甜头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那年,孙超权8岁,包产到户使他们家分到了3亩多地,父亲当时在李堂砖厂当工人,回家的时间很少,种地的重担就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地里种的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收种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割麦用镰刀把农作物割下来,然后用架子车把麦子拉到场里去碾、扬,最后还要用人力把农作物扛回家.

虽然孙超权那时还在上学,但作为家中长子的他一有空就会被母亲揪到地里干活.刚开始时,还有一点新鲜感,并没有感到累,可时间长了,特别是放暑检测的时候,要拿着镰刀和母亲一块儿下地,一把一把地割麦子,麦子割下来还要和母亲一起用架子车拉到场里.身小力薄的他对种地充满了恐惧,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用写作业和生病来逃离这种“苦役”了,那时他一直在想,一定要考上大学,再也不要干地里的活儿了.

新型农民,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科学技术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989年9月,孙超权报考了平顶山师范学校的美术班,专业分超出分数线很多分,但因文化课分数不足,需出高价才能上大学,家里因贫穷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最后他只能选择上职业中专.在节检测日的时候,他还是会下地帮母亲干活,但那时割麦已经不用镰刀割了,有了拖拉机带推子的简单割麦机,拉麦子用拖拉机拉到场里,打麦子用上了打麦机,耕地也不再用人力,全部改用了机械化,劳动强度也小了很多.

1992年,中专毕业的孙超权回到了家乡,他接过了母亲的担子,开始尝试经营自家的3亩多地.但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了,有了自己新想法,他根据自己家的3亩多地都是沙地的土壤条件,通过向人求教后,开始种植西瓜.第一年种时,由于不懂技术,种出来的西瓜个小,也不太甜,卖完瓜算算账,还不顶一季玉米挣得钱多,本来就反对他种瓜的母亲,找到了借口,不让他再种了.可他却不服输,反复做母亲的工作,做通母亲的工作后,他到新华书店写来种植西瓜的科技书籍学习,到周边种瓜种得好的瓜农家里求教,这时的他对种地已经没有了恐惧,只剩下了对科学技术的渴望.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功了,种出来的西瓜个大、皮薄,口感甜,特别好卖.当年就收入了2000多元,母亲再也不反对了,周围的群众看到了种西瓜的好处,纷纷向他请教技术,他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乡亲们.种了几年后,因为重茬严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都开始下降,他萌生了出去边打工边学习技术的想法.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下,孙超权来到平顶山师范学校总务后勤处打工,在打工期间,利用干活的空闲时间学习园林种植管理技术.那时,只要手里的活儿干完,他就缠住学校的花工于师傅,让其讲解观赏树木的栽培管理.一般花木的生活习性等,他和于师傅一块儿对学校的花木进行修剪、管理,白干活不要工钱.孙超权告诉笔者,当时周围有很多人不理解他,认为他太傻,可他自己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乡亲们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

真正感受到种地的乐趣

2005年4月,在河南省第五届村委会选举中,结束打工生活回到村里的孙超权,被村民推选为汴城村村委会委员,这更加坚定了他在农村开创一片新天地的决心.这时的农民种地已经相当轻松了,种有播种机,耕地有旋耕耙,收有大型联合收割机,机械化程度高了.单靠种小麦、玉米的收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很多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可还有很多不能出去打工的富余劳动力.当年,平临高速在村北开通之后,按上级指示精神,高速两侧20米种植防护林,村南沙河沿岸种植经济林,聪明的孙超权从中看到了机遇,他自费到叶县城关乡、襄城县种苗种植基地考察、学习,聘请教授、专家,通过分析论证,决定自己租地育苗.

2006年春节过后,他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以高价租了7亩地,准备在村东头种植速生杨.计划拟定之后,他租车到许昌、叶县去采购优质种枝,一下子拉回来了3万多枝的106、107种枝,他采用反租倒包的办法,让租给他地的群众帮助管理苗木.通过精心管理、修剪,当年就获得了成功,除安排村里30余名富余劳动力外,还获利3万多元,这时的他才真正感受到了种地的乐趣.2007年春,他加大了种植面积,同时对愿意进行速生杨育苗的乡亲们,低价供给优质种枝,免费提供技术.在他的带动下,汴城村的五六户村民都走向这条育苗的道路,而且都有了不小的收益.那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问及孙超权2008年的收益时,他很有自信的告诉笔者:2008年在村内村外通过土地流转租地已经有18亩,每亩地能出苗4000多株,现在已经有几家市里的大单位和很多本地的群众看好了他的树苗,年净收入10万元应该没有问题.但这还达不到他的要求,2008年4月份,他被汴城村的党员们推选为该村的党支部委员,他感到身上的责任大了许多.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使他又有了新的目标.他已经在镇劳动保障所的帮助下申请了小额贷款,2009年准备注册成立“沙河源”苗木种植基地,在种植杨树苗木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再搞一些花卉、草坪、绿化树等育苗,这样就可以安排汴城村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就业,让更多的乡亲们共同走向致富的道路.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