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品:自由贸易与反倾销之争

点赞:33453 浏览:1559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反倾销措施出台的密度与强度在提高,但部分国家和_地区向中国倾销化72产品的现象依然长期存在.

塑料制品、化纤、橡胶等重要出口生产行业均离不开对上游化工产品的巨大需求,而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和中国生产能力的不足,化工新材料的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十一五”期间,中国累计进口化工产品2.1亿吨,年度进口量以年均20.5%的增长速度,从2006年的2606万吨提升至2010年的5502万吨,进口规模已占全球化工产品进口总规模的50%以上.而同期累计仅出门化工产品1935万吨,年均增速为11.6%,出口规模占全球化工产品出口总规模的比重不到10%.

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倾销化工产品的现象也长期存在,为此,相关部门提高了反倾销措施出台的密度和强度,以保护国内化工产品行业的正常发展.自由贸易与反倾销之争,成为当前中国化工产品行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进口规模稳步扩张

2009年,由于内需增长,中国化工产品进口量逆势增长53.5%至5513万吨的历史高点2010年,尽管5502万吨的进口量较上年微幅下降0,2%,但由于进口均价从上年889.6美元/吨的低点迅速回升至1142美元/吨,促使年度进口规模连续攻克500亿及600亿美元关口,创下628.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出口方面,2009年受金融危机重挫出口量降幅达31.3%,2010年出口量增长至410.7万吨,但距金融危机前近500万吨的出口量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不过出口均价也迅速提升至1465美元/吨,出口规模回复到60.4亿美元.由此可见,化工产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的是促进贸易平衡的逆差项角色,2010年累计净进口量5091万吨,贸易逆差567.9亿美元.

主要贸易地区位次更替

韩国:主导地位面临挑战

韩国一直是中国化工产品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化工产品反倾销对象国,几乎每一项反倾销政策中均涉及韩国企业.因此,尽管2010年韩国仍为中国化工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但全年有11个月进口量同比出现负增长,累计仅进口化工产品1156万吨,同比降幅达11%,占同期中国化工产品进口量比重由上年的23.6%下滑至21%,其在中国化工产品进口市场的主导地位正面临东盟及中国台湾地区等有区域利好政策市场的挑战.

韩国对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地位业已被东盟取代.2010年,中国对韩国化工产品的月度出口量在2万吨至4万吨区间波动,全年累计仅出2138.8万吨,同比下降15.4%.出口份额位居首位的PX产品2010年对韩国仅出口11万吨,同比下降52.1%,其对同期中国对韩国化工产品整体出口负增长的影响度高达171.2%.

东盟:自由贸易的受益者

2010年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运行的元年,中国对东盟化工产品贸易进、出口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进口方面,除2月份以外,中国自东盟化工产品月度进口量均在50万吨以上,并于当年12月份达到67.5万吨的高点;全年累计进151670.1万吨,同比增长17.8%,成为中国化工产品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数据显示,来自东盟的化工产品占全国化工产品进口的比例同比均有所提高,其中PP共聚、甲苯和PX比例增加超过10个百分点.受惠于自由贸易的利好政策,进口市场份额占80%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2010年化工产品进口量双双提速,分别增长了12.4%和28.2%.


与此同时,中国的化工产品在东盟国家也有着很好的销路.2010年中国对东盟累计出口化工产品44.3万吨,同比增长67.1%.在对东盟出口前10大类产品中,有6类产品出口量翻番,其中出口增速高达96.4%的涤纶功不可没,34.6%的比重令其在主要出口产品中名列首位.

台湾地区:ECFA“早期收获”启航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协议附件中的“早期收获产品清单”所列名商品的关税将在未来的两年内降至零的利好背景使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化工产品贸易有所提升.进口方面,2010年,中国内地自台湾地区化工产品月度进口量基本维持在70万吨以上,全年累计自台湾地区进H923.2万吨,增长6.3%,成为化工产品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出口方面,2010年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出口化工产品29.1万吨,增长19.4%.尽管排名首位的PX出口量同比下降9%至9.5万吨,但仍然占据同期中国内地对台湾地区化工产品出口总量的32.4%;出口增速最快的为排名第三位的二甲苯,同比增速高达7.2倍.

 2011年1月1日,ECFA正式施行,依照计划中双方互降关税的协议,台湾地区竞争力较强的化工原料产品在内地市场的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而随着进口成本的逐渐降低,如丙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产品进口成本每吨可下降150元左右,内地企业可以通过台湾地区优势商品等来拓展市场,这将大大增加内地化工产品的进口.

反倾销政策效果初现

 根据海关总署相关公告整理,目前现行有效的化工产品反倾销措施共涉及二乙二醇等7类商品11个商品税号,涵盖了韩国、新加坡、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等8个国家或地区.从政策效果上来看,执行反倾销措施的商品(下称反倾销商品)进口情况基本达到了反倾销的目的.尽管2010年反倾销商品109.2亿美元的进口规模所占比重较2009年略为提高至17.4%,但仍小于2008年19.2%的水平.具体从进口量、价水平来看,2010年合计进口1020万吨,同比增长1.4%,进口均价为1071美元/吨,同比增长29.4%,进口量增速远低于2009年21.6%的增速,而进口均价也已明显提高.

从反倾销措施所涉及的贸易伙伴进口情况来看,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量有增有减,进口均价水平均显著提升.首当其冲的是执行反倾销措施最多的韩国,2010年中国自韩国进口反倾销商品349.1万吨,同比下降7%,同时进口均价同比增长24.4%至1024美元/吨.此外,2010年中国自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在反倾销商品进口量同比明显下降的同时进口均价同比也显著提升;而自中国台湾地区、美国等进口反倾销商品则量价齐扬.

尽管各项反倾销商品所涉及的原产地略有不同,但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10年所有执行反倾销措施来源地的反倾销商品进口平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涨幅在16.6%至1倍之间;进口量则普遍呈现下降态势,虽自美国苯酚进口量同比增长4.3倍,但是从各来源地进口比重上看,也是呈现普遍下降态势.

内需是行业增长强劲动力

2010年,得益于国家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化工产品的下游需求增长迅速,带动了化工行业的景气上升.企业开工率和化工产品回升,刺激了化工行业经济效益的改善.2010年前9个月,中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4863亿元,同比增长14.2%;而前8个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43.7亿元.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化工行业,国内需求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化工产品进出口的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的商机.当前,中国在炼油、化肥、基本有机合成和聚烯烃等工业领域拥有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催化新技术.如中国成功开发的N型聚丙烯球型催化剂,现已在每年10万吨的大型生产装置上应用,且技术出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整体技术落后成发展桎梏

中国近几年大量的投资已经使化工行业产能初显过剩.20lO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跟踪的78个(种)重点石化产品产量显示,同比增长和持平的产品有73个(种),占94%,其中增幅超过30%的产品占12.8%,而下降的仅有5个(种).2010年以来,化工产品整体同比明显上涨,但由于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乙烯等产品上涨幅度有限甚至有下滑态势.低端产品存在产能过剩,而在高端产品中的整体工艺技术和装备则仍显落后.中国化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20年左右,目前全行业只有1/4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管通过攻关开发,部分行业由于关键技术的突破推进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但整体上中国化学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精细化工产品仍靠仿制国外产品发展,重大、成套的技术装备开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差.此外,中国化工行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目前化工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30%.

与此同时,中国化工产品进出口仍在走以资源换资金的道路,当前进口主要集中在生产复杂、技术和资金密集的产品,如资源缺乏的钾肥、原油;供不应求的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技术附加型、高档的合成产品等.而出口则主要集中在原料供给的产业链上游,产品附加值低,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只有40%,低于发达国家65%的水平,国际竞争力较弱.不仅如此,化工行业的国际贸易摩擦仍在增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量原产于韩国、日本和中东等地区的进口产品低价倾销进入中国,例如有机原料和合成树脂产品对中国的倾销已严重干扰了国内市场,国内整个有机原料和合成树脂行业已处于亏损状态,近半数企业停工;另一方面,则是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等壁垒限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如欧盟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剂分类、标签及包装的法规议案使中国产品出口面临新一波“绿色考验”.而随着东盟自贸区和EEFA的建立,东盟和中国台湾的化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将有所降低,同时关税减让的收益60%留在出口地,40%让给中国进口商,中国化工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成本控制与安全生产为大势所趋

化工产品:自由贸易与反倾销之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化学工业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随着全球化学工业进入成熟期,行业景气周期将延长并趋向平缓,高峰和谷底的落差将缩小,行业盈利水平将趋向收敛.各国大规模救市措施可能引发的流动性过剩、国际基础能源稳步回升、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趋于严重等也是影响未来几年内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全球化工产能增长将有所放缓,不过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内需求继续增长的基础上,化学工业和其他制造行业的复苏速度远快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工产业格局中将占据更大的份额,未来几年这一趋势还将扩大.新兴市场化工行业在2010年增长6.9%,据预测,2011年和2012年的增速将达到年均7.6%.

当前,国内化工产品需求增速存在减弱的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4%左右,而2011年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0%左右.不过,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对产品形成一定支撑,一些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的产品,预计将以平稳为主调,但短期、局部波动有可能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对成本主要以原油为标杆的化工行业而言,过高或过低的原油都不利于化工企业的盈利.金融危机时,国际原油暴涨和暴跌使大批生产性企业陷入了不得不消化大批高价原材料的境地.而2010年经过近一年的库存消化且同期国际原油市场相对稳定,化工产品生产成本也更为可控.但是,2011年伊始,由于埃及等国家政局不稳情况的存在,国际原油受其影响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局势紧张时国际原油期货曾连续数个交易日大幅飙升,而随着埃及事态的缓和,国际油价则不断下跌,截至2011年2月11日原油跌破86美元/桶关口,一周跌幅达到3.9%.国际原油的暴涨暴跌也使国内能源化工商品呈现普涨态势,并且LLDPE、PVC、PTA三大品种在春节后仍然联袂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