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综述

点赞:5376 浏览:162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其有关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改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了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局对金融监管的改革,包括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的主要内容以及表现方式和改革方向、奖金激励机制、金融安全网的问题机构的处理措施、金融信息的评级机构以及金融监管的理论进行论述等,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整理出金融监管改革的最近动态,从而导出主题,深入研究对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这个课题.

【关 键 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本文通过对都当前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局对金融监管的改革性文件进行研究,在写作的过程中,针对目前金融危机发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对金融监管的改革仍要继续,特别是对此国内外的文献研究较少,监管当局还没有完全认识到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由于各国利益立场的不一致,目前一些正在实施的比较激进的金融改革方案已经被搁置,要想提出一个被各国都接受的折中的方案,就必须就改革方案的设计言之有理,并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六部分来讨论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的改革,进一步强调了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一、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在国内仅有李妍与李文泓两个人研究过,它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现如今对于单个金融主体的稳健与安全的监管并不足以完全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从微观审慎监管的层面来看,在金融机构的一致行为之下,微观审慎监管更能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相比之下,宏观审慎监管则影响着金融系统的稳定,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有两种即分业经营模式与混业经营模式,其中分业经营模式是把各金融机构按照某一特定的行业与领域进行业务经营,而混业经营就是把各金融机构监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散金融风险,第一种模式的系统风险性较大,且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非常的小,第二种模式可以理性的分散金融的风险,但是很多金融机构同时采用这种经营模式,则会导致整个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二是对于整个金融系统来说,其内部的关联性在不断的加强,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使风险进一步加大.针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第一是整个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定价以及信贷供给,这使借贷双方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二是期限产生以及转化的形式的流行性风险较大,比如银行对批发型融资越来越依赖,三是信用证与股票等在市场上的资金与长期均衡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四是金融系统中杠杆率的水平变动,五是对于并未进行审慎的金融监管局的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在金融监管的宏观层面上对货币以及财政政策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金融系统中顺周期性的主要内容、表现及改革的方向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顺周期性的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贷款损失拨备以及顺周期性的公允价值会计这三个方面,其中顺周期的资本充足率主要体现为对资本在经济上是否充足的要求,在经济滑落时要收紧,由于此时银行并不能获取股权融资,所以不得不收紧资产,进而减少信贷造成的信用萎缩,在经济上升时,资产的风险不高,波动的不是很明显,从而对资本的要求并不高.对于顺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来说主要表现为会计在确认贷款计时拨备是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在经济上升时,贷款的信用风险并未完全体现,所以产生的拨备计提就少,在经济滑落时,贷款的信用风险就成分表现出来,这时拨备的计提就多,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就高,银行需要为提高拨备留出更多的空间.对于顺周期性的公允价值来说,主要表现为在进行金融的公平交易的过程中,要求交易双方对交易的规模与过程中的数量进行清算,如果交易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并没有缩减经营的规模,则不利于交易的顺利进行,公允交易的顺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当资产上升时,公允价值有助于资产的上涨,当公允价值下跌时,导致公允价值资产的减少.对于金融资产的顺周期性的改革方向主要为:第一,建立逆周期性的资本机制.第二,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贷款损失拨备.第三,不断改革公允价值的会计使用.

三、金融系统中的激励机制

在金融危机之前,主要的观点认为,薪酬激励机制应该属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并且应该由市场进行决择,监管部门不应进行干涉,因为过度的干涉可能会对市场造成扭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大家才认识到,如果激励机制设计的不恰当,会增加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造成金融动荡.因此现在薪酬问题已经成为金融监管讨论的主要问题.通过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必须对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改革,理由有以下三点.第一,薪酬机制如果对短期财务业绩过度重视,会导致高管过度投机.第二、激励机制与股价挂钩,容易导致金融机构更注重市值最大化,对金融体系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第三,目前的激励机制由于金融机构利润的滞后性,不能做到收益与风险相互匹配.解决薪酬激励机制问题,可能出现以下几点.第一,市场的流动性导致人才流失.第二如果各个机构在限制薪酬的行动上步调不一致,,先进行改革的机构可能会处于劣势.第三,人才的能力是很难评估的,所以确定最佳的薪酬方案也很难.因此,薪酬激励机制要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薪酬决定机制,二是薪酬结构.薪酬决定机制方面,对于高管的薪酬应增加股东大会的发言权,一般职工的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制定,委员会应有其独立性.薪酬结构方面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对于职工的业绩评估应该分为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指标.第二,监狱金融行业的管理风险可能会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所以奖金应合理的延迟发放,并制定追回机制.第三,业绩奖金可以采取股票或者和股票挂钩的形式发放.

四、金融安全机构的处理措施

政府对金融机构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手段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金融机构在处理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资产方采取分担金融机构资产损失的措施、负债方采取对存款保险金及金融机构的发债进行担保、股本权益方面对优先股和认股权证以及普通股等进行国有的转化,国有化的过程是政府求助大型银行的杀手锏,国有化的过程不仅仅具有产权的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金融监管手段,在此次危机中,发达国家的安全网措施发挥的淋漓尽致,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创意,但是政府在进行使用安全措施时,并没有统一的救助对象,在这次危机中政府所产生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政府的监管机制与处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监管当局在不清楚资本有多大缺口的情况下,就对资本进行补充,这是美国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又由于跨国公司的处理机制不足,导致了对母国以外存款者的保护力度不够,所以应对跨国机构的处理机制上加以完善和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完善各国之间的金融监管局的合作,二是接受本国的金融监管.对于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处理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与存款人的信息不对称,三是可以缓解金融机构中政府的动态的不一致.完善此处理机制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破产率,也可以降低处置的成本与难度,有助于缓解金融机构之间的动态不一致等问题.但是如果政府不去救助这些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在破产之后则对政府的监管与社会经济的稳定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政府应该对这些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拆,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降低金融风险.五、金融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


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评级机构起到的作用被广为之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利益上的冲突.评级机构在对信用评级时,会收取被评级单位的费用,有的还会想被评级单位提供咨询,告知其如何提高其本身的评级.第二,信用评级对证券化的产品评级有缺陷,容易形成误导.例如,有些产品在刚刚发行的时候具有AAA评级,但是在金融危机后,该信用证券产品被降级到了不建议投资级,而这种下调的评级情况对公司或者国家为信用主体的时候却很少出现.第三,当有些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对于信用评级过于依赖,当评级机构对某个信用主体或者某债券评级进行下调时,容易造成其参与者的统一行动,这样就会造成某些系统性风险.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评级机构亟待进行改革,其需要改革的方向有以下四个.第一,需要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就是加强其监管力度,保证评级机构具有安全的政策和措施用来管理和披露这些利益冲突.第二,要把信用证券产品同其他以国家为信用主体或以公司为信用主体的评级分离开来.第三,要加强对评级方法、对评级模型和评级涉及的基本检测设等相关事项的披露要求.第四,对于某些监管机构以及某些金融机构来说,需要对这类信用评级减少依赖.针对评级机构还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我们思考的.第一,该类信用评级做出后,在其使用方法上就会出现排他性还有非竞争性,从而使其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特征和特性.通常来说的公共产品,例如国防、公共交通、治安等,其生产成本由消费者共同承担,但是信用评级的成本却不能由信用评级的对象来负担.所以,信用评级虽然是公共产品,但是却有其特殊性,这就使评级机构有了自己特殊的商业运营模式.第二,虽然信用评级的及时性还有准确性一直受到外界的一些质疑,但是评级机构在市场上还是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特别是标普等大牌机构,其意见还是有相当的权威性,对评级的上调或者下调都会对市场的运行产生快速的影响.有时候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监管部门和投资部门很难自己对信用主题进行评估其信用状况,而不得已把一些评估工作交给评级机构来委托其进行,但是在同样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股票市场上,把经济分析师和股票分析师等职业却达不到评级机构的地位.

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六、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

此次金融危机之前讨论监管理念的主流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其核心检测设是“经济人检测设”,经济人要做的选择是效用最大化.经济人有其偏好,首先是公理化体系,其具备传递性和完全性,其次,选择还有不确定性,核心是期望效应函数.把检测设具体化到市场上极为有效市场检测说.即资本市场反应了证券的和相关的信息.该检测说对金融监管的意义在于,市场的参与者是具有理性,并且所在市场是有效的,监管的目标是排除掉市场的非有效的因素,让市场的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少监管或者不监管.通过对金融危机的观察,有几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检测设和其理论并不相符.第一,个体经济人的行为有可能不是理性的.第二,就算个体理性,集体不一定理性,例如混业经营的例子.第三,市场纪律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控制风险的承担行为.第四,有些又大又混业的金融问题不能通过市场的而放心的进行解决.第五,金融的创新不仅能创造价值,也会存在缺陷.第六,金融消费中会存在欺诈行为和非理性行为,消费者购写的商品可能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借助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论证即个体行为有时并不满足经济人,有效市场的检测说也不一定能够成立.行为金融学给监管带来的启示是,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当被改正.具体体现为一下几方面:第一、抑制过度投机.第二、限制市场准入制度.第三、对金融创新应加强监管.第四、增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第五,对投资人进行适应性监管.

综上所述,由于金融危机发生后不管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仅是挑战,也是促使本国与跨国机构的监管机制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力量,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监管、金融系统中顺周期性的主要内容、表现及改革的方向、金融系统中的激励机制、金融安全机构的处理措施、金融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对金融监管进行的理论综述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有关金融监管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对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不难发融监管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为了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造成更大的损坏,进行对金融监管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