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

点赞:4613 浏览:161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沿用的本科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笔者试图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按照资金运动过程重新构建,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机融合,开发适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的教材,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关 键 词: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60-02

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深化会计课程改革.因为在影响改革的诸多因素中,课程改革是关键.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所以财务会计课程对于整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要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原有财务会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建立适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电算化专业特点的、新的、更科学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财务会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体系安排不合理.财务会计课程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着重讲述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课程内容安排基本上都是“会计要素+会计报表”模式,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不一致,教学内容不能反映经营活动的规律和会计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脱离不了“制度或准则+解释”的旧框,教学体现在对会计处理的具体描述之中,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很难理解各种会计处理背后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2.理论知识讲授与实务操作相分离.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课程,既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准则规定进行实务操作,所以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必须紧密联系,二者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将其提到了显要的地位.但是还是首先安排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安排模拟实训.例如,讲授时对经济业务用文字描述代替原始凭证,用会计分录的编制代替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人为地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割裂开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结构上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前后衔接与融合,不能使专业知识直接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3.课程内容缺乏明确的会计主体依托.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的空间范围,规范了会计处理的立场,因此是财会知识最基本和现实的依托,现行课程会计主体不明确,或是同时涉及多个会计主体(例如有工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等),导致怎么写作范围和空间的不确定,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材滞后、不实用财务会计要依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指导会计实践.近年来,会计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而教材更新速度却明显滞后,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并实施39项会计准则后,适合高职高专特点,能及时吸收新准则内容的教材很少,即使有也仍然是侧重理论知识讲述,没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财务会计课程的改革

(一)改革的思路:整合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符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的教材,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财务会计课程应依照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转向“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会计课程教学规律,突出课程特点,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而进行,为此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财务会计课程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全面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也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因而知识体系必须系统、完整、全面,核算环节缺一不可.

2.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与企业具体业务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是艰辛和较高的应用价值的课程,因而既需要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作为职业判断的基础,同时又要严格按照准则规定进行实务操作,所以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密切结合,不可偏废.在教学中,既要从理论高度进行概括和解释,引导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又注意运用基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突出实践性技能培养的原则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财务会计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实践课,要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模式转向“学习工厂”模式的转变,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专业和课程特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改革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4.前瞻性原则

财务会计教学不仅要坚持侧重当前,而且要注重未来,要坚持讲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兼顾财务管理、税收等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具有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岗位变换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措施

1.构建财务会计课程新体系

依据人才需求分析,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应具备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所以财务会计课程体系应该按照专业知识与技能构建,即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要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掌握财务会计实务操作,具备会计设计、核算、纳税申报、财产清查等能力以及会计接口与协调能力.

(1)明确会计主体.以一个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全面的企业的实际的业务为基础,对其一个会计期间的业务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内容除了会计要素的核算报告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初时成立时工商营业执照取得、账薄的建立会计、会计制度的设计等内容,从而保证会计核算业务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

(2)构建新内容体系.财务会计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的定义、对象和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等理论知识,第二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部分教学内容体系要打破原有“会计要素+会计报表”的模式,讲授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之后,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按照资金运动的三个过程即资金筹集、资金循环周转和资金退出安排教学内容,例如资金筹集部分包括实收资本和借款的核算:资金退出部分包括利润的结转分配等内容,使教学内容的安排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完全吻合,另外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单项实务操作.例如讲授银行支付结算办法时同时进行支票填写、结算手续的实训,讲授应付职工薪酬时同时进行工资计算,工资表的填列等实训.第三部分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生成仍然是在前述业务核算结果的基础上完成.


(3)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

“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始终是财务会计课程的主题,财务会计课程实训不仅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还要从实践教学的组织体系、教学内容与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实践教学组织体系的创新,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改变实训形式,通过企业会计实训进行综合仿真手工和电算操作训练及校内综合全真职业情境实战训练和校外顶岗实写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专业的扩展性及多向适应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

2.开发适合课程特点的教材

教材建设时,一方面以公开出版优秀获奖高校教材为主体,结合实际及会计职称考试教材等,教师自编讲义为补充,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及专业特点,尤其是课程特点从本专业学生实际出发,研发新教材,先在本专业使用,经过反复修改,争取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