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中的贸易税收政策

点赞:20799 浏览:943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贸易税收政策是一国调节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贸易税收政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贸易税收政策在各种理论下的应用.

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各种贸易政策不断运用于一国的对外贸易管理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税收政策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外贸易中,形成了贸易税收政策.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贸易理论始终围绕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个主题,贸易税收政策也围绕着这两个主题进行.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梳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贸易税收政策的应用.

一、古典贸易理论的贸易税收政策

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的产生.在贸易税收政策上,古典贸易理论主张各国政府应降低关税,取消其他贸易限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一)绝对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富论》中指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造成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正是由于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得以产生.从“绝对优势理论”出发,斯密认为,如果征收出口税,则会破坏最优的资本组合与劳动分配,从而丧失“绝对优势”.而出口退税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

(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idRi-cardo)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的产品上都没有成本优势,但只要根据“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税负转嫁角度,他对贸易税收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一国对其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征收较高的税收或不予出口退税,而可能使该国的比较优势转移到原本处于比较劣势但却享受税收优惠的其他产品上,从而使整个分工体系和贸易体系发生逆转.因此,对出口产品征税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出口退税才有利于公平贸易的进行.

(三)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Ohli)继承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FliFHeckscher)的观点,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俄林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要素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其要素的差异,要素的不同又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因此,一国应出口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俄林认为,保护性关税降低了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从国内角度来看,关税不仅减小了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还增加了进口产品的成本,不利于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国际角度来看,关税壁垒减弱了国际间贸易的均衡趋势,阻碍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由此,俄林认为,只有放弃保护性关税政策,才能促进生产要素和国际分工的有效利用,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保护贸易理论的贸易税收政策

保护贸易理论强调,政府为了本经济利益,对进出口进行必要的干预.在贸易税收政策上,保护贸易理论一方面认为政府应采用关税等手段保护本国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强调采用出口退税等政策手段激励本国出口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

(一)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思想.保护贸易理论起源于14世纪末的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金银才是真正的物质财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鼓励商品出口,限制进口.因此,他们主张把关税作为施行保护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采取“出口退税”政策刺激本国的出口.

(二)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List)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系统地论述了以保护幼稚产业为核心的贸易体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他将一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一国经济还没有充分发展的阶段,本国现有的幼稚产业还尚未发展到可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位,所以应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只有等到本国的产品已具有了国际竞争实力,才可逐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在贸易税收政策方面,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保护幼稚产业的关税理论.他调,关税是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采取关税保护政策,虽然在初始阶段会提高产品的、削弱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工业水平的提高使生产商品的费用下降,从而降低了商品的.同时,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关税应随着工业发展的水平逐步降低,而且关税税率应当根据不同产业的保护程度采用各自合适的税率.

(三)凯恩斯主义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将贸易顺差与就业、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指出一国的出口具有乘数效应,贸易顺差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因此,国家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干预经济的运行,保持贸易顺差.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国家可以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收入分配政策,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根据这一思想,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利用关税壁垒、差别税率等措施,配合贸易管制政策(如实行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减少进口;同时采用优惠贷款、出口补贴等措施来鼓励出口.


(四)“中心一”论.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RaulPrebisch)等人提出了“与中心”理论.普雷维什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在“中心”与“”的贸易中,“中心”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工业品为主,而“”国家则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因此,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心”国家,不利于“”国家.鉴于此,普雷维什主张发展中国家采用保护关税政策对其国内产业进行适当保护,改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和贸易条件.他认为,一方面,征收关税可以减少外国商品的出口数量,同时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保护性关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工业,改变出口产品结构,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在保护的程度上,他反对过分的、不恰当的关税保护.他认为可以逐步降低关税,以便使工业不断受到外来的竞争刺激,逐步缩小同“中心”国家的生产力差别.

国际贸易理中的贸易税收政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规模经济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新贸易理论的贸易税收政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以克鲁格曼(paulR.Krugman)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引入贸易理论的分析当中,成功地解释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产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新国际贸易现象,由此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一方面,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凭借规模经济效应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消费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必然会选择最适合本人意愿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生产差异产品获得垄断权.因此,市场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规模经济要求生产大量的同质产品,追求差异产品则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而已成为差异产品.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政府的贸易税收政策应该为企业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怎么写作,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的企业给予扶助,尽快使其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在本国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时,政府可以采取关税保护、限制进口等措施;待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采取促进出口的税收优惠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份额,在更大程度上享有规模经济的好处.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赫尔普曼(ElhananHelpman)和克鲁格曼等认为,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时,关税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的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贸易税收政策在不同的贸早理论下有着不同的应用.基于自由贸易的理论要求降低关税等贸易税收壁垒,减少政府贸易的干预;基于保护贸易的理论则要求综合运用关税、和出口退税等贸易税收手段促进本国出口,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总之,贸易税收政策是整体经济政策的延伸,是有效调节贸易、实现贸易目标的一种重要政策手段.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