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点赞:11679 浏览:4668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章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其次分析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合作理念、合作目标、资源分配、教学体系、政策法规五个方面;再次,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在转变思想观念、协调各方目标、平衡资源、改革教学体系、健全政策法规五个方面给出具体措施;最后,得出实行高校为主体、企业参与、政府支持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结论.

【关 键 词】物流管理;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

一、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内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①由高校在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物流产学研基地或在企业内部设立物流研发基地,以苏州科技学院与苏州高新区、南京大学与泰州高港区港口综合物流园、宁波大学与宁海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合作为代表;②组成联合体开展物流项目的科技攻关和工业性试验,如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创新主体承担的“现代港口物流怎么写作示范工程”项目,就是通过产学研的高层次合作完成的;③开展联合办学培养物流人才,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南方物流学院.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合作理念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束缚,我国高校教学并不重视实践训练.重点院校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少数普通院校也忙于上档次,争先恐后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虽然大多数普通本科都声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重视.关于校企合作的协议虽然签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摆设,所谓“实习基地建设”,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2.合作各方目标冲突

在实践中,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不可能愿意接纳学生的周期性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根本动力则来源于培养人才,创造社会效益,缺少针对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分析[1].合作目标的不同造成双方在合作中产生冲突,尤其是合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后,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使合作难以深入进行.

3、资源配备存在问题

一是实践平台问题.物流管理的实践环节几乎覆盖整个企业流程,如果没有配套的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校企合作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正常的生产经营,又要投入资源供教学使用,这使企业在资源分配上面临巨大压力.二是教师资源问题.谁来教学生是高校老师,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高校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企业管理人员又没有精力来教学生,成为合作的一个严重障碍[2].


4.物流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物流专业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物流教育理论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还不够,致使物流教学体系不完善[3].一是物流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过多考虑高校规模与经济利益,对高校办学可行性分析及地方经济发展分析不够.二是普遍存在将传统物流专业简单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只注重理论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使教学与工作出现断层,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不高.四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物流教师还十分缺乏,能够从事物流尖端前沿研究的教授则更为稀缺.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1)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怎么写作三大功能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和善于利用产学研合作,面向地方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2)积极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人才培养的制度安排,改变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中重学术轻应用、重鉴定轻推广、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倾向.

协调合作各方目标,实现多赢.

(1)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负责人、学者和政府职能部门人员担任委员,各专家根据物流企业一线需求状况和岗位需要的能力要素,对物流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专业技能实训等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建议,协调企业、高校和政府等合作各方的目标[4].(2)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针对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兼具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5].(3)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物流企业将部分科研项目委托给高校或与高校合作研究,由企业提供资金,高校具体负责研究开发,高校对科研成果享有专利权,企业获得专利成果的生产权.

平衡企业与高校资源,互惠互利.

(1)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模拟实验室.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提供资金和物流设备,高校提供科研人才和技术.(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一方面,利用寒暑检测时间,派出学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企业一线学习宝贵的实战经验,同时参加国际国内权威认证;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赴学院与教师就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4、改革现有物流教学课程体系,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分析岗位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采用“DACOM”方法,把各个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若干个子能力及学生应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对口衔接、必修课与选修课功能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物流管理实践模拟训练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时利用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改革考核办法,采用笔试、口试、现场考核、答辩等多种形式,真正实现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3)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职业型”人才.主要有开展实训周、进行顶岗实习、推行多技能证书制度、举办技能竞赛等形式.(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流管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参考文献】

1.李庆满,吕赞.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讨.中国市场[J],2011,10:6.

2.贺斌.浅谈物流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科技信息[J],2009,21:122.

3.陈国华,姜先华.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研究.当代经济[J],2010,11:93.

4.张洪革,陈岩,孙宏英.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辽宁高职学报[N],2006,3:59-60.

5.金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职业型人才.物流工程与管理[J],2009,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