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点赞:34874 浏览:1583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舆论曾普遍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将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而我们在2000年有关研究报告中则明确提出,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不会受到强烈冲击,更不会被冲垮,基本依据在于:其一,从表面上看,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企业与世界汽车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但实质上更是一种合作关系;其二,由于世界上主要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的主体是中外合资的汽车产业,加入WTO后,冲击不是由中资单方面而是由中外双方共同承担,受影响的不只是中资的利益,也有跨国汽车公司的利益.因此,在进口和本土化生产之间,跨国汽车公司本身会进行利益的平衡.由此,我们认为,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应是进口汽车数量的多少,而是政府对外资的管理政策发生变化后,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发展战略的变化和调整.因为,进口汽车数量的多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是有形的、可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但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调整和变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则是无形的、不可测的,它更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

事实证明,加入WTO以来,实际情况和我们当初的预计是相吻合的.中国汽车产业并没有因为进口汽车的快速增长而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相反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期.可以预计,即使在过渡期完成之后,中国汽车产业的这种快速发展态势也不可能发生逆转.因此,真正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加以认真研究的是,加入WTO之后,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会发生什么样的深刻变化?它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二、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新变化

从总体上看,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原来相对独立的“中国战略”转变为与其“全球战略”的相互融合.过去,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在世界汽车市场中的规模和地位远不如今天这样重要和引人注目,并且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因此,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是相对独立的,其“全球战略”很难与之融合起来.现在,随着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这种融合的障碍在逐步消除,融合的条件渐趋成熟.因此,跨国汽车公司必然要把它们过去相对独立的“中国战略”,逐步变成其“全球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从原来中外双方相对平等的“合作型”战略逐步转向谋求单方面主导的“控制型”战略.过去,中国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的绝大部分资源被中国汽车企业所掌控,而中国政府对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又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因此,跨国汽车公司要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就必须借助中国汽车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平台,中外双方各有所求,各有所需,是一种互补的相对平等的“合作型”关系.加入WTO后,由于外资进入汽车产业的领域放宽了,对外资的一些股比控制放松了,因此,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便由过去与中资的相对平等的“合作型”战略逐步转向了谋求单方面主导的“控制型”战略.具体变化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投资由过去的相对谨慎向积极扩张转变

加入WTO之前,由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不旺,生产能力利用率不高,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投资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产销量超高速增长,在世界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幅度提升.毫无疑问,在世界传统的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的今天,谁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新兴汽车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谁就将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主要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都采取了积极扩张的投资策略.据大众公司称,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将占其在亚太地区总投资的87%.其董事长曾表示,在今后几年中,大众公司将在中国投资60亿欧元,把目前的80万辆生产能力扩大到160万辆,市场份额由目前的35%提高到40%.丰田汽车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一直保持谨慎态度,近两年则明显加快了投资步伐,它们设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在中国生产销售100万辆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0%以上.通用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是进入中国汽车市场时间较短但发展非常快的两家公司.按照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目标,到2006年,通用公司在中国的产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50%.本田公司在与广汽合资成功后,一方面又启动了广州本田轿车出口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又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建立了新的生产点.2002年9月,日产汽车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71亿元,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其中日产汽车公司投资达80多亿元.到2006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销售目标是55万辆汽车.2002年10月,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与北汽集团合资成立了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7亿元.2003年7月7日,现代汽车公司董事长访华时表示,2006年北京现代的产量将增加到20万辆,到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年产50万辆.现代公司将把北汽现代建成其在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中国汽车市场一向比较低调和谨慎的福特公司,最近也在加强其投资力度.在未来几年中,福特公司将和长安集团共同投资10-15亿美元用于提高产能,把目前长安福特的产能从2万辆提高到15万辆,并另外兴建一个轿车厂和一个发动机厂.宝马汽车公司和奔驰汽车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也大大加快.目前,宝马公司和华晨实现了合资,奔驰公司也和北汽集团签定了合作意向.

总之,近两年来,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的投资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企业加紧增产扩资,力保市场份额.进入较晚的企业急起直追,力图后来居上.争夺中国市场的主动权已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环节.

2、经营由制造环节向采购和销售怎么写作环节渗入

为了加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力,谋求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更多的主动权,跨国汽车公司在经营上已从过去单纯的制造环节的参与向采购和销售怎么写作环节两头渗入.跨国汽车公司不仅要在制造领域取得主动权,而且在采购环节和怎么写作贸易领域也要提高掌控力,从而在生产和怎么写作贸易上实现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双重控制.

对采购环节的渗入,跨国汽车公司除了把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纳入其全球采购体系外,还加强了对本土化生产的零部件和配套体系的整合和掌控,其主要做法:一是在合资的过程中,把其主要的零部件企业带到中国进行独资生产,为其提供配套.例如,现代公司在与北汽合资时,就把其在韩国国内的主要配套企业带到了北京.这种方式和做法在今后的合资中还会更多.二是对原来已进入中国市场的本系零部件企业进行整合,然后再纳入自己主导的采购平台.丰田公司对在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的整合就是其中一例.三是控制零部件总成的生产,通过对总成的控制来提高对整车生产和零部件配套的控制力.大众公司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之间建立共用的发动机厂和变速箱厂就是这种战略的典型做法.而福特公司最近打算建立独资的发动机厂更是把这一战略推向了极至.

对销售怎么写作网络控制权的争夺是跨国汽车公司提高其产业控制力的又一焦点.加入WTO之后,它们的这一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做法:一是整合原来相对分散的销售网络.例如,最近成立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就把原来天津丰田和四川丰田等公司各自的销售网络统一整合为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的网络,今后一汽和丰田合作生产的所有车型都将纳入该合资销售公司的销售体系.通用公司最近也计划把金杯通用现有的优秀经销商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部分经销商整合起来,共同组成雪佛兰的销售网络.二是提高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力.在一汽丰田的合资销售公司中,虽然管理层是按照正常的资本关系组成的,董事长由中方担任,总经理由日方担任,但公司人员主要来自丰田中国投资公司,而且在分工上,日方主要负责市场研究、预测、产品定位、广告策划、培训,中方则仅负责根据丰田公司的全球标准进行4S店的建设.丰田公司在合资销售公司中明显地占据主导地位.在北京现代汽车公司中,韩方也牢牢地掌握着产品的销售权和品牌推广权,北汽基本上无力插手.宝马公司最近在建立华晨宝马汽车的销售网络上,也表现了极强的控制欲.原有的华晨经销网络基本上被撇在一边,而经营进口宝马车的经销商成为其销售主体.宝马公司对经销网络的控制和影响可见一斑.三是积极谋求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并网”销售.加入WTO之后,跨国汽车公司的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最简单、最经济、也最没有风险的办法就是直接利用现有合资企业的销售网络.因此,在“并网”问题上,跨国汽车公司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的不明朗而积极寻求突破;另一方面,又在积极整合合资企业的销售网络,为全面“并网”做准备.

3、布局和组织方式由单点式向全面布局和集团化转变

随着跨国汽车公司投资步伐的加快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其在中国的生产布局和组织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从过去的单点式向全面布局和集团化方向转变.过去,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往往是选择一家中方的合作伙伴,在一个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如丰田公司与天津汽车公司合资,在天津建立生产基地;通用公司与上汽集团合资,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本田公司与广汽集团合资,在广州建立生产基地;法国雪铁龙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在武汉建立生产基地等等.这是跨国汽车公司布局的初级阶段.

现在,跨国汽车公司为了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在生产布局上已转变为全面布局.虽然,目前它们的这一布局策略并未完成,但其行动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例如,丰田公司在天津和成都建立生产基地后,又通过和一汽集团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一汽在长春成立了丰越汽车公司,准备生产丰田公司的陆地巡洋舰.而现在,丰田公司还和广汽集团正在洽谈合资事宜,准备在广州建立新的轿车生产基地,如果该项目得到批准,则丰田公司在中国的布局将遍及东北、华北、西南和华南地区.通用公司在上海和沈阳建立生产基地之后,2002年6月,又和上汽集团一起重组了广西柳州五菱汽车公司,从而在西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微型车生产基地.2002年12月,通用公司还和上汽集团出资收购了山东烟台车身有限公司,从而在华北地区建立了新的轿车生产基地.这样,通用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也已遍及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他跨国汽车公司也都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步伐.福特公司入驻江铃汽车有限公司、在南昌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后,2001年4月,又和长安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了长安福特有限公司,从而在西南地区建立了轿车生产基地.目前,合资公司还计划在南京建立第二个轿车生产厂,如果该项目付诸实施,则福特公司将在中国的中南、西南和华东地区形成自己的布局.现代公司在北京和江苏站住脚跟后,也在考虑在其他地区设立分公司,完成区域布局.此外,本田公司在和广汽集团合资后,又和东风汽车集团在武汉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日产公司在与东风汽车集团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后,将以十堰为主,建立包括襄樊、杭州、深圳、柳州等地区在内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包括襄樊、广州在内的乘用车生产基地.

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布局进入一个极具长远利益和战略利益的全面布局阶段,在组织方式上,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独资的汽车控股公司.表面上看是为了管理在中国投资的各类股份,而实际上是实施中国战略的一个平台.如果在这个平台上承载零部件制造功能、采购功能、销售网络管理功能甚至制造环节的管理功能,那么,通用中国公司、丰田中国公司、大众中国公司等就是中国市场上的外资汽车企业集团,中国汽车产业的集团化最终就变成了跨国汽车公司的集团化.

4、产品由少品种单一型向多品种系列化转变

过去,跨国汽车公司在引进车型时,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不太激烈的情况下,总是要尽量延长一个车型的生产时间.因此,其产品引进策略往往是“挤牙膏”式的,不仅速度慢,而且车型少,品种单一.桑塔那、富康、捷达就曾统治中国轿车市场长达十几年.而现在,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过去那种产品策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了.因此,跨国汽车公司在引进车型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在时间上,加快了引进速度,甚至出现了全球同步上市的现象.仅2002年,我国合资企业推出的轿车新品牌就达10多个,同时还有许多改进型产品.到2002年底,我国的轿车品牌已达40多个,车型20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是合资企业的产品.2003年,又有50多个新车型上市.二是在品种上,向多品种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通用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包括轿车、SUV、皮卡和微型车等,其在上海、沈阳、柳州、烟台等地的生产基地已具备了生产全系列产品的能力.丰田公司的主要产品,从中档车到高档车,从轿车到SUV和小客车,也将在中国生产.目前,大众公司已将该集团的A0级PoLo,A级捷达、宝来,B级帕萨特和C级奥迪4大类车型的生产平台悉数移到了中国.其他的跨国汽车公司如福特、日产、现代、本田和标致雪铁龙等也都在加快推行产品系列化策略,以期尽快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扩大市场份额.

三、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原因

1、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是跨国汽车公司“全球战略”的必争之地

近两年来,在传统的美、日、欧汽车市场处于停滞甚至衰退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却出现了高速增长态势.2002年,我国汽车生产量325.12万辆,同比增长38.49%;汽车销售量324.8万辆,同比增长36.65%.轿车生产量109万辆,同比增长55.05%;轿车销售量112.6万辆,同比增长56.08%.2003年,汽车生产量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汽车销售量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轿车生产量201.89万辆,同比增长82.25%;轿车销售量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而且,中国汽车市场这种快速发展态势仍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外经验证明,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汽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系数将达2―4,其持续时间将长达10―20年.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左右,未来十多年,我国汽车市场将维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

在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汽车的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也在急剧扩大.2002年,中国汽车生产规模已从2001年的世界排名第7位上升为第5位,2003年超过法国上升为第4位,2004或2005年将超过德国,排名世界第3位.预计到2010年左右,还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到2020年前后,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在市场规模上,2001年中国汽车销售量排名世界第8位,2002年迅速提高到第4位.2003年,超过德国排名世界第3位.到2005年,还将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到2020年左右,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因此,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汽车市场必将成为跨国汽车公司争夺的焦点,也是决定它们未来在世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的最大变数.谁在中国市场取得主动权,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实际利益,谁就将在世界汽车产业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2、外资管理政策的重大变化给跨国汽车公司战略调整提供了政策空间

加入WTO之后,按照有关承诺,中国政府必须对外资管理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为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变化提供了政策空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取消国产化限制.过去,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对外资进入汽车生产领域有较为严格的国产化要求,其目的是要促使外资在中国发展零部件制造业,而不是简单的汽车组装业.加入WTO之后,国产化限制被取消.国家不能出台鼓励国产化的政策,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规定散件装车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这就为跨国汽车公司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二是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总成,谁控制了发动机的生产和技术,谁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整车生产的主动权.因此,过去,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在整车和发动机的中外合资项目上,外资的股比不得超过50%,以此来确保中资至少在资本地位上与外资拥有同等的决策权和发言权.加入WTO之后,外资生产发动机的股比控制被取消,从此,跨国汽车公司不仅拥有发动机的技术,而且可以控股甚至独资生产,却不必转让技术.这样,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对发动机生产的控制既可左右整车利润的分配,又可加强对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的控制,从而提高其对整个汽车产业的控制力.三是放宽怎么写作贸易领域的限制.为了加强对汽车产业的保护,过去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严格禁止外资进入汽车怎么写作贸易领域.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承诺3年内将彻底放开对外资进入汽车怎么写作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出口和汽车分销怎么写作、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汽车生产性融资业务等.这些领域放开后,跨国汽车公司便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怎么写作贸易网络的掌控,从而实现对中国汽车产业从“生产型”控制向“生产+怎么写作贸易型”的双重控制.

3、维护垄断资本的集团利益需要排挤任何新的市场分享者

跨国汽车公司全面调整在华战略,除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维护垄断资本的集团利益.目前,世界汽车市场的厂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垄断竞争型结构.“6+3”集团(即通用汽车集团、福特汽车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集团、丰田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雷诺―日产汽车集团以及本田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和法国PSA集团)几乎控制了整个世界汽车市场.它们之间虽然有激烈的竞争,但在维护垄断资本的集团利益方面却是一致的.其基本策略是,先共同打压和排挤新的市场分享者,保持对市场的高度垄断,然后,再竞争分享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在这一富人俱乐部中,它们需要的是提供怎么写作的球童,而不是参与竞赛的球手.在过去的巴西汽车市场是如此,在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跨国汽车公司几乎不约而同地加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控制,并以各种手段打压民族资本发展空间的深层次原因.

4、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加强对产业链的全面控制

打压新的市场参与者,维护的是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而追求利润最大化则是每个跨国汽车公司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在不同的政策环境下,跨国汽车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是不一样的.过去,由于汽车产业政策方面的限制,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取利润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出口散件和合资生产的形式实现的,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则是加强技术垄断和尽量延长CKD的时间.现在,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外资管理政策的变化,跨国汽车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则是加强对产业链的全面控制.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利润来源更加多元化.除了从生产领域赢利外,还可以通过怎么写作贸易领域赚钱,如汽车销售、融资租赁等.其二,利润来源更加稳定化.通过对产业链的全面控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经营策略进行长远打算,从而获得更加长期而稳定的利润.其三,利润来源更加整体化.通过对产业链的全面控制,把“中国战略”和“全球战略”融合起来,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四、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影响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调整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但不利的一面远远大于有利的一面.

1、有利影响

(1)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质量.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发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竞争不够充分.过去中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处在政府的高度保护和严格的行业管理之下,汽车企业之间既缺乏竞争的动力,也缺乏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竞争手段单一.过去的竞争主要是竞争,技术、质量、怎么写作竞争相对较少,竞争手段较为单一.三是竞争主体规模偏小.在10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中,只有2家产量超过50万辆,9家产量超过10万辆,其余90%以上的企业产量不到10万辆.由于竞争主体是众多的小规模汽车企业,竞争的档次和水平不高.现在,国际汽车巨头将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的先进的竞争理念和多样化的竞争手段带入中国,并逐渐成为竞争的主体,这无疑这对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质量和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经济规模.规模不经济一直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和产业竞争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调整,其中特别是加大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投资力度和扩大生产能力的规划无疑将极大地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经济规模.实际上,近两年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和汽车企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发展战略调整的结果.今后,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增产扩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国汽车产业的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另外,由于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力度的加大,生产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无形中也加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进入壁垒.由此,长期困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3)有利于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在中国的外资管理政策中,明确规定一家跨国汽车公司不得以同类产品建立两家以上的合资企业,以防止出现国内汽车企业争相合资、内资散乱变为外资散乱的局面,但兼并重组可以不受此政策的限制.跨国汽车公司要想加快在中国的扩张步伐,其现实的选择就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近两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出现的兼并重组,外资就是重要的推动力.例如,一汽集团在重组天津汽车的基础上再与丰田公司实现全面合作.之后,一汽集团又与成都工业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成都一汽汽车有限公司”,间接控股四川旅行车制造公司,从而实现与四川丰田的合作,就是丰田公司推行其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又如,通用公司联手上汽集团重组了柳州五菱之后,又共同出资9亿元收购了山东烟台车身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目前,通用公司还在谋求上汽集团共同参与金杯通用的重组活动.通过兼并重组,通用公司不仅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张,而且还握有寻找另一家合作伙伴的主动权.由跨国汽车公司参与或推动的兼并重组活动不仅有利于加快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而且也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因为外资的兼并重组完全是市场化的,利润最大化是其主要动机和目的.因此,这种兼并重组更健康,更富有生命力.

(4)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产业的接轨.由于长时期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寻求发展,与世界汽车产业相比,形成了较大差距.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全面而深度的介入,对缩小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产业在经济规模、组织结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产品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全面接轨,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不利影响

(1)产业资本金融化.由于跨国汽车公司全面调整在华战略,在产品开发、零部件配套、品牌推广、营销怎么写作网络等方面不断加强控制,中国汽车产业资本的“话语权”越来越少,“有股权,没有决策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结果是,中国汽车产业资本将有可能逐步变成金融资本,利用外资变成了被外资所利用.除了“按股分红”之外,享受不到中国汽车市场高速成长的任何好处.这对培育、壮大中国汽车产业资本的力量,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非常不利.

(2)民族资本边缘化.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领域(不包括怎么写作贸易领域)的民族资本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合资企业(整车)中的中资;二是汽车集团中非合资部分的中资(如一汽集团的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集团的上汽仪征控股公司等);三是独立的民族汽车资本(如吉利汽车公司、奇瑞汽车公司等);四是独资或合资的零部件资本.这些民族资本都受到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的强烈冲击,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合资企业中的中资由于跨国汽车公司控制的加强,有逐步变成金融资本的危险.二是非合资部分的中资,在跨国汽车公司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发展艰难.三是独立发展的民族汽车资本受到跨国汽车公司的打压,经营受到较大干扰.如丰田公司对吉利汽车公司的商标诉讼,日产公司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侵权指控,通用公司对奇瑞汽车公司的产品侵权调查等.这些事件单个看有其偶然性,但联系起来则反映出一种必然性.那就是跨国汽车公司利用知识产权等手段,对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独立发展的民族汽车资本实行打压政策.由此可见,这些独立的民族资本今后的发展道路将是非常艰难的.四是原先合资或独资的零部件资本面临被“替代”,市场空间受到限制.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零部件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全球采购成为跨国汽车公司的重要策略;另一方面,在新的车型引进和合资项目上,外商独资生产零部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总之,在跨国汽车公司“控制、竞争、打压、替代”等多种手段下,中国的民族汽车资本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汽车产业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制造领域空心化.一是从资本的权益上看.由于产业资本的金融化和民族资本的边缘化,中资将失去对中国汽车制造领域的掌控,中资的决策权、经营权、分配权和发展权都将受到外资的严重侵蚀.对中资而言,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本权益的“空心化”.二是从生产的方式上看.过去,由于汽车产业政策对国产化率有明确的要求,如国产化率必须达到40%才能生产整车、根据不同的国产化率实行级差关税等,因此,促使跨国汽车公司必须在中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现在,由于国产化要求被取消,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改变,过去的零部件先行将向总装先行转变.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组装热就是明证.今后,虽然国家将对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按整车征税,但这只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从整体上看,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制造比重与过去相比会降低.因为:第一,过渡期完成之后,整车关税为25%,零部件关税为10%,两者之差为15%,如果全球采购成本低于本地化生产成本,则将部分甚至全部抵消这种差额的影响;第二,在全球采购和本地化生产之间,在构成整车特征与零部件进口之间,跨国汽车公司可以维持一种最优化的比率关系;第三,即使零部件进口构成整车特征,但它有利于加快新车推出速度,有利于迅速占领市场,这对跨国汽车公司来讲是大有好处的;第四,有利于跨国汽车公司对品牌和质量的控制,特别是对高档车而言,如新近上市的华晨宝马,据估计国产化率只有1%左右,但它宣传的卖点恰恰是“全球同一品质”.

(4)支柱产业附庸化.汽车工业是带动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之所以能达到8%,2003年达到9.1%,汽车产业的超高速发展功不可没.而且,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离开了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产业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的战略产业.但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控制力的加强,这个重要产业有变成跨国汽车公司附庸的危险,这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安全非常不利.因为,跨国汽车公司的资本和技术是全球流动的,如果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跨国汽车公司就会减少甚至撤出在中国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到时,不仅汽车产业的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也会受到严重干扰.因此,从长远看,中国发展汽车产业不仅需要的是产值、税收和就业的增长,而且更需要产业资本实力的增强、生产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


五、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调整的应对措施

1、切实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正确处理利用外资和自主发展的关系是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我们目前这两个方面是不协调的,利用外资是“长腿”,而自主发展是“短腿”.随着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控制力的加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筹码将越来越少.因此,切实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其核心是要提高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此,一是要树立起自主研发的理想和信念.态度决定一切,这是非常重要的.今后,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技术、人才的不断积累,自主研发的条件在逐步成熟.中国的汽车业界和汽车企业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责任心来看待自主研发问题.过去那种“市场形势好无心搞研发,市场形势不好无力搞研发”的状况再也不能延续下去了.中国汽车产业决不能走巴西汽车产业“有产量没产品,有规模没品牌”的老路.二是搞自主研发要有长远打算.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11年的艰苦努力和默默工作,终于才有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实现.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要培养自主研发能力也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今天搞研发,明天就要有新车型上市.而是要循序渐进,作长远打算.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一个百年产业,我们可以花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关键是必须从现在做起.三是必须把自主研发工作纳入对国有大型汽车企业经营者的考核范围.今后考核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不仅要有短期指标如产值、利润、税收等,还要有长期指标如自主研发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等.四是要选择好自主研发的平台.从实际情况看,合资企业的研发平台是跨国汽车公司的,中资没有自主决策的权力和能力,永远只能充当配角.中资自主研发的平台只能是汽车企业集团中非合资部分和独立发展的中资汽车企业.五是国家要加大对自主研发工作的支持力度.今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扶植应以自主研发为主,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上,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

2、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加强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不仅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中资和外资的利益,增加中国汽车企业和跨国汽车公司合作的筹码.从客观上讲,在中资和外资的合作中,无论在资本力量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中资都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跨国汽车公司之所以还要和中国汽车企业进行这种实力不对等的合作,而且中资的利益还能得到相当的保证,除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政府的宏观管理政策,尤其是外资管理政策增加了中资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在今后的中外合资合作中,继续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国内的理论界和产业界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汽车产业只是一个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条件下,应该取消进入壁垒,鼓励自由竞争,这是非常有害的.首先,从整个世界汽车产业的厂商结构看,垄断竞争是其主要特征,真正的自由竞争已不存在;其次,在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下,自由竞争的最大受益者是跨国汽车公司,而不是中国的汽车产业资本.相反,中资的既得利益还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提高宏观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改变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其总的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有理,就是要符合WTO有关约束条款的要求,至少不要公然违背.为此,必须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有利,就是要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即,一是要有利于发展汽车制造业,而不是组装业;二是要有利于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三是要有利于培育自主研发能力;四是要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节,就是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原则的一致性;二要尽量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法规手段,减少行政干预手段.

3、保持对销售怎么写作网络的自主权

拥有经过长时间建立起来的、较为完整的销售怎么写作体系是中国汽车企业最大的资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实施“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的发展战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汽车企业掌握了国内的销售和怎么写作网络,使这个网络能够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运作.因此,在跨国汽车公司全面加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力,特别是不断增强对销售怎么写作网络的主导权的今天,中国的汽车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对国内市场的掌控能力,继续握有与跨国汽车公司进一步合作的筹码,保持对销售怎么写作网络的自主权非常必要.

首先,国内的主要汽车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自产汽车品牌专卖和怎么写作体系.其次,国家工商部门要对现有小汽车经销企业进行清理,符合经销条件的,在履行正常的核准程序后,纳入相应的汽车生产企业的品牌专卖体系.不符合条件的,注销其小汽车经营资格.再次,在合资的销售公司中,中资企业必须坚持不低于50%的股比控制,而且第一大股东必须由中资企业担任,从而至少在法律上保证中资对销售怎么写作网络的平等决策权.最后,在合资企业的销售怎么写作网络中,中资必须维护自身的资本权益,坚持该网络只能为双方共有的产品提供销售怎么写作活动,而不得为非合资企业的产品提供销售和怎么写作.

4、支持中资产业集团的发展

中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走向汽车生产强国,必须切实增强中资的实力.为此,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应实现两大转变:一是从过去对生产领域的保护和扶植转变为重点扶植和培养自主研发能力,二是从过去对企业集团的一般性扶植转变为重点扶植和发展中资产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制衡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控制.

支持中资产业集团的发展,必须提高中资在合资企业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使中资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资本,而不是金融资本;必须保留中资自主决策、自主发展的舞台;在增强研发能力的基础上,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建立功能完善、理念先进的销售怎么写作体系.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