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新途径

点赞:29623 浏览:1412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流行歌曲是跟时代同步的一种文化的现象,它本身包含丰富的语文元素,有丰富的内涵,它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深受学生欢迎与钟爱.把欣赏和学习流行歌曲中语文元素开成一门选修课,既抓住学生心理,又契合时下精神与要求,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与增强审美的能力.

【关 键 词】流行歌曲,语文,选修课

引言:流行歌曲作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色,对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生影响更深.流行歌曲作为某种文化意义的载体,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趣味和价值倾向,它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语文元素,可以说是一座语文富矿,而职高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语文教学需要谋求新的出路.时下,我市在职业学校中大力推行学分制,选修课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学生的对流行歌曲的钟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浓的清醒认识,开设“流行歌曲中的语文”的选修课,笔者认为犹为必要,流行歌曲与语文结合来开设选修课,不失为一次良好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中职学生喜欢流行歌曲但欣赏存在不足

一、流行歌曲的定义

作为专门术语的"流行歌曲"不等于流行的或曾经流行的歌曲.我们把"流行歌曲"界定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由文化工业生产商操纵,以大众电子传媒为载体、在特定时期普遍流行的大众化的通俗歌曲.[1]

二、喜欢情况

学生口中经常哼着流行歌曲,耳朵上挂者耳塞,有些同学谈到流行歌曲就眉飞色舞.为了了解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情况,我们对2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00名同学中有90%的人喜欢听流行音乐,其中还有10%的人迷恋上了流行音乐.认为听流行音乐不会影响学习的占总人数的73%,认为听流行音乐会影响学习的占总人数的11%,有16%的人持中立态度.张新健在《〈班主任与心理指导〉有感――中职生审美心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中学生“看,崇尚暴力言情,穿,追求名牌时尚,趣,迷恋网络世界.”而听,则偏爱流行歌曲.并指出“流行歌曲是“人类情感符号形成的创造”,是审美,是想象,是人们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是人的特别是青少年的信仰、价值、理想的表现方式,每个时代都有展示其自身文化特征的流行歌曲.”

三、原因

流行音乐有着什么魔力,竟能被中学生广泛的接受?1、流行音乐能引领潮流,琅琅上口,2、歌词内容贴近生活,3、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形式自由,4、听流行音乐能够纾缓情绪,解闷,5、歌曲容易学,掌握它不需要扎实的音乐基础,6、流行歌手很酷,因为喜欢歌手再喜欢上流行音乐.[2]

它广泛迎合了中学生蓬勃向上和朦胧、追求浪漫的心理.为了自己所喜爱的专辑,我们常常会省下零花钱去写一盘卡带或一张CD,或是以发奋学习,来换得父母所思赐奖励――一张演唱会门票.问及原因,无外乎:听音乐可以调节自己紧张的学习神经,流行音乐朗朗上口,抒情的歌曲像一杯浓郁的咖啡任你细细品味.强劲的歌曲如一场激烈的球赛,让你在欣赏中释放自我.

四、存在不足

一是对流行歌曲的欣赏停留在节奏、旋律等表面,即经常听说的“好听”,未对流行歌曲加以正面的思考,对内涵把握较少.对流行歌曲背后丰富的语文资源知之甚少,体验较少.

二是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有一种盲从,忽视对音乐内在美的感受,把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时尚的物质品,最终导致了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品位和能力的低下.

三、比如流行歌曲动漫是当前青少年的挚爱,尤其是日本动漫.此外,狂热的追星,甚至丧失理智,等等.这些都表明,面对着缤纷的流行世界,青少年大都随波逐流,他们缺少理性的判断和选择,许多人因此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学会理性的思考和对待.

流行歌曲是座语文富矿但挖掘不够

流行歌曲是座语文富矿

1.歌词的意境之美

很多的歌词就是一首诗.例如:姜育恒的《梅花三弄》具有浓郁的传统中国文化的风格.歌词唱到:“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白:)“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梅花三弄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

周杰伦的新歌《青花瓷》,歌词是当代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所作.其歌词表现出了意境之美,让人陶醉.在整篇歌词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成为观众最喜欢的一句.因为雨过天晴后才会出现天青色,故必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我倒过来说,天青色在期待着雨天的来临.还有,之所以用「烟雨」,而不用「降雨」,则纯粹是因为烟雨的意境比较美.

2.歌词是语法教学的素材库

词类的活用优秀的流行歌曲,特别注重炼词炼句,其中不乏优美的语句.词类的活用比较普遍,举例如下:《潮湿的心》中“是什么冰冷了我的心情”、“是雨声喧哗了我的安宁”、“是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其中冰冷、喧哗、美丽三个形容词都活用为动词,恰到好处、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抒情主人翁此时此刻的心境.修辞的运用优秀的流行歌曲,在化抽象为形象,化单调为生动方面很花了工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在修辞的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高压电线云中走,清清的河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色彩、形状锤炼得很美[5]

表现技巧的借用“比兴”是传统的诗歌表现技巧,在《诗经》中就已经广泛使用,在现代的陕北民歌中,几乎没有不用比兴手法的.流行歌曲在借用比兴方面也有其独到的方面.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这两句话粗看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让人怀疑尹相杰在搞天气预报,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起兴句――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他物”是天气,“所咏之词”是“妹妹”.3、写作手法

语文学习新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流行音乐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借鉴流行歌曲的写作手法.方文山《爱在公元前》开头没有连贯的系词,只用了四个名词──祭司、神殿、征战、弓箭──这是只有在诗中才会出现的独特用法,不多说废话,只铺设了一个场景让人发以思索,彷佛就像回到神秘古埃及,见证了遥远的过去.这让我们想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六个名词的连用便勾画出一片凄凉、萧瑟的意境.意象在“说话”,画面在“说话”,你的心灵在“说话”,唯独作者自己却没有“说话”.这是一种很妙的表达境界.

对富矿挖掘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主观歌曲与语文看成两条平行线,他们很少有交叉的时候,对音乐中的歌曲中内涵把握和语文元素思考较少.在抽样调查过程中,职高生在听音乐过程中会去揣摩歌词、思考内涵的只有5%,歌曲是歌曲,语文是语文.语文课很少涉及到流行歌曲,音乐课也很少涉及到语文.很多语文老师不听流行歌曲,不知道“饶舌”为何物,不知道周杰伦、蔡依林,也不关注流行歌曲的中的语文元素.

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老师也听流行歌曲,也懂流行歌曲,势必与学生就有了共同语言,容易拉近彼此距离.笔者对所任教的三个班级做了一个“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一条“不要“落伍”,要知道当红的明星、歌曲、电影等,要有,MSN等,且最好对学生公开”排名靠前.

语文与流行歌曲结合

语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相互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学会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素养,能在艺术感受中学会和掌握记忆方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做了如下尝试:

1、提炼出流行歌曲本身的文化内涵,以指导学生学会欣赏流行音乐为手段“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流行音乐是一种商业文化类型,它的制作演出和流行方式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它要迁就文化消费者的兴趣才能被接受,才能发挥它作为商品的价值.这就导致它的内容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应该提炼出它本身的文化内涵,指导学生鉴赏.如流行音乐的歌词──由琼瑶式古典温柔的诗词语言,到以散文作为叙述的直切热烈,乃至近几年犹如现代诗的耐人寻味──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歌词,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进文学殿堂的有效方式.再如风靡全国的周杰伦,学生们只对他的衣着、发型、以及RB曲风感兴趣.如果教师引导他们去欣赏歌词,就会发现词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借鉴如《东风破》,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如《半兽人》,对传统家园的呼唤如《梯田》.这样可引导学生以后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认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2、使流行歌曲作为课本的外延,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作文中运用.每次写作文时学生都叫苦连天,说没的写.有时星期一留下的作文到下个星期一仍然交不上来.但学生在一起谈论流行歌曲时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我想到了余华曾说过的一段话:音乐的叙述与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转瞬即逝,它们都经历了段落和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丁香花》“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变成的梦啊/就这样匆匆的走来,留给我一生牵挂”这首歌运用的象征的写作手法,表面写丁香花,实际写了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孩.全文紧紧围绕“丁香花”从不同角度写,不仅写出了丁香花的“忧郁、娇嫩”,更写出了经历了风雨之后,丁香花的残落.歌词前后话题统一,让人顿生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伤感.


3、欣赏歌词的意境美.听周杰伦〈东风破〉中“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禁不住泛起一种怀旧的情愫和向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不是李清照的忧愁,而是如“荒烟蔓草”般牵惹起的点点思绪和片片联想.由三宝作曲、陈涛作词、沙宝亮演唱的《金粉世家》主题曲《暗香》.歌词唱到:“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等让爱在灰烬里重生/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这首歌的歌词从中华民族的古典诗词中汲取了许多的营养.

4、学习歌曲中的修辞表现技巧.“一部怀旧的电影/淋湿了心情──姚若龙《最快乐那一年》”通常的用法是雨可以淋湿衣裳,看一部怀旧的电影使内心更加伤感,用身体的感觉“淋湿”来表现,这就是通感(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以此为起点,讲解课本中的文章,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中的荷叶荷花的清香本为嗅觉所感知,但为了把清香的若有若无、飘渺柔美、沁人心脾的特点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淋漓尽致,作者将其比作听觉可感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将嗅觉转化而为听觉,将嗅觉与听觉交织在一起,调动起读者多种感觉功能,启迪读者更加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显得十分传神.

小结:

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之所以经久不衰,一定有她多方面的理由.本课程不可能全面涉及,而是挖掘其语文的元素,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学习语文,从而加深对流行歌曲的认识,把握其内涵,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让语文教学走近音乐,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将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会因此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

[注释]

[1]《流行歌曲与社会心理(之一)》作者:陶东风智识学术网http://.zisi.

[2]网文《中学生与流行歌曲》作者:我为歌狂http://blog.66dt./user1/woweigekuang/archives/2007/7380.

[3]博文《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新浪方文山博客

[4][5][《流行歌曲中的语文》作者:王卫锋日期:2007-12-16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博客